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50年对国防科技事业贡献巨大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26日 14:30 科技日报

  在中国的北方有这样一所学校:它伴随着年轻的共和国而诞生;它承载着新中国强国安邦的渴望;它集合了一批为国防事业俯首奉献的时代精英;它创造了无数个的“第一”,也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它远离海洋却与船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的成长遭受挫折,却孕育出了更加绚丽的花朵。这就是众人熟知的“哈军工”。2003年,它迎来了自己50华诞,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里一代人的梦想;让我们展望未来,手擎共和国新的祈愿,走进和平年代里与时俱进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题记

  从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从军工到船院、到工程大学,这50年的历史,是面向国防、面向世界,高起点、高速度创建的历史;是不畏艰难、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崛起的历史;是凝练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的发展空间的历史;是面向未来,不断超越,再铸辉煌的历史;是一段永远值得珍藏的历史。当漫步于那飞檐碧瓦、气势恢弘的校园,当再次聆听那催人奋进的军号,当抬头仰望那凝重的建筑,人们感受到的仍是那永不褪色的底蕴。

  斗转星移,几经变迁,学校走过了创业、发展、再创辉煌的历程。为国家21世纪的船舶、海防、海洋事业再写华章已经成为学校当仁不让的光荣使命。作为“哈军工”子裔之一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及时准确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依托船舶、立足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了服务于国家“三海一核”,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及核科学与工程需求的鲜明特色;并在为实现新的跨越而沉积和孕育着。

  因战而生的“哈军工”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一个年轻的共和国的诞生,兴奋之余共和国的先行者们思考的是如何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1952年6月23日,一封电报召回了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将军。在中南海,毛泽东主席亲自授权他:去创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院。毛泽东主席为学院签发了训词:“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海军、空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当年,军工是世界上惟一的综合性军事技术院校。军工一起步就汇聚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当中,有被誉为“中国潜艇之父”的邓三瑞教授;有“中国水声元勋”杨士莪院士等。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再到弹道导弹,共和国几乎每一个国防重大项目,都融入了军工学子的智慧和汗水。

  世纪神话国防先驱

  哈军工的诞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是当时远东地区校园面积最大的高等学府,它是世界第一所涵盖众多兵种的综合院校,它为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培养了一百多位将军、省部级领导和数以万计的高科技人才。

  作为我国舰船科技和海洋高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的军工大院,它还在中国舰船和海洋高科技领域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我国第一艘小型快艇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船舶独立设计的新时代。之后,我国有了第一艘炮艇、第一艘常规潜艇、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条水翼艇、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第一台舰用电子计算机等等。军工人用这些“第一”,推动着人民海军向现代化迈进。

  1966年,学院退出了部队序列。1970年,学院拆迁分建,在“哈军工”原址,在海军工程系完整建制的基础上,组建成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七八十年代,这里的水声定位、舰船减摇、舰船组合导航,以及潜器技术、舰载光纤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就与英、美等海军大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有的甚至超过了他们,至今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每当国家需要,作为“国防先驱”的军工和它的子裔总能凭借这些“王牌”技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无论是哈军工还是哈船院,都为国家的海洋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仅1985年一年间,学校就有某型减摇稽、被动雷达引导头、7103救生艇浮力平衡微调和自动定深控制系统、潜水行星齿轮减速器、水平型循环水槽、7103深潜救生艇推进逆变器六个与船海有关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学校的科学研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这也为学校今后继续为国防科技事业做贡献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情系国防的哈工程

  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学校和我国55所建有研究生院、41所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2002年12月下旬,国防科工委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协议签署,标志着学校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充满挑战的历史时期。

  作为军工后人的工程大学人为军工的解体而感到遗憾,但是他们却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始终把为国家、国防服务作为神圣的职责,从而产生一系列具有绝对优势、占据相关领域前沿的科研成果: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达到美国同期水平,为我国研制和开发水下智能兵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潜救生艇动力定位和集中显示系统,解决了我国救生艇在大海流和混浊海水中救生的问题,属于国际首创,总体科技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某船综合导航系统是目前国内先进、可靠顶用的第一代潜用综合导航系统,标志着我国船舶综合导航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杨士莪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我国“南海水声综合考察”,是我国首次独立进行的南海海域重大综合性考察,对海洋开发和海洋战场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998年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

  双工型沉体探测打捞系统,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其双工功能(载人和揽控)属国内外首创,水面控制母船是我国第一艘带有动力定位系统的水面舰船。

  在某型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作为参加单位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研制的我国第一套海洋海底测量仪———某型条带测深仪,实现了我国海洋测量史上测绘手段的革命性飞跃,1998年装备在某测量船上,被誉为适应现代化海上作业“可靠、顶用”的海底地形测绘装备,1999年,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国海底测量、海洋资源调查、水下地形测量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矢量水听器及其使用技术,使我国在水声检测技术与水声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飞跃式进步,填补了国内空白。

  学校具有完整的船舶减摇鳍设计生产技术,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装备了238艘船舶,提高了船舶的稳性和远洋能力。减纵摇装置,解决了百余年来困扰船海力学界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可使船舶耐波性有显著的改善。此装置对研发未来高耐波性单体排水式复合船型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学校已取得科研成果30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近500项。如此的硕果累累,工程大学人的始终不渝的国防情结是精神动力,“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的思想是前进指南,覆盖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全部相关学科的优势学科群体是基础支撑。

  完善的学科体系跨越发展的支撑

  纵观哈尔滨工程大学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学校都能抓住机遇、跨越发展,将学校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学校重点建设了6个学科,使其学科优势和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成为学校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学科在高起点上与我国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同步发展,跟踪国际先进水平;

  ———水声工程学科在矢量水听器技术、相控阵多卜勒测速技术,声相关测速技术、虚拟现实声纳设备技术,声图象处理技术、水下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水下目标定位和运动目标轨迹测量、海底地貌测量技术及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等领域都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舰船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学科在组合导航等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组合导航设备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学科整体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最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并在舰船动力定位和沉雷控测与打捞系统技术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方向接近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民用船舶、海洋工程研究以及海洋能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要基地。

  ———船舶动力工程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舰船特种动力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舰船动力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之一。

  重点学科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产生标志性成果的源头、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而实施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特色战略则成为工程大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不竭动力。

  “三海一核”特色鲜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在工程大学古朴的校园工作、学习着一批为船为海而奔忙的人们。世人也许为这样一所为船为海服务的大学能在一个不靠海的地方生存下来并生生不息而感到惊异,但工程大学50年曲折的特色发展之路更会让世人惊叹!

  学校的特色不仅是一所大学历史的沉淀,更是在大学分层次重点建设的高等教育必然发展态势中的发展战略,学校决策人的高瞻远瞩。“三海一核”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鲜明特色,已经成为和平年代我们的共和国对工程大学的新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满足国家“三海一核”领域的战略需求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工程大学50年的船海特色发展,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主要单位之一,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我国发展海军高技术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战而生的“哈军工”因为在战争年代对国防事业的突出贡献赢得了世人的景仰,和平年代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秉承军工的遗风,用一颗颗为国家、为海、为船默默奉献的心,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镌刻上了工程大学的名字。哈尔滨工程大学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无愧历史。

  50年风雨兼程,50年不辍耕耘,50年的历史更昭示着哈尔滨工程大学必将在祖国蔚蓝的国土上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