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兰州军区某师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21日 07:13 解放军报

  ●焦元平张建斌本报特约记者董玉川

  本文提要:某师后勤按传统保障模式与“蓝军”对抗败北的教训,使“粮草官”们增强了加快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以信息化牵引机械化保障、靠高素质人才为改革提供智力支持的思路,使部队后勤保障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不见硝烟的保障角逐

  一年前,兰州军区某装甲师参加集团军联合作战后勤综合保障演练。演练没有预案,只发“敌情通报”,“红”“蓝”双方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保障角逐。

  方圆百里的保障区域内,担当“红军”的师后方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各保障分队把油料、药械、粮秣等源源不断地送往一线。而“蓝军”“粮草官”相比之下却显得镇定有序,他们依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作战物资进行周密调控,适时、适地、适量进行补充。随着战况演变,“红军”凭老经验列出的供应计划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需要,导致许多物资白白浪费或成为“蓝军”的战利品。

  这场全新的保障演练给全师的“粮草官”思想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从师首长到各级后勤干部开始跳出传统的保障思路,用全新的眼光审视高技术保障战场。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副师长李建印介绍了自己对现代后勤发展研究的情况:未来战争将是全时信息流引导全域物质流的后勤,被称为“零差后勤”。“零差”是指后勤保障实时、实地、实量,从而达到时间差、空间差为零。这种信息化保障将极大提高作战保障效能。

  对照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粮草官”们更深切地认识到,改变后勤保障落后状态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信息化建设。

  用信息化牵引机械化保障

  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师后勤领域悄然展开。

  用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积极促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他们按照全方位衔接、多功能兼容的原则,把过去独立、局部、分散的网络联为一体,使后勤保障的信息“神经”可以延伸到各个保障“终端”。

  野战自动化指挥不畅,是困扰后勤保障“动中通”的瓶颈。他们利用无线网技术,研制成功了先进的野战应急兵站指挥作业系统。该系统具备有线、无线和野战局域网3种指挥手段,可视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初步实现了动中网上数字化指挥。

  机械化是实现“信息后勤”的基础和依托。按照后勤信息化建设要求,他们进一步加强机械化保障建设:围绕发展野战条件下先进的后勤保障装备器材,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减少后勤保障中的半机械化和手工作业;他们自行研制的野战发油平台,既可整车发油,还可组合使用为群车加油,具有自动控制、预约发油等功能,且体积小、重量轻、展开撤收快,战场适应性强;革新的野战积木式组合营房、便携式军需软袋背囊、方舱式救护所等16项新成果,大大提高了部队野战机动保障能力。

  面对传统后勤与“信息后勤”出现的“人才差”,该师着力造就能掌握运用军事高科技、市场经济、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知识,集指挥、管理、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粮草官”。目前,全师后勤保障和指挥人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由原来的15%提高到65%,“粮草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数据流”托起保障“方舟”

  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部队后勤领域的应用,加快了保障方式、手段的变革。记者看到,该师研制的车载指挥方舱,可根据需要自由伸缩,安装上网络终端分控系统后,完全实现了动中网上指挥;战勤指挥车上的可视指挥、电子标图、查询资料、拟传文电、实施辅助决策等功能,使整个保障区域尽收眼底。

  战勤参谋胡玉山研制的“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不仅支持各战役阶段后勤指挥作业,而且支持对后勤战备计划、战役后勤保障方案的检验论证。运用这一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和勤务作业,其效率比过去人工作业提高十几倍。

  走进这个师的后勤指挥室,可强烈感受到千军万马网上驰骋的气势。后勤部长李建津轻点鼠标,立刻将“蓝军”的编制装备、武器性能等信息和公路、桥梁、仓库、医院信息数据搜索整理出来;输入军需、油料、卫生等后勤保障要素,很快制定出一套后勤保障方案……

  记者在自动化装卸现场看到,由该师研究的野战收发站台、多功能车辆吊架,不仅可用于铁路装载,也可用于货船装载,并可一架多用,根据不同车型调整组合长度,功效比过去机械装载提高了数倍。他们研制的野战炊事“方舱”、保温供送“方舱”、净水供应“方舱”,让官兵告别了传统落后的埋锅造饭保障模式,10多名保障人员在机动途中,用50分钟就能完成全师官兵的主副食供应。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