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蓝盔享誉非洲——赴刚果(金)维和工兵部队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11日 08:32 解放军报

  张彦中、吴现栋、庄利军

  今天,中国蓝盔部队已在非洲工作和战斗了数月。远离祖国和亲人的中国军人们,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不辱使命,展示了中国军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光辉形象。

  安姆撒尔村里建起美丽的“中国村”

  “这热带雨林的天气,百闻不如一试啊!”经过19个小时的长途旅行,飞机在卡乌姆机场降落,连长袁春国刚出机舱便感到一阵热浪袭来。

  北京的4月,正是春暖花开,气候宜人;而在地处赤道的刚果(金),则是全年气温最高、温差最大的月份。白天热浪袭人,气温高达50℃,夜晚却只有10℃。

  “你好!”“中国!”“欢迎!”机场上早已聚集了许多欢迎的群众,热烈的欢呼中夹杂着生硬的汉语和法语。在从机场赶往营地的路途中,也随处可见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中国军人由衷欢迎和敬意的土著刚果(金)人。孩童们见到了中国军人,有的远远观看,胆子大的则跳起欢快的舞蹈。他们眼神中,流露的不只是对中国军人的敬慕,更透出对民族团结、国家强盛、安居乐业的渴望。

  从卡乌姆机场南行19公里,在卡巴雷地区的安姆撒尔村有个三面环水、一侧临山的小半岛,就是维和工兵连的营地。这个地处基伍湖西岸的小半岛,原属一家建筑公司,已废弃多年的厂房摇摇欲坠,泥泞的地上堆放着报废的车辆、机械。官兵们稍事休息,当即投入了营区建设。淳朴忠厚的当地人给官兵们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环境,并力所能及地给予一些帮助。临时搭建的野战帐篷内,中午气温高达50℃,根本无法午休;夜幕降临时,气温骤降至10℃左右,午夜时分阴凉潮湿,被褥都被雾水打湿。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简称联刚团)的建筑材料无法满足需求,官兵们只有在废墟上扒砖取石,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施工。热带雨林气候变幻莫测,常常是官兵们正顶着炙热难耐的烈日,加班加点上梁铺瓦,转眼却乌云密布,官兵们又冒着暴风雨抢救整好的地坪,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

  这次赴刚果(金)维和,中国工兵自己携带了样式美观的装配式活动房,经过半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漂亮的中国工兵营地在异国他乡拔地而起。一纵三横、蓝顶白墙的六幢营房,光线充足,明亮舒适,在青山绿水间十分醒目。方方正正的造型,折射出中国军人严明的纪律;白墙蓝瓦,勾勒出“UN”固有的特色。擦拭一新的装备整齐列阵,张扬着中国军人威武文明之师的个性;湖边是移动电站,为整个营地提供电力。一到夜晚,四盏一排整齐的路灯把营区广场照得分外明亮,官兵们有的在灯光下下棋,有的在打羽毛球,引来邻近营地的不少乌拉圭警卫部队官兵。联刚团蔬菜供应困难,官兵就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在附近荒地上开垦出将近2亩菜地,种上从国内带来的小葱、大蒜、油菜、豆角等十余种蔬菜。整齐的田垅,细致的耕作,让当地居民大开眼界。热带气候利于植物生长,一个月内官兵们就有望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中国工兵营地成为布卡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营区门口每天都有前来看新鲜的人群,无不惊奇地伸出了大拇指。

  旗座花坛上砌出了“祖国在我心中”

  5月27日晨,晴空万里。迎着刚果(金)的晨曦,伴着嘹亮的国歌,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官兵举行了入刚以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上,看到中国的国旗庄严升起,官兵们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仿佛有种力量在澎湃、激荡。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使官兵们深深地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与刚果(金)的战乱、瘟疫、贫穷和落后相比,中国通过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等,无不显示了伟大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昌盛。

  身在异国他乡,祖国在官兵们心中的分量更是万钧重。建筑分队的官兵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旗座上用红砖精心砌成了“祖国在我心中”六个大字。是啊,身在异国的中国人,谁不在日夜想念祖国呢?有一天下午,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走近营区。“我们是中国人!”没等迎面而来的道桥分队李新华开口,两人就几乎同时作了自我介绍。原来,他们是从中国东北来的一对夫妇,在布卡武开了一家中医诊所,已经好几年了。“早就听说咱们中国要派维和部队到这里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能在这儿见到自己的部队,真是太高兴了,这说明咱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了,我们感到特自豪。”豪爽的东北老乡,异国遇同胞,特别激动。从此,这对华侨夫妇经常来工兵连坐坐,感受感受“家”的温暖。

  “中国村”的“五一”节,别有一番情趣。这是官兵们到达后的第一个节日。晚上,营区广场灯火通明,热烈的掌声中,庆“五一”卡拉OK赛在基伍湖畔拉开了序幕。《我们的大中国》、《五星红旗》、《爱我中华》……每到动人处,台下的官兵也跟着哼起来,声音由小变大,渐渐地由独唱变成了合唱。大家把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祝福,融进了歌声,伴着基伍湖轻柔的浪声,久久地飘荡在刚果(金)的夜空。那天晚上,有不少人嗓子都唱哑了。

  相隔千万里,隔不开官兵们与祖国的距离。5月6日,在布卡武电视台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的两套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终于接收到从祖国传来的卫星频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节目。全连官兵一片欢腾,大家围坐在电视机旁,倾听着祖国的声音,倍感亲切。那时北京正非典肆虐,官兵们从电视中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倍感焦急,纷纷打电话鼓励家人树立信心,战胜非典。指挥组许寿敏干事给妻子打电话时想鼓励她,妻子反而劝他一百个放心,安心工作:部队对维和部队的家属很关心,除了发放用于防病的中西药和消毒液外,政治部门的领导还亲自送来一张“服务卡”,有困难可随时打电话找他们。

  笔者拨通电话,问官兵们最高兴的事,他们说是祖国战胜了非典,非典没能挡住祖国的繁荣与发展;问他们最盼望的事,他们说是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早日让刚果(金)的人民实现和平与安宁。

  官兵们的三件宝:墨镜、草帽、蓝盔报

  布卡武的气温,早饭后开始升高。

  站在室外,不到5分钟就通身是汗。并且这里紫外线奇强,在太阳下不到2个小时,皮肤就会严重灼伤,随后变黑,继而脱皮。为了加强劳动保护,工兵连规定在室外施工一律穿迷彩服,同时戴墨镜和草帽,这成了他们工作生活的一大特色。

  尽管一再保护,生长在北半球的中国军人,还是“享受”不了这热带气候特殊的“待遇”。长时间的室外作业,使大多数官兵变成了“黑人”。“黑一点怕什么?这样能融入当地群众,打好群众基础呢。”最厉害的就算副连长黄文峰了,除眼睛周围因戴墨镜还好点外,几乎是脸无完肤,战友们乍一见都认不出来。“感谢墨镜啊,它让我变成了国宝‘大熊猫’了,连您都不敢认了吧?”在室内摘下墨镜,黄副连长常以此取乐。

  维和工兵连的官兵对非洲炎热的天气早有准备,特地从国内带来了部分草帽。想不到物以稀为贵,这种草帽在当地居然很受欢迎。同住一个营地的乌拉圭维和军人,视草帽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多次想用联合国发的蓝色贝雷帽跟他们交换。土著刚果(金)人也纷纷向他们索取。“早知道这样,我们可以多带些草帽来啊!”作战参谋张继星对翻译李丰感叹地说。

  “咱们办份连报怎么样?”一次连务会上,“笔杆子”许寿敏干事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我怎么没想到?对,该办一份报纸。”连长袁春国立刻表示赞同。“太好了,这可以记录我们在刚果(金)维和期间的经历了。”翻译赵学忠随声应道。4月18日,散发着墨香的战地小报《中国蓝盔》刊出了第一期,官兵们争相传阅。在当时远离祖国,与国内联系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这份只有八开大的战地小报,意义非同寻常,它既有上级的指示,也有维和官兵的点滴感悟,兵写兵事,真实朴素的语言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灵,鼓舞着官兵们不怕困难的斗志。

  《中国蓝盔》使大家养成了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虽然只是“连级”刊物,也没有“稿费”,但每次看到自己的稿件发表了,官兵们心中都有说不出的喜悦。素有“秀才”之称的建筑分队分队长罗一帆,在日记本里用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记下了异国的风情,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记录下对祖国的忠诚。他的妻子李娟三年前因心血管病住了院,他来刚果(金)之前妻子身体不是很好,如今一个人照顾儿子,他的心里确实有点放心不下,但每次打电话妻子都说家里很好。其实,在他奔赴维和一线不久,妻子就心血管病复发。考虑到身在非洲的丈夫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危险,几次通话李娟对自己的病都只字未提。

  墨镜、草帽、蓝盔报成为维和部队官兵的“三件宝”,外出施工必备。休息时,官兵们拿出自己的小报读一读,成为身在异国他乡的一份精神食粮。

  中国军人——NO.1

  工兵连作为联刚团的先遣队,任务十分繁重。除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外,随着形势的变化,任务随时可能调整,或修机场,或建设其它基础设施,有时还要担负销毁弹药的任务。连日来,工兵连高标准地帮乌拉圭警卫连改建了营地,完成了联刚团布卡武总部新址基建施工。没来得及休整,就立刻投入了修复布卡武市至卡乌姆机场道路的工程。由于每天要乘卡车往返近40公里,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中午只能在工地吃干粮。

  工兵连在完成联刚团交给的各项任务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这对从自愿报名中精选出来的维和部队官兵来说,并不是难事。来之前,他们都经历了专业训练和轻武器、野战生存、汽车驾驶和体能等训练。执行维和任务的工兵连142名士兵中,90%是士官,都是汽车驾驶员、机械操作手、土建作业手、排雷作业手等专业技术骨干,可以说业务精通,人人都是多面手。刚来不久,联刚团就派出7人小组对工兵连人员实力、物资装备和自我保障能力进行了连续7天的“运抵”核查。核查人员一丝不苟,极其严格。孟加拉国霍德中校检查卸车半升降功能,卡着表精确到秒;大个子黑人贝宁核查雷管,一枚一枚地清理,最后,核查小组带着100页的核查文件满意而去。5月14日,联刚团运输处考官巴比对机械车辆驾驶员进行资格技能考核时,发现不少战士能用外语和他交流,感到十分惊奇。原来,全连官兵常年坚持学英语,“每天背一个新单词,每周学会一句英文日常会话”,成为和常规军事训练、技术培训一样的必修课。参加考核的56人顺利通过考核,当发放联合国驾驶资格证书时,巴比考官幽默地表示应给他们发本“全能证书”。

  维和工兵连到刚果(金)不久,我国驻刚果(金)大使崔永乾在专程看望官兵时,曾鼓励他们“在任务区、在刚果(金),在非洲、在全世界留下中国工兵的光辉形象”。如今,中国工兵连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得到了联刚团官员和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联合国秘书长驻联刚团副特别代表雷娜松德女士为他们留言:“我谨向联刚团中国工兵连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工兵连业已取得的感人至深的成就和面对挑战采取的堪称楷模的态度表示崇高的敬意。”当布卡武地方电视台报道了中国工兵连即将进行布—卡公路修复时,第二天就有数百人来到营区门外,要求与中国工兵一同战斗。

  联刚团布卡武前指首席行政长官波德尼亚希先生来检查后,赞叹中多次伸出了大拇指:“我先后16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见到的一支过硬建制部队,你们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我和我的联刚团同事。”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