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牵引“神舟”遨苍穹——记青年航天工程师申劲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9日 08:15 解放军报

申劲松在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台前。唐文俊摄

  牵引“神舟”遨苍穹——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青年工程师、“神舟”飞船飞行任务总调度申劲松(配图)

  ●唐振宇、本报特约通讯员孙慧

  “我永远记得原苏联火箭之父的那句话:‘火箭就是我心爱的姑娘,我多么爱她……
’”

  从大学毕业,21岁的申劲松背着一只简单的旅行包,走进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大门。他选择指挥中心开始自己的事业,如同当年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样,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穿过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走进了软件研究室报到处。当时的室主任李晓榕问了他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到指控中心来?”申劲松没有正面回答,他盯着主任的眼睛,语气十分真诚:“小时侯,我看过一部描写原苏联火箭之父的影片,我一直记得这位原苏联火箭总设计师临终时说的话:‘火箭就是我心爱的姑娘,我多么爱她……’”

  主任笑着点点头,把申劲松安排到飞船轨道软件研究室遥测组。应用数学系毕业的申劲松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难题,一是当时飞船正在制造中,他负责设计的轨道软件所需要的有关数据不明确,二是对整个系统任务一无所知,并且没有任何参考方案,就连一个可用的程序和文档也没有,这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可一个充满激情的创业者,怎么会面对困难绕道而行呢?

  申劲松像一名蓄足力量和勇气的潜水员,一个猛子扎进了软件研究。他熟悉各部分软件的原理,揣摩各类原型软件的性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半年后,申劲松终于把各种软件十分和谐地统筹在一起,显现出了软件的整体效能。

  1998年9月,年仅24岁的申劲松被任命为“神舟”飞船的总调度。这就意味着,中国首次飞船试验,将在这个年轻人的牵引下实现“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圆满回收”的目标。

  “一次‘神舟’试验飞行,牵动两代航天人的心,我终于圆了父亲30年的梦。”

  1999年11月20日,作为“神舟”一号飞船飞行试验总调度,申劲松坐到了指挥控制中心最核心的控制台前。面对从遥远的飞船上和部署在三大洋、五大洲的测量站(船)汇集来的数据,申劲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神圣。

  中国载人航天的神经中枢已经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从飞船发射场到陆地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从飞船点火升空到返回着陆,成千上万条调度命令都要由他来下达,而且每条指令都将直接关系任务的全局。“各号注意,一小时准备!”许多专家和领导的目光“唰”地集中到申劲松身上。

  “9,8,7,6,5,4,3,2,1……”“点火!”“起飞!”在申劲松准确清晰的口令中,飞船上升、入轨、运行,顺利到达指定位置……

  11月21日,是申劲松的生日,他迎来了生命里最辉煌最值得纪念的一刻,首飞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申劲松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方才得知父亲已生病住院,他哽咽着将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告诉了父亲申宝和。

  申宝和,这位60年代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在航天部从事航空火箭发动机研究的老“航天”,顷刻间也热泪纵横。30多年的梦想在儿子的手中变为现实,申宝和握住话筒的手颤抖着不肯放下:“孩子,你是父亲的骄傲啊!”

  “飞船的命运在我手上,我没有时间犹豫,常常是事后想来冒出一身冷汗。”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申劲松已圆满完成了4次飞船试验的总调度任务。有人认为,首飞成功后,指挥调度工作只不过就是在固定的时间点下达一个常规命令,只需按部就班就行了。这是外行话,其中的艰辛,申劲松最是清楚。

  作为任务的调度,必须首先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心理素质,而这首先要依靠自己对任务全系统、全时段、全过程的成竹在胸。指挥控制中心有一百多个关键任务台,如果说一个任务台仅对应一个软件的话,他就需要熟悉数十个软件的性能和优劣,熟悉成千上万条指令的目的和意义,并能随时随地地迅速判断和准确领会专家组的决策和意图。除此之外,他还要根据飞控专家组制定的飞船运行过程中几千项应急预案,编写出应急指挥调度程序。

  从飞船点火升空到返回着陆,总调度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敏捷的反应。飞船一旦遇到异常情况,总调度要迅速作出判断,果断下达指令,容不得半点犹豫。这时候,再层层请示专家组是不可能的,飞船的命运就掌握在指挥调度员的手上!申劲松事后回想起任务中的意外状况,常常会冒出一身冷汗来。

  “神舟”二号飞船试验任务长达7天7夜,申劲松在调度指挥岗位上整整守了4天4夜。飞船入轨后不久,就在飞船太阳帆板刚打开之际,中心一位调度员报告带有遥测控制主数据的三号机异常。申劲松当即下令改换备用机,不料备用机也出现异常。此时需要重新启动机器,但如果延误时机,会造成飞船数据丢失,后果难以预料。申劲松沉住气,等到报告飞船帆板打开并正常后,当机立断,下令重新启动。短短一两分钟之间,使飞船顺利进行飞行。

  鉴于他的出色表现,上级领导亲自给他颁发了二等军功章,并两次提前晋升职务。

  如今,这位年仅29岁,却已经在共和国航天战线上“久经沙场”的年轻指挥员,正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新的航天任务的到来。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