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海观察:台湾“朝野”争战何时休?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6日 10:23 人民网

  刘红

  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政局的最大特点是“朝野”之争极其激烈,交锋议题包罗万象。因为是论战普遍,所以几乎陈水扁当局提出的任何一项提案都会受到“立委”的质疑;因为是“朝野”之争,所以纠正陈水扁当局的决策错误成为在野党的责任和权利。

  公共政策争论多

  就公共政策来说,面对执政当局的“台独”挂帅和决策失误,在野党设置了两道“铁门栓”:一是每次“立法院”新会期的总质询几乎是唐飞、张俊雄、游锡堃和“部会”行政官员的最大难关,每次都被批得伤痕累累,体无完肤。二是每年一度“行政院”提交的“总预算案”总是要在“立法院”内几进几出,最后通过时已被删得面目全非。陈水扁当局提交的公共政策由于本身存在的缺陷,因此几乎每案都成为泛蓝军批判的对象。如“工时制”的确定,是政党轮替后蓝绿双方在“立法院”对抗的第一仗,泛蓝军全胜收兵。如地方统筹款分配方法,几个回合,泛蓝军失败。如“老人年金”问题,陈水扁当局一上台为兑现竞选支票发放老人年金,泛蓝军认为从全民和社会着想应该实施“国民年金制度”,结果几起几落,泛绿军暂时得逞。总之,“立法院”成为泛蓝军代表主流民意、反对“台独”、维护台湾同胞基本利益的舞台。在泛蓝军的努力下,一方面减少了陈水扁当局错误决策的危害,一方面泛绿军“只会选举不会治政”的真相越来越暴露。

  “拼经济”中看真假

  陈水扁当局自2001年间起,多次强调要把“拼经济”列入施政的首要目标,在高喊“拼经济”的同时,不时提出“拼经济”议案,举行过“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会议”等研究经济的会议。只是他的“拼经济”无视经济规律,而且要服从于破坏力更大的“拼台独”、“拼连任”,因此不合理的“拼经济”法案成为在野党批评的对象。

  面对陈水扁持之以恒的“拼经济”的口号和法案,在野党反复指出,陈水扁当局是在用推进“渐进台独”干扰“拼经济”,用错误决策破坏“拼经济”,用编造政绩来装饰“拼经济”。因此陈水扁“拼经济”没有成效的关键,是陈水扁没有着实、真正“拼经济”。如陈水扁当局不时出台台湾经济的“纾困”措施,但对为台湾经济带来高额利润的两岸经贸和能够帮助台湾经济摆脱衰退的两岸“三通”,在故意贬低功效的同时予以拒绝。如陈水扁当局一边强调“拼经济、大改革”,但对在野党和工商界提出的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改革的建议,因为不符合民进党的政治图谋而置之不理。如陈水扁当局反复声称要提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但其不时出台“渐进台独”动作,引起政局动荡和民心不稳,破坏了经济发展必备的政局安定的局面。因此,带有如此多政治图谋的“拼经济”,怎么能够有成效呢?

  突发事件看失误

  在陈水扁当局施政失误之中,制造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不当是内容之一。就突发事件而言,第一类是“天灾”。如陈水扁主政以来先后遭受造成重大损失的“碧利斯、象神、桃芝、纳利”4次台风袭击;如2003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导致社会各界惊恐万分的“非典型肺炎”。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减少损失,陈水扁当局在处理过程中明显失误导致怨声载道。第二类是“人祸”。如陈水扁当局决策错误导致的突发事件,如核四案、整顿基层农渔会信用部等,不顾一切开场,轰轰烈烈进行,垂头丧气收兵,闹得翻天覆地、造成巨大损失后,最后回到原点。第三类是社会上发生“人祸”后,陈水扁当局处理不当,加重损失。如“八掌溪事件”发生后,损失知情第一时间、丧失抢救最佳时机的重大失误,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第四类是社会上发生突发事件,陈水扁当局缺乏魄力,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办好。如社会各界强烈要求追查“尹清枫被害案”、“国安局秘密经费案”、“新瑞都案”时,陈水扁也发誓“不惜动摇国本”一查到底,结果因为涉及到李登辉集团,不了了之。处理突发事件不慎或有其他图谋,所以导致陈水扁一再失误,成为在野党批评的目标。

  政党关系论互动

  台湾建立多元政治以来,“朝野”政党关系极为紧张。根据政党政治常态,执政党一方是“少数总统”、“少数民意”和“少数政党”,即使在第5届“立委”选举结束后,泛绿军依然没有过半,在此种“宪政危机”下应该礼待在野党,保持与在野党的良性互动,维持“少数政府”的正常运行。陈水扁当局不是这样,而是主动挑衅与在野党对抗,赤裸裸地分化在野党,“朝野”政党之间矛盾尖锐、激化,成为“朝野”之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野”政党如何互动成为“朝野”论战的重要内容。一是陈水扁加强“朝野”政党关系的建设如组织“跨党派两岸关系小组”、“国是会议”、“联合政府”、“国安联盟”、政党领袖峰会等计划,因为用心不善,没有得到在野党的响应。二是陈水扁限制在野党的图谋没有得逞。如陈水扁拉拢萧万长出任“经济顾问”以分化国民党、拉拢郝龙斌出任“环保署长”分化和瓦解泛蓝军、游说在野党参加泛绿军主导的政治结盟组织,提出“党政军退出媒体”限制在野党,泛蓝军及时揭露陈水扁的真面目。三是陈水扁推出一系列破坏在野党计划没有实现。“朝野”之间关于政党关系的论战有助于台湾同胞认清蓝绿两军的本质,在蓝绿两军加剧对立的同时,也增加了蓝绿两军各自支持阵营的稳定性。

  “朝野”之争难消除

  陈水扁当局执政3年多来“朝野”之争激烈的原因有三:

  第一个是蓝绿两军互信无存,蓝绿对抗的最大特点是政治立场严重对立,政治立场严重对立导致双方情绪不断升温,稍有风吹草动就演变成你死我活的争夺,严重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影响民众生活的安定。泛蓝军以“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为决策依据,为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也为展现执政能力和改善自身的形象,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对泛绿军无视主流民意、“台独挂帅”、决策失误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尽可能地减少由于陈水扁当局错误决策造成的损失。

  第二是双方实力接近。如果政治对立的双方实力相差过大,一方能够拥有“立法院”过半席位,双方的斗争也不会激烈,处于绝对少数的一方因为缺少挑战实力、无法赢得争端也就不会挑起争端。正是因为蓝略大于绿,所以泛蓝军屡屡站出来抗争执政当局;正是因为泛绿军只要尽力准备也不会每战必败、因此泛绿军屡屡出台明知泛蓝军不满意的律令并获得通过。

  第三是绿军决策失误。“朝野”之争的根源是陈水扁执政当局的决策失误,如果泛绿军按照主流民意、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办事,重大决策失误大幅减少,每个提案中的不合理成份大幅减少,因而缺少逼使在野党站出来论战的根源。问题不是这样,自2000年5月20日以来泛绿军决策重大失误连连,特别是有些属于明知故犯、滥用权力,为了“渐进台独”不惜损害台湾同胞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把在野党逼到如果不站出来说话就是失职的地步。“三个原因”造成“朝野”之争的连续不断和紧张激烈。“朝野”之争主要围绕“政策议题”、“人事决策”和“重大选举”展开。

  “朝野”之争激烈的根本原因是陈水扁“台独”治政和决策失误,因此泛蓝军为了保持台湾社会的稳定和维护台湾同胞利益,及时站出来与泛绿军经常、反复进行论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泛绿军危害台湾同胞安全和利益的分裂行为的蔓延,这就是“朝野”之争的关键所在。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