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张联甲编撰的《三十六计》手稿现身西安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5日 12:09 新华网

  新华网陕西频道8月5日电(王兆麟)被誉为“大众兵法”的《三十六计》一书,把我国古代精湛的军事谋略思想用近3000文字简明扼要地进行概话和叙述,每计的名称又多用大家熟悉的成语来表达,既饱含哲理又具实用性,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古代兵书中最脍灸人口的普及读物。

  最近,古城西安的兵书研究者张敬轩出示了其父张联甲从上世纪20年代中到60年代末
编撰的14万言的《秘本兵法》手稿,有一万多字的《六六行·三十六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其结构、分类、内容比起现今的流行本更为丰富和完整,引起人们的关注。

  《秘本兵法》,又名《九行兵法》,全书共分为九行(即九卷)。张联甲认为,人类社会从来没有离开过生争与兵争,“生争者,健事也”;“兵争者,战争也。”“吾之秘本,遵《易》之理,治《易》之半,略去生争,只取兵争,而所以成此书者也。”他用中国哲学中的数术易理说明兵法权谋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兵法研究的学术性。

  《秘本兵法》的开头为“前辞·从善如流”,其后分为“九行”,即:“一一行·一道而立;二二行·四得而生;三三行·九神定容;四四行·一十六备;五五行·二十五正;六六行·三十六计;七七行·四十九策;八八行·六十四变;九九行·八十一知。”最后是“验辞·从善可证。”其中的六六行(卷)有一万多字,是现今《三十六计》流行本字数的三倍多。

  一些古代兵书的研究者认为,从内容上看,流行本过于简约,像是一个著作的提纲,而张家手稿本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使流行本得到了重要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张家手稿本在引述中,涉及到先秦时代的《军政》、《军志》、《中平兵典》等若干失传的古代兵书,虽其真伪有待考证,但这些资料值得学术界重视。

  关于《三十六计》流行本与张家珍藏的《秘本兵法》中《六六行·三十六计》手稿本的关系,有待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据西安研究古代兵书的学者张晓鸿介绍,流行本是1943年间一位名叫叔和的人在成都一旧书摊上偶然发现并购得的,该书于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翻印,在篇首前言中称原书是抄本,于民国30年在陕西(分加右软耳)州发现,书上未署作者姓名。现今市面上先后出版的众多《三十六计》皆源于此。

  张敬轩近年来对家传兵书资料及父亲遗作进行刻苦自学和研究,不久前完成了对《六六行·三十六计》手稿的整理、断句、注释,正着手公开出版,并计划对《秘本兵法》全书进行整理、断句、注释后出版,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研读。

  张家所藏《秘本兵法》中的《六六行·三十六计》手稿现身西安后,引起国内外各方广泛关注。陕西省有关部门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研讨。(完) 

  素材资料附件:

  《秘本兵法》编撰者张联甲,祖籍山西赵城,系清末进士、晋陕名人张瑞玑之子。他出生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夏历6月5日,于1972年7月8日病逝于西安。从他7岁起,其父先后调陕西韩城、长安任知县,后落户西安。1921年张联甲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入日本振武学校深造,不久回到西安,与其父共同研读、整理其父早年多方收集、购置的大量古佚兵书,在此基础上,他于1925年秋在西安药王洞寓所编撰了《秘本兵法》初稿。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离开军界,先后任教于西安二中、雷神街小学,并继续研读、整理古代兵书资料,至1952年秋,因所谓“历史问题”,被迫辞教,以卖菜为生,艰难度日。文革开始后的次年1967年夏,他避往甘肃平凉崆峒山,在三年隐居中,潜心对《秘本兵法》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1972年去世,终年73岁。

  张敬轩家藏手稿本借鉴了西周兵书《军志》的分类法,将三十六计分为六行(六卷):即“谋战之计,全为上计;战胜之计,准为上计;合战之计,同为上计;敌战之计,奇为上计;混战之计,活为上计;败战之计,走为上计。”故在体系上更合理,分类上更科学,内容上更完整。

  张联甲之子张敬轩,文革前毕业于陕西工业大学中专部,在西安某军工企业任技术员。他在父亲的教诲下,历经劫难,精心保管了父亲遗留下来的古代兵书资料及其编撰的兵学著作。最近他向记者展示了张联甲手稿,它们全部用隶书字体写于八开安徽宣纸上,纸质呈黄褐色,手稿封面和文末均盖有张联甲的朱印。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