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外军观察:美国海军建造“近岸舰队”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5日 07:36 中国国防报

  知秋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艘被“恐怖分子”伪装起来的船只静静地停泊在一个地形复杂的港湾中待命,准备随时从海上发动恐怖袭击。

  突然,几艘美军的小型战舰出现在海面上。这些具有强大排雷功能的舰艇顺利通过海
上雷区,快速冲向“恐怖船”。船上的“恐怖分子”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几枚精确制导导弹已经击中船身。一时间火光冲天,遭到致命打击的轮船缓缓下沉。幸存的“恐怖分子”只得乘坐快艇仓皇夺路而逃。这时,美军战舰上的武装直升机早已出动,与海上巡逻艇前后夹击,将“漏网之鱼”一举擒获……

  上面场景中的那支灵活机动却具有强大攻击力的小型舰队就是美国海军计划中的“近岸舰队”。

  控制近岸浅水域制海权

  当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要求五角大楼对美军的部署和战略思想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和安全威胁时,美国海军率先作出了积极回应,建议打造一支灵活机动的“近岸舰队”,以取代传统的大规模舰队。根据五角大楼的构想,由“近岸战舰”组成的舰队能够在近海地区执行一系列任务:搜寻并摧毁隐藏在港口的导弹,使用直升机追踪敌方舰艇,派遣快速舰艇拦截恐怖分子……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海军官员和防务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组建“近岸舰队”的构想。这些官员和专家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爆发大规模海战的危险大大降低。相反,在近海浅水区域发生小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却不断增加。近岸浅水域作战成为美国海军无法回避的现实和挑战。

  由于大量鱼雷艇、小型潜艇和雷区等威胁的存在,近岸浅水域一直是大型舰艇的禁区。如果不能以可承受的损失获得对近岸浅水域的控制权,海军将不能有效地出动航母舰载机对岸上目标发动打击,也不能顺利地将海军陆战队员送到敌方控制的海岸登陆。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亚瑟·塞布罗斯基中将和美国海军研究生学校教官沃纳·休斯上校共同提出了组建具有快速、轻型特点的“近岸舰队”构想。

  曾经担任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指挥官的塞布罗斯基中将指出,美国海军未来的对手很可能不是正规的海军舰队,而是由众多“散兵游勇”组成的“海上游击队”。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近海复杂的地形和简单便宜的武器向远道而来的战舰群发起变化多端的“游击战”,给美军制造麻烦。

  塞布罗斯基认为,在这样的近海游击战中,那些大型而昂贵的海上“巨无霸”———“尼米兹”级航母、“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宙斯盾”巡洋舰等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只有使用灵活机动的“近岸战舰”才能获得近岸浅水域制海权。而且在这样的冲突中,美军如果损失一两艘小型战舰不会影响整个战局,但是如果一艘大型战舰遭到重创,损失将难以承受。

  塞布罗斯基随后提出了适合在近岸浅水域复杂地形下作战“近岸战舰”概念———“巷霸”系列舰艇和“游击战”系列舰艇,而休斯上校更是设想了两种具体的新级别水面舰艇———“轻松”级和“幻影”级战舰。这些设想中的“近岸战舰”均具有小型化、隐形化、高度自动化、半潜式航行、具有强大的进攻火力、采用模块化设计等特点。

  塞布罗斯基中将的观点最初并没有得到美国军方的赞同和支持。美国国会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当时许多海军高级将领认为塞布罗斯基的创意虽有可取之处,但是他们认为小型战舰在现代海战中的生存能力令人怀疑,所以不应成为美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方案也因此一直被束之高阁。

  部队转型击活“近岸舰队”

  这一情况在“鹰派”人物拉姆斯菲尔德出任美国国防部长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塞布罗斯基的构想得到了拉姆斯菲尔德的赏识。这名本来即将退役的将军于20 01年10月被调往五角大楼工作,负责“部队转型办公室”的工作,以贯彻拉氏的新军事战略思想。

  在拉姆斯菲尔德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军方对组建“近岸舰队”设想出现了18 0度的转弯。美国海军作战部主任弗恩·克拉克上将在2001年底公开表示支持组建“近岸舰队”,并开始了相关的筹划和设计工作。

  那么“近岸舰队”计划为什么在没有经过详细论证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呢?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布鲁金斯学院的军事专家迈克·奥汉隆一语道破天机。他认为这项计划其实是“军队转型鼓吹者的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武器)系统”。

  “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机连续发动对外战争,加大军队改革力度,掀起了美国历史上强军备战的新高潮。以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五角大楼“鹰派”人士更是大力推动军事战略调整。根据拉氏的战略构想,美军未来作战重点将从对付冷战时的意识形态老对手,转变为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投送部队,对任何恐怖组织和其背后的庇护国以及未来潜在的敌国进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

  在这一新战略指导下,美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发展包括导弹防御体系在内的先进武器,形成攻防兼备的绝对优势,同时调整全球军事部署,采用小而灵活的军事基地,取代原有的大型基地,以便美军在必要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新战略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小而快”,而“近岸舰队”的设想无疑完全符合这一战略精髓,难怪有人将这一并不成熟的计划称为拉氏军事改革的“实验品”。

  计划仓促上马受争议

  在拉姆斯菲尔德的大力推动下,布什政府已经决定在今后5年的国防规划中为这一计划注入41亿美元资金,美国国会也在今年6月批准了总额为1.68亿美元的资金,作为这项武器计划的启动资金。

  但是这一计划仍然遭到美国朝野普遍质疑,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因为,这项计划耗费的资金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据国防部初步估计,每艘“近岸战舰”的制造成本加上需要配备的全部武器弹药,至少需要2.5亿美元。

  根据五角大楼的设想,“近岸舰队”由60艘战舰组成,这样仅组建一支舰队的成本就至少需要150亿美元,每年维护舰队的费用同样是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官员称,由于海军每年获得的预算相对固定,如果国防部坚持要发展“近岸舰队”计划,那么海军的其他发展计划必然将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海军高级官员指出,根据美国海军在2002年7月出台和实施的“21世纪海上力量”战略报告,海军要保持具有绝对优势的攻防能力,必须大力发展潜艇和航空母舰,如果将资金转移到组建“近岸战舰”项目中,那么航母和潜艇的发展计划必将受到影响。此外,为了和“近岸战舰”相配合,海军还必须发展新一代的驱逐舰和巡洋舰,这也是一笔巨大开支。

  正因为如此,国会预算办公室建议五角大楼考虑推迟组建“近岸舰队”的计划。部分国会议员则表示,他们对这些武器系统是否物有所值表示怀疑,同时担心军火商和军方高级官员是否在利用拉姆斯菲尔德的“转型计划”趁机部署价格昂贵的新武器系统,而将现有的设备和武器系统弃置不用。

  这些议员毫不客气地指出,他们希望五角大楼能够明确解释:为什么在伊拉克战争中发挥出强大威力的舰艇、坦克和火炮等武器将不能对付未来的威胁?新武器要对付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

  国会议员的担心和质疑看起来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对于这项耗资巨大的新武器项目,美国各大军火商个个垂涎三尺。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6大军火商和造船厂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小组进行“近岸战舰”研发工作,其中部分研发工作据称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新型战舰的模型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问世。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适用?

  这项计划受到的另一个质疑是耗资不菲的新型战舰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一名美国海军退役上将对《华盛顿邮报》记者丹·摩根说,许多美军高级官员都认为组建“近岸舰队”不是什么好主意,“不知道‘近岸战舰’能干些什么”。

  一名美军潜艇指挥官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使用“近岸战舰”会产生后勤补给问题,因为小型战舰无法携带足够的燃料进行长途航行。而如果有运输补给船随行,那么不仅舰队的机动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更容易受到敌方攻击。

  这名高级军官同时指出,追踪以柴油为动力的潜艇等工作根本不需要尚未成型的“近岸战舰”,即将在美国海军服役的“弗吉尼亚”级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工作。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美国海军设计的第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近岸型核潜艇,艇上装备了新型船坞接口和蛙人输送艇,能够支援两栖特种作战。为了使该级潜艇更好地满足“由海到陆”的向岸近海作战,美海军正对其进行可持续式改进。根据设计计划,2006年后建造的改进型“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能够装载更大型的无人潜艇,甚至还能容纳小型无人飞行器。此外潜艇上装备的各种先进武器可以准确打击水面舰艇和直升机。

  事实上,这名潜艇指挥官的观点在美国海军高层中很有代表性。不少官员和专家认为,在现代战争中,海军通常面临5项任务:部队的战略转移,在尽可能接近战场的水域建立前进基地,向敌方控制的海岸运送登陆部队并提供后勤保障,实行海上封锁,掌握制海权。“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具有布雷、运送特种作战部队登陆、打击水面舰艇和岸上目标等各种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在近岸浅水域作战的要求。

  此外,任何在近岸水域作战的战舰都很容易遭受对方的攻击,所以良好的隐形性能、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是取得海战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隐形能力很强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对方的岸基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都不能产生有效的毁伤效果。而“近岸战舰”则不然,由于不具备良好的隐形性能,生存能力要远远逊色于“弗吉尼亚”级潜艇。

  正因为如此,这些官员和专家认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才是美国海军在未来近岸作战的主要武器,而不是造价昂贵但并不实用的“近岸战舰”。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