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羊城巷陌遍访“抗美”“援朝”(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6日 14:25 舰船知识网络版

图为烈士之子张抗美

  本报今天在B版推出“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特刊”。其中有一组人物专访,主人公的名字都叫“抗美”或“援朝”。而本报记者寻找“抗美”“援朝”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

  政法记者挖出“坚料”全城百二“抗美援朝”

  策划“纪念特刊”时,为求证羊城究竟有多少人大号为“抗美”“援朝”,跑公安线的记者郑杰便连日多次出入市公安局,“上班”两三天,一番周折,广州市公安局常住人口管理科终于为本报提供了一组权威数据:600多万羊城居民中,共有71个“抗美”,49个“援朝”。

  读者群中抠出四人广州两个探访未成

  报社令记者从速采访这批“大号”充满着时代特色的人士。但,警方要保护公民私隐而“严守秘密”,对这批遍布于全市大街小巷的“隐士”们的住址滴水不漏,本报老记们唯有落手落脚往人海里捞针。

  “寻亲访友”先从本报政法部“老记”们中开始。

  “我同学的妹妹本叫张援朝,但‘文革’中改为‘张援’,算不算一个?”

  “本报编辑陈朝旋的大名,据说因其父当年从朝鲜战场凯旋而得,不如让她谈谈吧?”

  七嘴八舌半天,就是没一个真正叫“抗美”和“援朝”的。老记们不死心,继续苦思冥想……

  有人忽发奇想:“不如找‘中国电信’帮个忙吧,他们的用户中肯定能找得到!”一言惊醒梦中人,马上有人献计:“不如向我们自己的金羊发行公司求助吧,百万订户中肯定有‘抗美’‘援朝’!”

  截稿前十几个小时,这次新闻策划“总指挥”———社委陈心宇一槌定音:就这么定吧!

  那厢,金羊发行公司马上出动十几个小姐紧急援助。一番网上搜索,很快,有关数据一目了然:订户中,“抗美”空白;“援朝”却有四个,其中两个“援朝”在惠州、韶关市,广州只有两个。记者赶紧打电话约会羊城“援朝”,电话打通了,可惜,东山“援朝”当晚无法接受采访,另约时间又来不及了,咬咬牙,只好忍痛放弃;再把希望押在芳村“援朝”身上,电话拨通后,谁知对方却说不是“援朝”的家。

  漏夜辗转横街窄巷抗美援朝齐齐得访

  已是晚上8时了,第二天上午就要交稿,但采访对象仍然“得个零”,一时间,我们急得“扎扎跳”。哈!不料老记们这一“上窜下跳”,惊动了本报要闻部主任张克眉。还在编辑部忙着的张姨忽然一拍脑袋:“有了,我住西关时的老邻居就叫黄抗美,我先生有位初中同班同学叫罗援朝。”哗,“抗美援朝”都齐了,高兴得我们一阵欢呼!

  可是,别高兴得太早!张姨两夫妻齐上阵,马上分别不停拨电话,一联络,不是对方家中话机出了故障,就是找不到老同窗的新居地址———毕竟平日各忙各的,一时半刻忽然要造访,谈何容易?再拖下去,采访计划就要泡汤了。最后,张姨罕有地提出要带着我们文字、摄影记者去“撞一下彩”(碰碰运气)。

  第一站:晚上8时许,广州西关逢源北街号6楼黄抗美家———

  “抗美”、“抗美”,女主人应声开门,眼前一干陌生客,令她马上警惕地发问:“你地边个?(你们找谁?)”“我是以前住对门的涓涓妈妈啊!”张克眉赶紧打出“暗号”,嘿,昔日的老邻居终于通上电了。热情的女主人赶紧让我们进门落座。因为限时限刻交稿,来不及寒暄,开门见山,记者便赶紧对抗美开始了“查户口”式的快速采访,摄影记者则噼呖啪啦抢拍镜头。嘿,难得黄抗美知无不言,有问必答,实话实说。现场采访三下五除二“搞掂”,记者挖够料要赶下一场了。张姨与老邻居的叙旧唯有留待下回再续了!

  第二站:芳村汾水小区罗援朝家———

  要开车了,竟还没拿到罗援朝的准确住址。张克眉家中那位何老师当晚不知迂回曲折多少线路打探,直到晚上9时许,好不容易才向老婆报出罗家门牌号码。30分钟后,我们的车驶入芳村汾水小区,罗援朝专程在楼梯口等着我们。她家门口挂着晚报红色报箱,忠实读者加上与张克眉同为广州24中学老校友,见面时倍觉亲切,采访起来得心应手,说不完的怀旧往事,伴随着满屋子回荡的欢声笑语。采访结束下楼时,摄影记者邓勃感叹:采访平民百姓时真是轻松、愉快,我们“一不小心”就被感动了。

  第三站:当晚10时多,本该鸣金收兵了,汽车要回报社时———

  忽然,张姨一声“且慢”,只见她数数手指头:才采访了一对“抗美援朝”,“群体形象”还出不来,不如再去芳村沙涌一巷找找那位李读者吧。于是,我们的车掉头就往芳村大道驶去,深恐夜深搅客,恨不得马上就到。可是,我们一干人都不熟悉芳村地头,不知问了多少次路,才拐进沙涌一巷。马不停蹄地往一幢楼房上冲,可是,防盗门坏了,三楼另设铁门,一门当关,想上七楼都几难!小区物业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一起叫门,也未能如愿。夜深了,我们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沙涌一巷。当晚,我们回到家时,已是零时以后。

  此处得来不费功夫那厢忽报又遇一个

  这边,我们采编一行正苦叹“有心栽花花不发”,那厢,两位记者却笑称“无心插柳柳成荫”———曾璇采写的张抗美得来全不费功夫。她向民政部门了解有关情况时,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的陈远征科长无意中说了句:“我们这儿有个烈士子弟,嘿,名字还叫张抗美呢!”结果,当晚10时,刚把突患脑血栓的大哥送进医院安顿好的张抗美先生,就在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更出乎意料的是,专刊正编版时,忽然接到记者洪启旺从广州市人大工作会议会场打来的电话:他从嘉宾签名本上发现了一个“汤抗美”!报社领导马上拍板,立即留出版面,并速派出摄影记者赶往现场。很快,这位市人大办公厅副主任被本报记者请出会场外接受采访。

  ……

  亲爱的读者,凝聚着本报采编人员心血的一组《我们就是“抗美”“援朝”》报道终于如期与大家见面了,也许,为此我们付出的心力和劳力相当于平日同样版面的数倍。但是,无论如何辛苦也值得,因为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只是为了让读者们感受到:已经过去50年的抗美援朝,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文/本报记者董育芳图/本报记者邓勃吴万生)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纪念抗美援朝停战协定签定50周年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