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抗美援朝纪念征文--属于父亲的抗美援朝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6日 10:54 舰船知识网络版

  田茂永

  住了一年多的医院,父亲的脑力似乎有趋于进一步混乱的迹象,连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来看他,他也常常想不起来是谁。惟独电视里播放有战争场面的片子父亲还是坚持要看,一边看还一边象从前那样念念有词地讲自己隶属于志愿军二十军六零师四团,自己是50年冬天过的鸭绿江,因为战事紧急过江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发冬衣,板门店停战协议是1953年
7月27日签署的……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想把父亲抗美援朝的故事写出来,尽管他是个寸功未立的普通一兵,为此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常常泡在图书馆里查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我很清楚,从建制上看,父亲是属于当时在朝鲜东线作战的部队,东线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后来曾任国防部部长的洪学智将军。从查到的战史上看,在整个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父亲参战的部队没有“四野”的几个王牌军打得那么有名,比如38军和40军。说句老实话,这让我一度有点儿扫兴。不过,在父亲来看,他的抗美援朝就是抗美援朝,有他浑身的十几处弹片疤痕为证,有同处一个病房的美军俘虏和他打扑克牌时讨好的笑脸为证,有他一个班的十三名战友中被美军的一枚重炮炮弹夺走七个生命的事实为证。

  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在我们附近的宿舍区里很有名气,绰号叫“大胡子”,而这个绰号的由来并不完全因为父亲浓重的络腮胡子。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这个工厂里的武装部是真正的“武装部队”,民兵(现在叫预备役)在厂区里巡逻的时候都是肩上抗着真正的家伙,不过这些家伙都是正规部队淘汰下来的,里面什么型号的枪都有,连军阀混战时期的“汉阳造”、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这种文物级的装备都有。而这一片地区能摆弄这么多枪型的只有父亲一个人,因为父亲刚过江参战的时候,志愿军部队里的枪就是这种情况,一个班十几个人有时候会有七八种枪,有时候打起仗来,连子弹都不容易保证供应,后来东北的兵工厂的产量上去了,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才渐渐地统一起来。所以连小学文化都没有的父亲藉此得以荣任厂里的武装部民兵连长,而他训练民兵的一个最有名的保留科目是将几种枪的零件混在一起,看谁能最快将它们组合起来,父亲的记录是六种枪30秒完毕,这个记录到现在也没人能打破,当时围观的一个修车老头说,乖乖,简直比胡子还快。于是“大胡子”的绰号不胫而走,后来我才知道,早年的关东胡子们因为手里的武器比较驳杂,也喜欢搞这种比赛。

  从小听父亲用极为不成体系但却十分清晰的记忆复述属于他的抗美援朝,和我长大以后独自在志愿军战史上寻找同一个番号的历史痕迹,绝对是两件完全感受不同的事,虽然双方试图说明的都是同一件事。比如在志愿军战史上极为有名的金化战役中的上甘岭战役,在战史上和在影片《上甘岭》中对志愿军阵地缺水状况都有详细的表述,影片中那只在每个干涸的唇边传来传去的水壶更是令我们每个人都记忆犹新的、在战史上实实在在的客观事实;而在以增援部队的角色加入上甘岭战役的父亲看来,当时缺水的困难几乎对敌对双方都同样存在,这并不是当时作战时双方要首先考虑的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围着上甘岭双方包围与反包围重重叠叠好几层,距离近得几乎分不出来,到后来美军的轰炸机在天上转来转去,干着急也没办法投弹了,这种战役的复杂程度是令双方都极为头疼的,从态势上讲双方都有一触即溃的危险。所以当决战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是志愿军战士在美军负隅顽抗的弹雨面前成排倒下而继续前仆后继冲锋的姿态,使得同样在苦苦支撑的美军从心理上被彻底摧毁了。

  与厚厚的正规战史相比,父亲的抗美援朝注定更多的是他个人的感受:在美军轰炸机的燃烧弹和扫射下面,只能在阵地上眼睁睁看着不远处运送补给的苏制戛斯车在拼命地左冲右突四处隐蔽的父亲更能体会什么是敌人武器的强大;在深夜潜伏在敌人阵地前,在突然一阵急速射之后随即腾空而起的照明弹刺眼的光芒下,父亲可以清晰地看到身边猝然倒下的战友唇边那棵刚刚点燃的香烟上印着的那行“打击美帝侵略者”的粗糙字迹。而与敌人的炮火相比,这三千里江山上历史罕见的严寒、大雪、泥石流和补给不足都是同样残酷而危险的经历,所以他有足够的理由在几乎丧失了大部分记忆的时候,固执地保留住这一份50年来胜利者的骄傲。我知道,如同肖洛霍夫的那篇著名的《一个人的战争》,这是属于父亲一个人的抗美援朝。(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入朝参战5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纪念抗美援朝停战协定签定50周年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