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心灵的工程——台湾慈济基金会环保工作采访记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4日 11:19 新华网

  新华网台北7月24日电(记者廖翊、刘卫国)紧靠台北热闹的民族西路旁,有一个大厂房里堆满了各种纸张、纸箱,还有铁罐、铝罐、塑胶瓶等,十多位老少男女在闷热的厂棚下认真地对这些废品逐一分类;一辆辆卡车将收集的废品拉来,又把分类好了的废品拉走,送往各类加工厂……

  这是台湾著名的民间团体慈济基金会设在台北市大同区的一个环保站,是台北回收资
源的集中处理区。这里的废品都是从设在台北的各个回收点收集而来。

  慈济基金会设立的资源回收点可谓点多面广,遍布台湾各地。陪同记者采访的慈济工作人员王文茜女士介绍,每个月第二周的星期天,是慈济倡导的资源回收日,全台3万名环保志工一齐上阵,分赴各地近3000个回收点进行资源回收,并作环保宣导。自1990年慈济开展这一工作以来,持之以恒,并形成风气。

  在民族西路环保站,记者见到了慈济台湾北区环保总干事陈金海先生,他十多年前就开始参加这一工作。他认为,慈济之所以能将以资源回收、再造为主的环保工作做成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对民众的有效宣导。

  记者还了解到,慈济的志工还前往台湾各社区、乡村作宣讲,甚至去城乡的网吧、影院等各种公共场所亲自作废物回收;慈济的志工每人长年自备环保碗筷、杯盘等,做节约资源、环保为先的模范。

  “贵在坚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工作非常见效。”王文茜女士介绍说。在慈济的大力倡导及有关方面的推动下,台北市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使垃圾量减下三分之一,不仅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而且大大减轻了资源回收的难度,提高了资源再造的效果。慈济回收的资源,成为台湾各类加工厂重要的原料来源;慈济将回收所得继续投入到环保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陈金海说,任何一件事情,没有大家的响应和参与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在慈济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保,这使他们倍感欣慰。他告诉记者,环保站这间300平方米的工作房就是由一位私人企业家无偿提供的,这位企业家表示自己太忙无法亲自做环保志工,就以提供场地的方式表达对环保的支持。

  在民族西路环保站,记者还见到一位黄姓老太太,她认真地将收集的各类纸张进行分类:白纸、色纸、报纸、杂纸……还把包装纸的粘胶使劲地刮除。原来,粘胶将影响再造纸的质量,自然也影响到回收等级。与老人家攀谈后得知,她已80多岁高龄,每天都来这里做志工,无偿尽一份义务。老人家说,年纪大了,还能跟大家一起做点事情,感到挺开心。

  在环保站,记者还听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妇女因常年洗肾,心情很不好,后来加入到环保志工队伍后,她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同时她也得到了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心情大为改变。为此,她的家人专程来到环保站致谢,并且也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环保工作也是心灵工程。”陈金海说,“扔垃圾、收废品这些日常琐事却把人们联系到了一起,使越来越疏离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沟通,很多人由此成为朋友。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还起到了敦亲睦邻的作用。”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垃圾桶,也都需要不停地清理。”陈金海先生说。(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