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武警人物特写:回放李晓红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15日 23:19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薛仁、张建军、丁海明、本报特约通讯员尹长兵

  一个人活着,人们也许并不在意;而当她(他)一旦离世而去,人们在回忆中往往把她(他)变得更清晰。

  李晓红走了。告别了人世,却走进了人心。当人们纪念英雄的时候,记者寻访她短暂
人生的几个“驿站”,希望通过回放她许多从前未被人注意的凡人琐事,更深地走进这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的内心世界。

  第一站前门取灯胡同14号小院

  李晓红在这里住了4年,度过了难忘的苦乐年华

  1、一间14平方米的小屋,一个清贫而温暖的家

  穿街过巷,在古老的前门老城区里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找到了李晓红的家。这是个名叫取灯胡同的陋巷,一个门牌14号的窄小院落,一间仅有14平方米大小的平房。

  丈夫刘会昭想来又怕来,睹物思人,无语泪先流。

  这实在是间破房子,却是他们温暖的家。薄薄的石棉瓦房顶,挡不住夏日骄阳和冬日严寒。没有空调,乘凉靠一台电扇。没有暖气,取暖靠一个蜂窝煤炉子。没有卫生间,公厕在百米之外。几件旧家具都是同事乔迁时淘汰下来的。清贫,写满了这小小空间,但一起写下的,还有温馨。沉默的风铃和千纸鹤,墙上的照片,浓郁的生活情趣,编织着触手可及的回忆。

  当时,结婚一年多的刘会昭、李晓红夫妇各自住在医院的集体宿舍里。1999年分房,他们终于分到了医院附近的一所条件不错的房子。而一位丈夫在外地、独自带着小孩的同事分到了远在前门的一间小平房,实在不愿接受,但院里房源紧张,也很难调和。晓红跟会昭一商量,主动和这位同事换了房。这就是这个家的来历。春去秋来,晓红每天挤1个多小时公共汽车上下班,但她心满意足。她戏称这个家是“都市里的乡村”,总是乐呵呵地说:“这就是生活。”一个不抱怨生活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才能从生活甘苦中品出人生的真善美。

  2、一盒3元6角钱的护肤油,一种与众不同的贫富观

  “友谊”牌护肤油,一种扁圆的铁盒包装,大商店都很难找到,在一家小卖部才问到它3元6角的价钱。这是晓红遗物中唯一的化妆品。

  刘会昭说,生活中的晓红从不追慕时尚。

  打开衣柜,刘会昭拿出晓红唯一的“时装”:一套红色职业女装,原价780元,打折后不到500元。这是为一位战友结婚当伴娘时买的,就穿了那一次。衣柜里还挂着一件羽绒服,这些年来,晓红就这么一件冬天穿的外套。每次刘会昭拉着晓红去买件新衣裳,结果大都是空手而归。

  更让刘会昭遗憾终生的,是没有拍成的婚纱照。本来都说好了,不办婚礼,不买戒指,就拍一组婚纱照作个纪念。可晓红总是借口工作忙而一推再推,刘会昭明白,晓红是舍不得1000多元钱的拍照费。她把一张普通合影装进特意选来的相框挂起来,说她更喜欢这种自然和真实。

  他们结婚时,手里只有6000元积蓄,双方家庭也都不富裕,为了不给老人添负担,晓红出了个“自备彩礼”的主意:把6000元钱平分两半,各自带回家中,再由双方父母作为见面礼分赠儿媳、女婿。婚后,他们勤俭持家,每年都接济家里数千元钱。街坊四邻都夸:这年头,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媳妇?

  会昭和晓红都是河北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毕业这么多年了,不少同学拥有了豪宅靓车。可每次同学相聚,晓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态,倒让拥财自傲的人汗颜。

  3、一个古道热肠的志愿者,一个街坊邻居眼中的好闺女

  院子小,胡同深,这里的生活最能让人感受人情冷暖。

  这一带老年人多,晓红找到街道居委会,报名当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义务开办“老年人保健和老年病防治讲座”。这可把居委会的陆阿姨高兴坏了:咱这里就缺这么个人!晓红的讲座很受欢迎,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从此便共同拥有了一个“私人保健医生”,头疼脑热的,都少不了来找晓红。晓红不仅有求必应,还给老人们介绍了许多老年病专科医院、诊所,路怎么走,挂什么号,找哪位专家,都说得明明白白。

  陆阿姨感慨地说,胡同里有晓红这么个好人,那是我们大伙的福气。晓红家里有把自行车打气筒,常常有人来借用,她干脆把它放在院门口,来来往往的骑车人随便用。老人们爱到胡同口乘凉、晒太阳,晓红把家里的一条长凳搬出来给老人用。一个冬日清晨,82岁的朱玉兰老奶奶站在公厕门口结冰的台阶上不敢走,晓红跑过去扶老人回家。从此,她碰上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要上去搀一把,胡同里的老人有的叫不出她的名字,但都认识这个穿警服的好闺女。

  陆阿姨真诚地告诉记者,对于晓红来说,“三个代表”可不仅是书本里的理论,她用言行告诉老百姓,“三个代表”就在老百姓身边。

  胡同深处的小院,仿佛仍然回荡着晓红的笑声,传递着人间最温暖的真情。人们至今都不愿承认她走了,作为大伙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她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站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

  李晓红在这里工作了5年,医治了1860多名患者

  4、一场7天7夜的抢救行动,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生命守护神”

  李晓红于1998年正式分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工作,她的专业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她接收的病人,大都是危重病人。

  一天深夜,一位老人突然心梗、脑梗等数病并发,送到医院时,已经陷入了深度昏迷。李晓红用尽一切办法实施抢救,7天7夜,她一直守在老人的病床前。老人的子女绝望过,李晓红却说:“别急,我们再想想办法。”请来会诊的专家也在摇头,李晓红却不想放过一线希望。奇迹真的出现在这位倔强的女医生手中,第8天,她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老人的生命。子女们喜出望外,连老人也不敢相信自己还真的活着。

  类似的抢救行动不胜枚举,她以精湛医术和医者仁心,创造着医学与生命的奇迹。

  去年底,一名新战士体检复查的心电图引起了李晓红的注意。她反复比较论证,怀疑这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心脏病。本不是她分管的病人,但她带着心电图挤上公共汽车去找专家请教。事实证实了她的判断,这种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的疾病极具隐蔽性,如不及时发现,很可能导致猝死,而及时确诊,则可根治。这一次,她换回的是一个年轻人一生的平安。

  每当有病人去世,李晓红都会陷入伤心和自责。她会反复审视自己的治疗方案,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可能挽留生命?

  5、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一位厚德载物的人民好军医

  有过住院经历的人都知道,医护人员用床号代替病人姓名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李晓红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她从不喊床号,也不直呼其名。年长的,她叫声大爷大妈;年轻的,她以兄弟姐妹相称。别小看这小小的细节,她传达的可是人与人之间一种起码的尊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一种应有的亲情。

  医者父母心,“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人民军医对人民应该有一种更深厚的情感。

  刘秀兰老人3次住院,一次比一次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就连亲生女儿也有些吃不消护理。晓红一口一个大妈,一次一次为老人端屎端尿,帮老人擦身子、换衣喂饭。何乃峰老人,临近年关住进医院,除夕夜万家团圆,老人也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然而病情尚未完全稳定,晓红不让他出院。她撇下丈夫和来京团聚的父母,端着饺子来到病床前,陪着素昧平生的老人一起过年。张爱菊老人,入院时由于血压太低而四肢冰冷,晓红二话没说,抱起老人冰冷的双脚捂进了自己的怀中,老人的脚热了,心暖了……

  有人说,医护人员的微笑是世间良药。李晓红用微笑化解了多少患者和亲属心中的冰霜,恐怕是很难数清了。不论面对多少重复的问询、多么冲动的质疑,她的微笑都来自一个简单的自问:将心比心,如果病人是自己的爹妈,会烦吗?

  写入李晓红从医历史的,不是锦旗,就是表扬信,从没有过一例医患纠纷。

  6、一个公之于众的家庭电话号码,一颗牵挂弱势群体的爱心

  当前,医患关系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向患者公开自己的电话号码,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嫌疑。然而李晓红总会在自己开的处方上留下家庭电话号码,她这样做,为的是对处方负责,更是为了方便随时给患者提供咨询。

  作为医生,李晓红下笔开方有自己的原则:可有可无的保健处方不开,有偿处方不开,不必要的化验检验不开,只开最经济、最实用的处方。与患者的沟通,她也有自己的方式:服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一定打个电话叮嘱清楚;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一定打个电话询问明白。

  用患者的话说,这样的医生太难得了。

  患者佟玉清是一位下岗工人,病还没好就急着出院。李晓红明白他的难处,帮他开好经济适用的处方,还悄悄帮他抓好一个疗程的药,送到他家。从此,晓红每天都给他打电话问候病情,每隔几天,又会叮嘱他到医院复查。老佟是条硬汉子,可说起晓红就流泪。

  一名17岁的农村男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揣上家里仅有的70元钱来求医。李晓红啥也没说先治病。病情好转后,她报请领导批准,为这贫穷的孩子减免了医疗费用。

  不知多少心怀感激的人仍然记着那熟悉的电话号码,虽然电话那端再也无人接听……

  第三站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

  李晓红在这里进修了1年,7个病区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7、一本英语辞典和一本内科医生手册,一个甘于寂寞的求学者

  像所有女同志一样,李晓红也有一个随身的背包,但包里却放着两样与众不同的东西:一本《袖珍英语辞典》,一本《内科医生手册》。李晓红每天背着它们挤公共汽车,一有空就拿出来翻上几页。闹市喧嚣,人心浮躁,她却能寻到安静的一角,膝头仿佛成了她流动的书桌。

  2001年7月,李晓红被破格选送到著名的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1年。从前门到阜外,多少蒙蒙晨曦,多少落霞华灯,都记住了她匆匆的身影。这一年,她每天早出晚归,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回家,从没落过一次专业讲座,从不错过一次抢救危重病人、随专家查房见学机会,争着接管了无数危重患者。她的导师、全国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方丕华在她的《进修鉴定》中说,这是个学风作风、医术医德俱佳的好苗子。

  李晓红的确是那种热爱学习的人。她刚到北京总队医院当实习医生时,参与了一次子宫手术,为作好这份病案,她精益求精地一连修改了4遍,周围的老医生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后来,这份病案受到了前来指导的全国著名妇产专家黄荣丽的高度赞扬。这事传开后,5个科室都来争抢这名刚来的实习生。谁不喜欢爱学习的年轻人呢?

  整理李晓红的遗物,眼前晃动的都是她学习的身影:满满当当两柜子专业书籍和资料,大大小小90多本读书笔记,随手记在病历纸甚至是报纸一角上的学习心得。还有她收集的100多张药品说明书,每一张都留有她仔细研读的笔迹……孜孜不倦,甘于寂寞,成为她生活的基调和人生的底色。

  8、一个钟情于实践课堂的医生,一种淡泊名利的成才观

  李晓红心中一直有个“考研梦”。她为此作了不少准备,甚至曾经把家里的电视封存起来,专心复习。尤其是在进修期间,方丕华先生十分欣赏她,已经同意她报考自己的研究生。然而这一年,晓红所在的内二科只有一个考研名额,科主任郭炳衡征求晓红的意见,能不能把名额让给年龄大的另外一名医生。没有犹豫,更没有什么申辩和怨言,李晓红爽爽快快地放弃了这次考研良机。

  有人说,晓红风格真高。知妻莫若夫,刘会昭告诉记者,风格缘于她对考研的独特理解和认识。有人考研是为了拿学位、挣地位,甚至为“跳槽”找“跳板”,而这些都与李晓红无关。她只是爱学习、想学习,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多学点东西,能为患者更好地服务。考研,是走向书本知识的课堂;放弃,则是回到她更衷情的实践知识的大课堂。

  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是临床实习,不少同学都忙于复习考研,无暇顾及病人,晓红总是主动承担起大伙的许多临床任务———她也想考研,但她更看重临床。进修期间,医院曾两次抽她回去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技能比赛,她都义无反顾投入训练———进修时间宝贵,但她更珍视实践。工作期间,她也积极投身医学前沿科研,但她从不疏忽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医院每月例行的这“三基”考试,她从未落过前五名———眼睛盯住前沿,更需要脚踏实地。

  放弃考研的李晓红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最新心电声理技术实践中,她要把这项新技术带回总队医院,让那里的患者也能用上这项新技术。

  9、一位靠实力说话的参评者,一位民主测评和专家答辩的双项“冠军”

  正值进修期间,李晓红申报参评主治医师。

  一般说来,这样的时机也许不太“有利”:长达一年不在本单位工作,难免“人缘生疏”;评选期间不能回来“活动”,是否有“清高之嫌”?

  李晓红不以为然,她坚信人心的真诚和群众评议的公正。第一轮,在符合基本条件的50多人中,她排名第一。第二轮,通过基本理论、人机对话和外语考核而取得参评资格的12人中,她依然名列第一。第三轮是民主测评和专家答辩两项考核,她再次以绝对优势夺得两项“冠军”。这一年,她成为北京总队医院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治医师,在同一批入伍的大学生中她是最早晋升中级职称的人。

  阜外医院没人知道晓红晋职的事,他们眼中的李晓红依然在心血管内科7个病区里奔波忙碌,当她进修结业时,她先后学习、掌握了10余项心血管内科先进的治疗新知识、新技能、新业务,在国家医学专业刊物和研讨会议上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进修期间,李晓红还协助老师确诊了一种疑难病症,令几位名家刮目相看。

  她用这些坚实而辉煌的脚印证明,脚踏实地和耐得寂寞,才是走向成功的真正捷径。

  第四站302医院三病区2324病房

  李晓红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0天,告别了28岁的短暂人生

  10、一种人生选择的延续,一次直面生死的抉择

  这是一间白色的病房,这是李晓红与非典病魔顽强抗争的18天内到达的人生终点。4月16日凌晨,李晓红在这里写下了最后的留言:“嫁给了一个我最爱的人我不后悔,跟你来到北京当兵我不后悔,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不后悔。”

  3个不后悔,是晓红对生的眷恋、对爱的纪念,更是她写给自己的人生箴言。

  11年前,李晓红以一个少女对救死扶伤的崇尚,选择了报考医科大学。6年前,大学毕业生李晓红选择了部队,成为一名军医。父亲告诉她,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最危险,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军人,而这两样女儿都选了,这也许已经注定了她的风雨人生。

  6年军医生涯,晓红始终是战友中收治急重症和传染病患者最多的人。战友们说,晓红是那种一直冲锋在前的战士,直到面对非典,面对生死,她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

  诗人荷尔德林曾这样赞美莱茵河:“你如何开端,你就将如何保持。”李晓红的短暂人生,也是这样一条美丽的河。

  11、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座白衣战士的永恒雕像

  4月16日,一个手捧白花走进历史的日子。全军和武警部队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倒下了第一位英雄———李晓红。

  6月3日,李晓红生前工作的地方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一批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6月23日,从全军和武警部队抽调小汤山医院的千余名医务人员开始撤离北京。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北京实行“双解除”,即解除旅行警告和从非典疫区名单中除名。

  这是一段刻入民族史册的非常岁月,这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像李晓红一样的成千上万医务工作者战斗的历程。

  风雨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明天更加美好。李晓红,一座白衣战士的永恒雕像,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