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室观风测雨号天脉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9日 21:02 解放军报

  成凯、孟令军、本报记者范炬炜

  2003年5月23日下午16点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前的气象会商正在紧张进行。“3天前我们已预报,今日场区上空将有中等强度降水,并伴有雷电!”中心技术部气象室主任赖顺来的汇报,引来一些人的窃窃私语和笑声———窗外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没有一丝将要下雨的迹象。然而,当会议结束,人们在议论纷纷中走出房门时,
一阵急雨劈头盖脸浇了下来。

  24日夜,距发射时间仅4小时,场区暴雨如注,电闪雷鸣。一位领导手拿着气象室“发射窗口时间场区上空无降雨、无雷电,满足发射要求”的预报,目光再次盯住了赖顺来:“你敢拍胸脯吗?”赖顺来霍然起身,双目圆睁:“敢!”

  25日零时34分,“北斗一号”卫星在火箭巨大的轰鸣声中飞向太空。凝视着清澈的夜空,赖顺来和他的同事们止不住心潮起伏,热泪长流。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迄今所承担的34次卫星发射中,气象室创造了发射场区雨季短期预报、雷电综合预报准确率95%,卫星发射关键时段天气预报准确率99%的优异成绩。

  神机妙算“亚洲一号”按时发射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立的那一天起,西昌气象人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亚洲一号”卫星是中国首次承揽的国际通信卫星发射任务,而整个任务中,最难的要算发射日期的确定了。

  根据合同规定,发射日期应在1990年4月20日以前。早在2月23日,气象室老专家吴传竹建议将最佳发射时段定为4月5日19时左右。

  然而,美方技术人员听后却付之一笑。他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只能提前预报半个月的天气,且准确率也只有60%。“你们现在就预报出一个月后具体的天气状况,根本不可能”。

  事实是最公正的。4月5日晚,发射场晴空万里,满天繁星,验证了中方一个月前预报的“最佳发射时机”的论断。而7日19时50分,美方指定的发射“窗口”到了,发射场上空却是雷声不息,雨越下越大。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电视屏幕上打出了“发射时间待定”的字样。

  事实面前,美方认输了。正当他们垂头丧气,大骂“鬼天气”的时候,中心气象室的同志们从大局出发,开始了紧张的补救工作。

  他们依据最新时次的云图实况和雷达回波资料,冷静分析,科学判断,最后确认在发射场上游方向有块约100平方公里大的云空,大约将在21时前后移到发射场上空,并可持续40分钟左右。卫星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发射升空。

  时不我待。指挥部当机立断,向各系统发布了命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21点30分前完成发射!”

  真是神机妙算。21时,群山环抱的发射场上空出现一块带星的“天窗”,不久,月亮也出来了。21时30分,随着副指挥长胡世祥一声“点火”口令,火箭托举着“亚洲一号”卫星腾空而起,顺利升空。

  20分钟后,星箭分离,“亚洲一号”卫星顺利进入轨道。此时,黑压压的云层又再次将发射场上空覆盖得严严实实。

  高起点上创造气象科研佳绩

  气象预报难,航天发射的气象预报是难上加难。这不仅因为预报的准确度要求高,还因为预报的范围广内容多。云层厚度、高空风、雷电监测等等寻常人们不在意的东西,在这里都是引起高度关注的项目。

  西昌地区海拔高、纬度低、落区人口稀少,是发射卫星的理想地理位置,但却是气象保障领域的“死穴”。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麓,又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起伏地带,西南方为孟加拉湾海域,影响场区天气的气象系统纷繁复杂,当地人称:“十里不同天”。同时,场区正好处于我国三大强雷暴区之一的西南雷区边缘,雷雨对流天气多,对发射任务影响极大。

  自中心采用“长征三号”系列火箭之后,由于该系列火箭使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地面或高空中的丁点儿火花,都可能将其引爆甚至炸毁整个场区,因而对气象保障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从加注燃料到火箭发射的时段内,场区周围30公里内不得有雷电活动。于是,预防雷电成为中心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以往的气象理论,4小时之外的雷电预报是不准确、甚至不可能的。为了火箭发射,气象室全体同志挑战颠峰,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打破学术领域禁区,创造了奇迹。

  为构建属于场区自己的雷电预警系统,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研制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关键部分———地面电场仪网。气象室的同志们自己动手制作出系统需要的探头,其精密程度让工厂专门从事加工的师傅都啧啧称奇。他们的努力,换来的是发射场区雨季短期预报、雷电综合预报准确率95%的优异成绩。

  在多年场区天气经验的基础上,气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赖顺来对经典气象学分析得出的关于“西昌发射场区属于副热带季风天气”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独树一帜地提出了青藏高原边缘锋与场区东面攀西锋双路冷暖空气交汇、夹击影响场区天气的全新气象理论:“双锋”学说。这一理论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气象理论在场区天气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发射场区天气预报水平。

  天道酬勤。多年来,《西昌高空气候研究》等一大批高质量气象科研成果的产生,使西昌气象人始终能够站在科研制高点上,保障了航天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

  艺高胆大“风云二号”提前升空

  在今年“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前一天的清晨,中心技术部主任高波像往常一样起床跑步。路过气象室所在的办公楼,高主任无意间抬头一看,3名身着工作服、显然是工作了一个通宵的气象预报员,正在不同的房间做着同一个动作———凭窗仰望。“他们还在看老天爷的脸色呢。”高主任心头一酸,没有打扰他们。

  是啊!在常人的眼里,他们对于这份事业的专注近乎于偏执。“看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习惯,气象预报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他们就是这样,才创造出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70%左右的预报准确率。

  1997年10月,在“风云二号”卫星的发射准备过程中,中心气象室和有关协作单位的专家在对未来几天的天气判断上发生了争议。协作单位的专家们从经典气象理论出发,认为10月16日以后的天气状况将会逐渐变好,有利于发射;而气象室的意见则刚好相反。

  正确答案只能有一个,怎么办?当时,距离16日的燃料加注指挥部会议只有两天时间,气象室的全体同志不约而同地来到资料室和机房。整整两天两夜时间,他们收集了大量有力证据,认为:“18日以后原定的三个窗口时间都在雷电高发区,不宜进行发射。”指挥部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改变原定发射时间,提前一天在17日发射。

  在中国航天史上,因为气象条件而提前发射,这是第一次。气象室的同志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10月17日,火箭顺利准时升空。然而,气象室的同志们心里的那块石头还没落地———18日之后的天气状况与预报的是否一致?协作单位的专家们和中心的气象工作者心里各自憋着一口气,这是难熬的24个小时。

  18日下午16时,发射场区突然雷电交加。16点20分左右,西昌出现雷阵雨。正从发射场向中心机关撤回的气象室技术人员望着迎面落下的雨点,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正如西昌气象人自己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天斗,甘苦自知。没有干过气象保障工作的人难以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难以体会他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也许更难以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每当卫星发射成功后,当大家还沉浸在欢乐喜悦中、痛饮庆功的美酒时,气象室的同志们第一件事是回家睡觉。有人甚至等不及回家睡觉,倒在工作间就沉沉睡去。前来向他们表示感谢和祝贺的基地领导总是不忍惊醒他们,掩门悄然离去。

  对于气象工作者而言,一年365天,没有一天是休息日。每天清晨,挂在中心机关的天气预报牌,让气象室的预报工作“在阳光下面”接受全中心的评判。当天的预报员如果预报不准,即使别人不说,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半天。对他们来讲,战时和平时没有两样,始终在追求更准确、更精确。

  西昌气象人就是在这样的宁静和寂寞中,在航天发射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守住了自己的天地,创造了自己的事业。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