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记者战地见闻之一:穿越“死亡之路”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9日 10:36 新华网

  我坐在电脑前,暂时告别都市的喧嚣。离开巴格达已经快一个月,我知道自己如今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呼吸着和平的空气。但我的思绪经常要回到几个月前,巴格达,那个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城市,曾经孕育过古老文明的城市。

  在巴格达,我是一名摄影记者,唯一的中国摄影记者。我的工作是用相机将一些事件定格。一些瞬间被凝固成画面。我相信照片记录下了一段历史的一些细节,记录下了战争给
伊拉克人带来苦难的一些片段。但此时,我更愿意将我的经历和感受写成文字。

  4月27日凌晨三点,约旦首都安曼下起了大雨,气温陡降。我穿上了从国内带来的一件棉衣,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就着昏黄的灯光,向送行的新华社安曼分社首席记者蒋少清和记者李骥志挥手作别,互道“珍重”。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负责人王波、记者梁有昶以及刚刚从国内赶到约旦的记者马晓霖,我们一行四人分坐两辆车出发,目的地是巴格达。

  作为新华社临时增派伊拉克及周边国家的一名摄影记者,我4月3日从北京出发,4日抵达约旦首都安曼,边采访边待命。4月下旬,新华社批准了我们进入伊拉克的申请。

  战争期间航班停飞,全长约930公里的安曼到巴格达高速公路是从约旦进伊拉克的唯一陆上通道。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后,这条高速公路简直成了“死亡之路”,武装劫匪经常在路上设卡抢劫。给我们开车的约旦司机就被抢过两次。据说一周前,3名马来西亚记者在这条路上被劫持,后来CNN的一名记者途中遭劫后左臂被子弹打伤。

  4月8日,美军在巴格达袭击了各国记者云集的巴勒斯坦饭店,共导致三名记者死亡。其中一名遇难者塔里克.阿尤布是半岛电视台的约旦籍雇员。消息传到约旦,4月9日安曼举行示威活动,谴责美军袭击新闻记者事件。美英伊拉克开战以来,已有12名记者在战地报道中遇难。

  对于临时增援的马晓霖和我来说,这次行程是完全陌生的。我们将要踏进一个陌生的国度,熊熊战火仍在那里燃烧,一路上吉凶难料。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上了路,我们甚至作好了被抢的准备。要钱给钱,要东西给东西。

  路上两辆车忽前忽后,急速行驶。夜幕淡去,晨曦渐上,我们已经到了约旦和伊拉克边境的鲁韦希德难民营附近。就在两天前,我和安曼分社记者李骥志还来这里采访,被一场忽然而起的强沙尘暴吹得分不清东西南北。

  我和梁有昶坐的这辆车发动机不太好,但除了中途停车加了一次油,在约旦境内倒是没出过大毛病。约旦海关的出境手续也不繁琐,每人买张过关票,护照上再盖个章就可以了。不幸的是刚出约旦海关,离伊拉克海关还有一截路,汽车登时熄火。常在约旦和伊拉克之间跑长途的司机说汽油是从伊拉克买的,因为掺水过多,所以需要经常加油。这一熄火不要紧,立刻就有约旦便衣上来盘问,搞得司机有些紧张。我们帮着司机从车后箱里拿出油桶,加了点油,不一会车又好了。

  等在伊拉克海关外的车辆很多,有从约旦返乡的伊拉克人,也有象我们这样的外国记者,排了长长两队。海关大门上面悬挂的萨达姆照片被人用墨水涂了脸,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把守着大门。看看时间已经是早上九点多,大家都有点饿,索性边吃早饭边等进关。不时有人因为等得不耐烦下车抽烟、走动。约莫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了。

  临行前我和马晓霖还为没有伊拉克签证头疼。进关手续简单得出乎意料。王波和马晓霖的那辆车已经先我们进去了。一位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只是看了看护照,问了句“你们也是新华的?”我说是,前头进去的是我们同事。于是他挥手放行。我顺便问他拍张照片可以吗?他先说不行,停顿了一下又说可以拍坦克,但不能拍人。

  巴格达-安曼高速公路在伊拉克境内近600公里,被编为第10号公路,修建于1985年。德国人设计、韩国人施工,每公里造价300万美元,工程质量堪称一流。海湾战争后,美英在伊拉克境内划定禁飞区,这条路在伊拉克与外界交通上的位置更显重要。约旦石油主要靠伊拉克无偿和低价提供,约旦油价比伊拉克贵十几倍。好多跑长途的约旦司机经常从伊拉克带油回去倒卖。

  由于穿过伊拉克西部的沙漠地区,公路路面平坦,两旁报废车辆触目可见。海湾战争中这条路曾遭到了多达10万架次的飞机轰炸,现在仍有一些弹坑。每到夏季,沙漠气温高达70度,暴晒下的路面温度可达近百度,汽车很容易爆胎。所以我一路上很紧张,强打精神不睡觉,还不时给约旦司机抹清凉油。

  进入伊拉克最初的几个小时,路两边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烟,偶尔有几辆被毁坏的伊军坦克。终于到了一个加油站,指路牌显示离巴格达还有100公里。我们下车方便,问司机知不知道厕所在哪里。司机说,遍地都是厕所,随便上好了。方便完,听见加油站附近有小孩嚷着“Hello,Hello”。上了车,梁有昶坐前面和司机聊天,我换到后排,因为太累,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下午3点多,一觉醒来,汽车已经驶进了一个灰乎乎的城市。迎面吹来的风夹着热气,裹着尘土砸在脸上,很真实的感觉。街上的行人不多,很多店铺已经关门,都呈土灰色。几个小孩在街角踢足球。

  看不到军车,也没有荷枪实弹的美军大兵。这就是巴格达?前行的汽车将行人甩在后面,逐渐淡去,我的心里却充满期待和犹疑。(韩传号)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