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某集团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构建新的训练保障平台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28日 09:19 解放军报

  某集团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构建新的训练保障平台纪实

  ●李新利、本报记者翁淮南

  视点提要:训练保障观念和设施建设的思路,跳不出工业化时代的框框,今天成了昨天的重复;而军事观念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建设,今天的训练保障就不再是
昨天的简单重复,而是明天战争的准备。可见,要实现党的十六大赋予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把我们的目光投向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头至关重要。

  野外,仿真演练场“红”“蓝”对抗,炮声隆隆;室内,模拟训练中心画面不断切换,演练双方攻防不断。据南京军区某集团军训练保障部门有关人员介绍,该部新训练保障平台的崛起,不仅给训练场带来巨大的变化,更是对一种观念的冲击,给我们带来几多思考,几多启示。

  训练保障思路仅停留在建设施、制器材、修场地层次上,战斗力起飞难有质的突破。他们解放思想——

  训保观念跳出老框框

  2000年全军新一轮训练保障配套建设启动,这个集团军被确定为先行单位。该集团军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加班加点精心规划训练保障配套建设方案。然而,方案在集团军党委会上被否决了。

  这套方案与当前部队适应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训练保障体系相差甚远,甚至有的是为了保障而保障,仅停留在建设施、制器材、修场地的层次上。如,沙盘作业,过去没有军官训练中心,是在野外作业,按新方案建设了军官训练中心便把它从室外搬到了室内。虽然训练环境有了变化,但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突破。

  为什么保障跟不上训练的要求?他们剖析军事训练手段的现状,看到尽管这些年来训练保障配套建设不断地投入,但由于观念局限于机械化战争的模式,仍然跳不出原有的框框。为此,该集团军党委及时提出“让保障观念进入信息时代”这个命题,让上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思考训练保障配套建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告别昨天不像翻过一页日历那么简单,新观念也不会伴随时间的自然延续而自发产生。这个集团军不再封闭搞建设,他们深化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认识,找到自己发展的坐标;请来军内外专家、教授具体介绍当今新兴的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网络设计等新兴学科,请他们谈看法、出思路、提方案;派出有关人员参观10家单位建设的成果,既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又思考他们的不足。

  几番争鸣,他们确定了以指挥自动化网、远程教学网、军事训练信息网为重点自上而下的系统集成建设,以及自下而上的系统连接,并着力解决首长机关网络化和模拟化训练环境落后、部队训练保障体系集约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训练保障平台建设就这样在长算远略中开始起步。

  缺乏网络系统支撑,建起的训练保障平台只是一片无法跟上信息化战争节奏的“烟囱林”。他们推陈出新——

  今天不再是昨天的重复

  说起昨天,该集团军作训处参谋倪学武对1999年11月集团军组织的首长机关战役演练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部队建的训练保障设施不少,各单位的功能也大同小异,但缺乏的是信息平台支持。当时作战命令下达后,“红”“蓝”双方分别拿着十几万字的作战脚本,围着传统的地图和沙盘,进行高技术战争攻防演练。因为没有信息平台支持,师旅团首长只能按着演练脚本走程序。

  今天的情况与过去迥然不同。在模拟演练中心指挥大厅里,组织演练的指挥员交给“红”“蓝”双方的脚本是仅有两页纸的“敌情通报”,给作战任务,不给作战思路,让双方指挥员自己策划战斗。

  战斗打响后,指挥员不断出情况,逼着双方指挥员和参谋人员迅速拿出相应的对策。这次演练走出一道分界线:不是靠“脚本”导演,而是用“敌情”牵引。新搭建的网络化、模拟化的技术平台,成功地支持了这次高技术背景下的演练。

  今天不是昨天的重复。研讨这次演练的得失,大家认识到,按机械化作战样式构建保障平台,单元分割,缺乏信息平台支撑,建起的只是一片无法产生整体效益,跟不上信息化战争节奏的“烟囱林”。对此,训练保障新平台建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走出单纯按机械化的训练标准搞保障的思维定势,本着既能适应机械化又能适应信息化,既能适应平时训练又能适应未来作战的观念,着眼全局,进行顶层设计。

  思路转变带来出路。他们首先集中人力、物力,注重用信息技术改造现役装备体系,提高现有保障装备平台的信息化水平。他们大力引进、购置高新技术装备,给保障平台一个高起点;加大科技含量投入,先后增设了网络功能、模拟训练功能、远程教学功能和战场适应性训练功能等。他们还组织人员攻关,自制并开发近千套(件)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设施、器材,使信息化训练保障的能力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他们把训练保障平台的功能由单一转向综合,先后改建了一批军官训练中心,拓展了作战指挥功能,并对各个专业系统网络集中管理,整体优化;对全集团军教导队机构进行整体规划,合并分散的同类教导队,并突出以网络化和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的建设。

  忽视训练保障平台持续性发展,有些投入较大建成的直接关乎战斗力的设施,很可能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时。他们面向未来——

  让明天牵引今天

  这是一次对训练保障体系整体建设状况的考验。该集团军“一线三网”的建成并应用于部队训练不久,上级政治机关要求在该单位尽快建起思想政治工作网。接到任务,他们很快行动起来。他们利用现有设施,无需再铺摊子搞建设,在极短时间内便连通了上下网线。

  原来,他们进行“一线三网”规划时就作了准备,留下拓展网络功能的“接口”,而且对支持网络的软件采取总部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确保了信息的互联互通,顺畅无阻。

  提到这个集团军的远见,某团王参谋说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曾经潜心研究了一套训练成绩评估系统,当他将这套课件拿到军官训练中心进行演示时,却“找不着北”。原来,办公室的设备与军官中心的设备属于新老不同代产品,接口不匹配,一时成了笑话。

  集团军领导从这个笑话中得到了警示:高科技是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今天的建设必须着眼明天的发展,使训练保障能力既能满足现在,又要适应未来。否则,有些设施、装备,特别是投入较大的直接关乎战斗力的设施,很可能建成使用之日,就是落后于战场保障需求之时。

  让明天牵引今天。该集团军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立足全面兼容和阶段更新,提高标准,加大投入,并为训练保障平台持续升级留下空间。

  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在实施过程中提高保障体系综合性能和系统的集成程度,对信息交换格式、信息安全体系、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等进行统一规范,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状况;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先后采取“贴花”和“嵌入”的办法,将先进技术置入到现有武器装备中。

  他们还注重在结构上由系统转向体系,拓展网络化功能,把众多作战单元、装备“一网打尽”。他们利用网络系统,先把一个个训练单位连接起来,继而成为大系统,实现上下左右互联互通,并加速往“横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立足先进技术,超前开发设计,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和体系。

  这种“前卫”的思想观念和大胆的实践,使这个集团军训练保障配套建设跟上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目前,他们建成新的训练平台,为训练实现模拟化、网络化、集约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通过未来的“接口”,从容地应对高技术发展的挑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