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人物特写:半路出家的高压氧舱专家孙承永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19日 15:05 解放军报

  ●丑万杰、邓元军、本报特约通讯员武国富

  39年的兵龄里,他涉足医学工程17载,完成了26项技术革新,其中10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8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他主编出版的《高压氧治疗手册》一书,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就是兰州军区第一医院高压氧专家孙承永。

  一项工程,引来半路出家

  “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1986年10月,早已过这个年龄段的孙承永却作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负责筹建军区首座高压氧舱群。

  涉足医学工程领域,对于孙承永这位从事通信专业的人来说可谓是半路出家,一切都从零开始,他十分清楚完成这项工程的艰难。当时,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书籍,他找来全国、全军有关高气压设备的资料,一个人关起门来独自钻研,小到氧舱的设计、建筑结构、图纸绘制,大到设备搬运,一项一项反复研究。用孙承永的话说,那时连做梦都是高压氧舱。孙承永在九江船用机械厂监造氧舱一蹲就是一个多月,不厌其烦地向技术人员请教,直到心里有了底。

  成功青睐创新者。经过努力,一座3舱7门的高压氧舱群在第一医院安家落户。创下了国内同规模氧舱群建造速度最快的纪录,也填补了西北高压氧这一现代医学手段的空白,被誉为“西北第一舱”。

  从此,西北地区结束了潜水员和患者做高压氧减压治疗要去上海、广州的历史。对于孙承永来说,他也完成了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开始了由内行向专家的攀登。

  一句重托,诞生10项专利

  孙承永清楚的记得,一位首长到第一医院检查高压氧舱时,谈到高原官兵使用的鼻导管吸氧设备,不但含气氧浓度不够,而且体积大,携带不便。临别时,首长寄望他们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和创新。

  孙承永把办公室当成了家。在论证高原的特殊气候环境对氧分压的试验中,他把自己封闭在模拟水下50米深的特殊环境里,加大运动量,直到气喘吁吁、体力最弱时,才吸氧和记录各种数据。这些珍贵的技术参数就是在多次“死去活来”中获得的。

  数据上的突破,无疑给孙承永增加了攻关的劲头。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节氧式高浓度氧治疗装置”诞生了。它的氧分压比鼻导管高2至3倍,为高原官兵吸氧治疗各种高原病开了先河。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他为此先后取得10项国家专利。

  一人冒尖,带出一批人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孙承永成为国内、军内高压氧舱技术界的知名专家。但他从不以专家自居,哪家医院高压氧舱出现故障和问题,只要来个电话,无论路途多远,他都赶到现场指导。长年驻守在西北高原哨卡的官兵,因恶劣环境所致,有些疾病需要高压氧治疗。在上级的帮助和孙承永的指导下,首座边防部队高压氧舱在18医院建成安家,解决了官兵做高压氧治疗难的问题。国家出台高压氧舱空调设备耐压防火新指标后,18医院氧舱空调设备急需改进,该院多次给厂家打电话,都因路途远被拒绝。该院领导一个电话打给孙承永,他当天下午就只身前往,很快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南来北往,登门解难,让孙承永清醒地认识到这方面人才的短缺。他说,一项事业的发展和兴旺需要一个群体共同奋斗,培养高压氧人才十分迫切。他在继续攻关的同时,把大量心血倾注在培养人才上。1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12个省市,为部队20多家医疗单位建造高压氧舱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培养了60多名高压氧舱专业技术骨干,缓解了部队高压氧人才紧缺的矛盾。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