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商进军大陆医疗市场及两岸医疗合作前景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18日 15:22 人民网

  王建民

  近两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及生活在大陆的台商对医疗需求的增加,台湾医疗机构或台商看好这一商机,纷纷抢占这一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的投资领域。

  祖国大陆医疗市场庞大

  祖国大陆人口众多,医疗市场庞大。据报道,2000年,大陆医疗市场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5年达到6400亿元。同时,大陆推动医疗改革,逐步取消公费医疗,从而创造了新的投资商机。

  80年代末,外资就开始进入大陆医疗领域,其中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最具影响与知名度。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境内19个省市已有近200家中外合资或合作的医院与诊所,目前仅上海就有中外合资医疗机构30多家。这些合资或合作医院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及中国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然而,受政策因素的限制,目前外资医疗机构多是小型的医疗机构,业务范围主要有眼科、口腔科、皮肤科、骨科、妇产科、血液透析与影像诊断等专科门诊为主,而综合性的大型医院较少。

  为规范外资在中国医疗市场的发展,2000年7月,中国公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与管理办法”,开放外商投资大陆医院与医疗事业。其中规定,中外合资医院投资总额最低为2000万元人民币,中方持股不得低于30%,合资期限不超过20年。另外,根据中美入世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国承诺入世后开放医疗和牙医服务两个部门。这为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市场创造了条件,现已向中国卫生部门提出申请的外资医院达数百个之多。另外,2003年初,广东省公布“广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准入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开放社区医院,也预示着未来其他地区也会逐步向外商开放社区医院,为外资的进入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不断增加,在大陆居住的台商及其家属人数不断增加,估计目前在大陆常住的就有150万人,仅上海就有50万人左右,对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商机。据台湾《商业周刊》的调查,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家属最担心的问题是医疗问题,占了受访者的55%;70%的台商认为在大陆需要台商专门的医疗服务、回台快速就诊、转诊以及医疗咨询等服务。于是台商看好大陆潜在的医疗市场,纷纷展开在大陆医疗机构的投资或合作,并逐渐出现一股医疗事业投资热潮。

  台商投资大陆医疗领域步步为营

  台商在大陆医疗领域的投资始于90年代末期。目前大陆有多少台资医院或合作性质的医疗机构,由于两岸没有正式的公布,不得而知,但有关台商在大陆投资医疗机构的报道越来越多,估计目前至少有10家左右的台商医院或诊所,而正在考察或计划投资的更多。其中,台湾台一国际公司通过新加坡转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华山医院合资设立的浦东华山医院,已于2000年10月获卫生部正式批准,成为台湾第一家在大陆设立的正规合资医院。该医疗占地3000多平方米,床位300多个,其中台一公司持股70%,华山医院持股30%。2001年7月,福州台商协会会长许俊达投资500万人民币,在福州成立一家小型综合医院,设有口腔科、内科及中医推拿等科室,50张床位。

  2002年11月,台湾桃园坜新医院所属的联新医疗机构在上海长宁区设立辰新医院,主要是以技术合作与“人员交流”方式,由台湾医生赴当地就诊,以解决台商及外商医疗问题。该医疗机构还根据市场调查成立了“联新台商健康俱乐部”,成为第一个结合台湾与大陆的医疗资源的网络机构,提供台商在两岸完整的医疗服务,同时运用其在台湾20余家区域级以上医疗院所,让台商及其家属在两岸得到医疗服务,未来计划将在大陆的医疗点从上海扩大到北京、重庆、哈尔滨及广州等重要城市。

  2003年,台商加快与大陆医疗机构的合作或投资。年初,在台湾拥有五个大型医疗院所的秀传纪念医院集团与上海松江区下属的中心医院签订合作意向,计划共同投资30亿元新台币,在当地筹建占地160亩的“国际厚生健康园区”,其中包括设立有500个床位的肿瘤医院、购物中心、健身中心等设施,服务对象主要为台商、外商及大陆高收入阶层。秀传医院还计划在江苏昆山与广东佛山设立“国际厚生健康园区”。

  另外,据报道,还有台资企业旺旺公司在长沙设立的一家拥有10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台湾宏恩医院在辽宁省营口市设立一家合资医院、台湾佳医集团投资15亿元新台币在东莞兴建一座医院、宁波余姚远东工业公司董事长及前宁波台商协会会长蔡裕成在宁波成立了一家小型台商医院等。

  目前,还有许多台商投资的医疗机构正在计划或兴建之中,其中较大的包括:一是一位台商计划在深圳龙华新城兴建大型台商医院,预计占地4.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万至6万平方米,容纳500至800张床位,首期投入3亿元人民币,二是台资企业宝成工业公司通过香港的裕元工业公司,计划在广东东莞投资一家占地3800亩的“裕元纪念医院”的综合型医院,初期投资1.5亿元人民币,设立500个病床。同时开放当地民众就医,因而是一个开放式的台商医院。未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房地产事业,推动大型造镇计划。三是一台商计划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设立一家占地200亩的综合性合资医院。四是王永庆在大陆的多个医疗机构投资计划,而且最引人注目。

  王永庆的大陆医疗投资计划

  王永庆对到大陆投资发展一直怀有很大的抱负。1989年,王永庆首次大陆行,引起海内外的巨大轰动,带动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第一次高潮。然而,厦门海沧投资计划的功败垂成,是王永庆在大陆投资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王永庆为对厦门投资失败表示歉意,给当地捐资成立了一家杏林医院,可以说是王永庆与大陆医疗机构结缘的开始。此后,王永庆在大陆陆续进行了多项投资,尤其以漳州火力发电厂的投资规模最大,而集团旗下的南亚等公司在大陆的投资也累计达数亿美元。在大陆开放医疗市场后,王永庆又看好大陆巨大的医疗市场商机,先后到北京、厦门、福州、上海等地考察投资医疗事业。2001年,王永庆计划在福州、厦门与北京同时投资三家长庚医院,总投资达4.5亿元美元,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其中,厦门长庚医院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医院,设计床位3000多,占地1.2平方公里,2001年底动工,预计2003年完成。王永庆在北京的医院投资是以“北京长庚医学中心”的名义建设,由长庚医院行政中心主任庄逸洲负责,计划设立3000到5000张床位,相当于两个中日友好医院的规模,原计划2002年5月动工,后因多种原因而延后。去年2月,香港《文汇报》报道,王永庆又计划投资8亿美元,在上海闵行区江浦镇兴建一家长庚医院,占地500亩,床位3000张。同时计划在江浦镇附近建立一个占地1000亩左右的医疗器械设备厂,希望未来在大陆建立全球最大的连锁医疗体系。

  王永庆在大陆医疗领域的发展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以医院基金会或非盈利性医院切入,通过高于大陆本地医疗人员数倍的薪水吸引人才。然而,医疗机构投资本身敏感,涉及许多法律与规范问题,加上高薪挖本地人才,对当地医院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引起争议,导致王永庆的一些投资计划进展不如预期顺利,但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两岸医疗交流与合作升温

  近两年来,两岸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升温。今年初,台湾亲民党“立法委员”高明见率团赴大陆考察,并与福建医大附属医院与厦门中山医院签订意向书,达成多项共识,其中“台湾医事联盟协会”可通过“小三通”模式安排台湾的医护人员轮流到大陆驻诊,服务台商。尽管大陆方面还没有认可台湾医生执照的法规,但已有不少台湾医疗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大陆,特别是台资医院。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学生到大陆学医,也是看好未来在大陆发展的市场与潜力。据统计,目前台港澳及海外在大陆学医的学生有9400多人。为适应两岸医疗界的交流与合作,2001年10月,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生法”公布“关于取得内地医学专业学历的台港澳居民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问题通知”,开放台湾居民应试,为其未来在大陆行医创造了条件。同时2002年,台湾当局也制订了“台湾地区医事人员赴大陆地区执业许可办法”,并于2003年2月正式开放台湾医疗专业人员赴大陆从事医疗事业,也为两岸医疗界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今年以来,海峡两岸及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为两岸医疗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新的动力。目前除了两岸同行已展开学术交流活动外,必将促进未来两岸医疗、疫苗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共同研究与合作,并推动台商加快在大陆的医疗领域的投资。5月下旬,经过两个多月的洽谈,台湾清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淮南医院集团公司通过互联网分别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台湾清华医药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重组淮南医药集团下属的两个医药公司,组建新的医药生产企业,从事中药保健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与销售。这是非典型肺炎之后,两岸医疗界的一个重要合作项目,也是第一次通过网上签订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未来两岸医疗特别是中医药与生物医疗领域的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