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观察:高技术战争战伤救治技术今非昔比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5日 10:34 人民网

  魏岳江、孙龙海

  从近期爆发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随着武器射程的增大,各种杀伤威力大的导弹广泛应用,使得未来战争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因此,现代战伤救治已成为减少人员死亡的重要课题,也愈来愈引起各国政府、军界及各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一、战胜疲劳战术—使用“睡眠”武器系统 

  睡眠对于调节人的精神状态、补充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一旦感到精神疲惫,缺乏睡眠,就会行动迟缓,战斗力下降。处于睡眠状态的士兵则战斗力全无。如何找到一种可靠的办法来控制士兵的睡眠,便成了美军的共同想法。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难道美军是钢墙铁臂的机械人,可以不吃不喝,具有连续作战能力吗?其实不然,美军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敌人进行战斗:疲劳!由于最初的地面进攻及向巴格达推进的速度太快,不少美英联军士兵几天之内都没有睡觉。因为许多美英士兵一天平均睡不到四个小时的觉,当时一些人士担心他们当中的部分人会因此而倒下去。为此,美军使用了可记录士兵睡眠时间、系在手腕上的“睡眠监视器”。该仪器可对睡眠不足、昏昏欲睡的士兵及时发出警告。为了与疲劳作战,美陆军每天向士兵们定量发放咖啡因,美空军则向飞行员们提供一些能充分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的药品,这些药品的基本成份是安非他明,以用于提神。美国军方对它们的使用还是非常谨慎的,只有在执行长期作战任务、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所有这些对付疲劳的措施据称只是权宜之计,因为美国士兵们服用的这些兴奋剂类药品也许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某些副作用。去年4月17日,两名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飞行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服用了安非他明,结果在阿富汗坎大哈向友军开火射击,酿成一起4名加拿大士兵死亡、另外8人受伤的意外伤亡事故,这两名飞行员因此于去年秋季被判犯有过失杀人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食用右旋安非他命,或强效兴奋剂,以抗疲劳。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英等国就投入巨资研究睡眠控制与调节问题。近年来,美国国防部为了给士兵提神专门发明了一种眼镜装置,其原理是在一副特制的眼镜框上装上光纤。光纤放出的白色强光与日出时的晨曦光谱一样,令士兵提神而又不影响视觉。这种新发明的眼镜在北约空袭南斯拉夫期间投入使用,美国的轰炸机飞行员使用此“眼镜”由密苏里的轰炸机基地飞往欧洲,全程36小时都保持了清醒状态。这种武器在伊拉克战争中再次使用。另外,使用药物刺激是最传统的老办法。早在二战中,安非他明这种药品就在美英德日士兵中分发,以消除疲劳、增强忍耐力。不久前,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秘密研制了一种名为“不夜神”的药品。普通人服用一片“不夜神”,能劲头十足地连续工作40小时而不犯困;接下来睡上8个小时,再吃一片,还可连续工作40小时。这一药品已经引起了美国国防部的关注,甚至被秘密列入打造“不眠战士”的计划中。

  二、时间就是生命—建立战场信息化救治网 

  目前,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带来各种战伤多元化的特点,世界已有许多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已在大力开展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战伤特点和紧急救治的科学研究,深入探索战伤的致伤因素、发生规律和战伤特点,加强有关伤病的救治技术训练,研究确立并熟练掌握各类战伤及战伤并发症的分类、救治标准、抢救方案等。在注重充分利用即设战场的大量城防工事,进行防护和隐蔽外,还将军事医疗救治机构进行点状布势,尤其注重启用地方性医疗保障网、强有力的专家网,集创伤专家、外科专家、烧伤专家、毒理专家、内科专家、ICU加强医疗专家、麻醉专家等于一网,可有效地实现信息化救治。在药品器材装备现代化方面,针对特种致伤武器的致伤机理,还须研究出特效药械,配合远程医学救治和战伤医疗专家系统使用,可以全面提高现代化战伤救治水平。战场上,当有人员负伤,他可通过网络选择最佳自救方案,或通过网络把自己的病情传输到急救中心和后方医院。

  三、防止流血过多—启动快速止血系统 

  在战场上能否尽快地对伤员进行快速处理,决定着能否把染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到最低限度。美军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实现了零伤亡,这其中,美军个人防护的加强、战场救护水平的提高的确是功不可没。那么,美军的战场救护是如何运作的呢?在战争开始前,美军就充分重视卫勤准备,不仅要在当地建立野战医院,还要在本土和欧洲扩大其所属医院的支援能力,并征用属于退伍军人事物部和地方医院的床位。在上次海湾战争中,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的第13天,美军中央总部下辖的床位还只有450张。而在半年之后,床位数量就达到18530张,是最初的41.2倍。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每五名受伤的士兵中就有一名死亡,其中一半死于失血过多。为了防止流血过多,导致人员死亡,美军除了使用纱布、止血带以外,还使用了一种含壳聚糖成分的绷带、止血剂、止血带、纱布、凝血药物,以有效防止出血。如海军陆战队在其急救装备中,使用了一种叫“快速凝血”的药品。这种药品经过了战场检验后证明,该药物被撒在伤口之后,能吸收血液中的水分,使体内的凝血因子浓度升高,从而加速凝血。使用“虾皮绷带”,当它一接触到血或液体就变得极有附着力,使伤口表面迅速封闭而且不会形成血栓。在严重外伤中,可在1—5分钟之内即可止血。使用“虾皮绷带”,非常方便,只需从密封的消毒袋里把它拿出,压在伤口上即可。另外,士兵还可以利用他们头盔上的电视摄像机,将伤员负伤部位和伤员状态等情况用图像直接传给战场急救中心。这样,远在数十公里之外的急救中心或正在赶赴现场的军医能够通过数字化通信网络提供的每一时刻的电视图像,指导战场上的互救行动,实现“电视医疗”,在医生到达之前采取一些必要的应急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可以挽救许多按常规通信方式和救护程序因耽误时间而失去宝贵生命的士兵。

  四、紧急救护—开辟海上医院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除依靠军用飞机外,还大量使用了民用飞机。一架波音767飞机能运输80~100位病人。为了方便伤员上下,美军创造了一种“伤员支持平台”,即在运输伤员的飞机上安装一种滚轴,平时卷着,需要的时候可以展开,几分钟内就可以把机舱内的伤员平缓接到救护车上,没有颠簸,十分平稳。这项改进主要在C-9运输机上使用,将来还要在其他各类运输机上改装。这不仅节约了货舱面积,更重要的是它拯救的是生命。特别是对那些危重病人来说尤为重要。据美军统计,在2002年阿富汗作战中,曾有1352位病人被后送,而其中有128名是伤情极其严重的,因此这种改进是十分重要的。在伊拉克战争紧急救护中,美军开辟海上医院船。医院船是美国海军专门的海上医疗设施,可提供三级卫勤支援。今年1月6日,美国海军医院船“舒适”号离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基地,启航驶向印度洋,这是“舒适”号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首次部署在这一地区。船上共有1000张病床,其中紧急护理和简单护理床位各500张,还有和地面医院尺寸大小一样的电梯,楼梯和通道,俨然是一所大型海上浮动医院。目前,美海军共有两艘医院船,“仁慈”号和“舒适”号,统一由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管辖。平时,它们一般停靠在巴尔的摩和加利福尼亚的圣迭哥,船上的人员保持在一个较小的水平,主要由地方船员和海军的医护人员组成。但每艘医院船都可以在5天之内迅速配齐人员和设备开赴前线。“仁慈”号曾在1987到菲律宾参加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在1991年“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期间,两艘轮船均被使用。1994年,“舒适”号参与了加勒比海的海地军事行动。1998年,“舒适”号参加了波罗的海“挑战98”演习,包括美国在内的11个欧洲国家参加了这次演习,旨在提高联合军事行动能力。在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二天,“舒适”号就驶向纽约,为遭受恐怖分子袭击的世贸中心伤员提供住房、洗衣店、食物、医药,并且对其他志愿者和营救职员提供其他必需服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还派出远征医疗队,对前线给予快速及时的医疗支持。远征医疗支援包括多个可快速部署的医疗小组,它们有大到可放在室内的医疗设备,小到随身携带的背包,一应俱全。这些5人小组背着70磅重的背包,里面装满可救治10个人的药品和简易器械,可以在战场施行简易外科手术。当出现不能处理的情况时,美军依靠直升机实施紧急后送。在2002年阿富汗作战行动中,美军一个医疗小组可以治疗100名伤员,其中39例是战场手术。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