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知识:亲历中国海军常规潜艇布战雷(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5月28日 11:33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 ![]() ![]() ![]() 潜艇突破反潜编队训练,是保持潜艇生命力、保证潜艇战斗力的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对潜艇指挥员、艇员的指挥操纵要求高、难度大。最近,笔者有幸来到海军某潜艇支队,随同一艘潜艇参与突破敌反潜兵力、插入敌后布雷的任务。 航行中,通过潜艇艇长介绍,笔者得知,秘密突破敌人反潜兵力布设的联合机动编队 在万倾碧波中,潜艇犁开海浪高速航行,看着左右的浪花飞溅,我真觉得当一名潜艇兵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苦。 潜艇航行快要接近训练海区时,艇长下令:“速潜!战斗警报!”此时,只见训练有素的艇员各司其职,在各自战位上熟练快速地操作。随着一连串各舱“备便”的口令传来,三个通往外界的升降口被关闭,潜艇进入了潜望镜航行状态。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接近了“敌人”的反潜巡逻圈。 “下潜至××米,航向×××,航速××节。战斗警报!”艇长果断下达命令。 潜艇往更深的海底沉去。随着深度不断的增加,我看到了深度表、压力表上的数字不停在跳动,艇壳开始发出“咯咯”的响声,好像再也承受不住似的。心一下子被悬了起来,耳朵顿时象被什么东西给蒙住了,“嗡嗡”直响,令人感觉到一种异样的难受,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很热。 “深度××米到。”负责操纵升降舵的舵信班长一边密切注意着屏幕上各种数据的显示,一边稳定地操纵并报告情况。 “发现‘敌’巡逻舰艇,驱逐舰1艘,猎潜艇1艘,速度××节,方向由东向西,距离××链。”戴耳机的声呐兵向艇长报告。这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敌”反潜巡逻圈。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狭小的潜艇空间里,空气似乎都要凝固了。 “注意观察‘敌’舰运动航向。”艇长沉着地指挥着。 “‘敌’舰转弯了!”声呐兵接着报告。 “继续观察!他们很狡猾,航行的方向总是不断地在变动,但无论它怎么变动,总是有一定的路径,或是矩形,或是圆形,或是交叉运动。所以,我们首先要摸清‘敌人’的情况。”艇长命令道。 果然,10分钟后,“敌”舰第二次转弯,15分钟后,“敌”舰第三次转弯。经过几次转弯,“敌”舰的巡逻路径一下子显示在我们面前,他们在海上做起矩形巡逻。此时,艇长的脸色依然是凝重的,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寻找突破口。 经过紧张快速的计算,潜艇找到了最佳突破路线。 “下潜至×××米,开始突破。”这时,潜艇再次下潜,按照选定的路径,打响了突破的第一仗。 大家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作为第一次参加这种演习的我也不轻松,额头上的汗水一个劲儿流,这时我才体会到做一名潜艇兵的辛苦。 一个半小时的秘密潜航后,我艇已神不知鬼不觉地顺利突破敌人的防线,抵近了“敌”港口。 “鱼雷攻击小组做准备!”第二场战斗——布雷已然打响。 布雷对于潜艇兵来说已是轻车熟路的事情了,只觉得潜艇不住地抖动,很快,一枚枚水雷就在敌人的出港口拉起了一道严实的“死亡线”。 上山容易下山难。返航途中,潜艇又一次迎来了突破“敌”防线的战斗。这比第一次突破更加困难,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航行、布雷,潜艇的电量能源消耗不少,所以留给潜艇的突破时间就更少了。 “敌”巡逻舰艇编队很快被声呐兵发现。 “观察‘敌人’巡逻编队队形是否变动。” “‘敌’舰已经改为交叉巡逻,但两舰之间有2链的间隙。” 艇长很快发现了敌人的这一致命错误。命令道:“适当减速,降低噪音,调整航向,从‘敌’舰的缝隙里穿过去。”我艇小心翼翼地往敌人两舰中间插去…… 就在潜艇即将突破成功时,声呐兵大声报告:“‘敌’反潜直升机朝我上空飞来。” “大深度潜航×××米,转向×××度。”艇长马上下达命令。 “敌”反潜直升机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在海面上盘旋了几圈后飞离了我潜艇所在海域。 1个小时后,潜艇沐浴着夕阳,胜利返航。(作者:刘新民、徐红明) 原载《舰船知识》杂志2003年第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