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外军新闻 > 正文

世界各国角逐卫星战 民用范围广泛军用价值巨大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5月26日 08:39 北京晨报

  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除了可以为民用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外,也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卫星导航可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制导炸弹等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制导,可使武器的命中率大为提高,武器威力显著增长。命中精度提高2倍,就相当于弹头TNT当量提高8倍。提高远程打击武器的制导精度,可使攻击武器的数量大为减少。

  ●美国卫星导航系统最庞大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计划自1973年起步,1978年首次发射卫星,1994年完成24颗中高度圆轨道(MEO)卫星组网,共历时16年、耗资120亿美元。至今,已先后发展了三代卫星,共发射了41颗。目前,在轨工作卫星有28颗,还将发射19颗,总共耗资190亿美元。

  该计划由美国国防部运作。在过去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这个系统为其执行任务的飞机、舰艇及部队的运动和攻击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保证了空袭作战中对预定目标打击的较高确保摧毁率。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在构建

  1995年,俄罗斯完成了24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加1颗备用卫星组网,耗资30多亿美元,由俄罗斯国防部控制。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也是由24颗卫星组成。2002年底,俄罗斯航天兵成功发射了3颗“格洛纳斯”卫星。除这3颗卫星以外,在太空运行的“格洛纳斯”卫星已有10颗,其中的8颗已经启用,另外两颗是备用卫星。军事专家指出,无论是对付NMD,还是打“太空战”,该系统都是俄罗斯手中的“王牌”之一。

  ●欧洲“伽利略”计划再度搁浅

  欧洲1999年初推出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确定30颗卫星,总投资35亿欧元。根据欧委会文件,伽利略虽是民间系统,但仍受控使用,采取反欺骗、反滥用和反干扰措施,在战时可以对敌方关闭。2002年底,由于德国和意大利在“谁执牛耳”问题上发生龃龉,伽利略导航卫星定位系统计划再度搁浅。

  ●日本不放弃“区域性”系统计划

  日本科学与技术厅于1996年提出建立一个区域性导航卫星系统,其星座由1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或8颗低轨道卫星组成。这一建议虽因美国的反对而搁浅,但日本并未彻底放弃。日本科学与技术厅于1997年3月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用7年时间开发导航卫星的关键技术。(中国航天)

  链接:长征运载火箭70次发射总体技术性能水平国际一流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奚启新)随着“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第7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0%,充分展示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中国航天专家25日在此间指出,根据国际航天界通行的计算标准,长征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这位专家介绍说,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认为进入了国际一流水平。“北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从第69次发射时的89.8%提高到了90%。它标志着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已经跻身于国际一流运载火箭的行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亚娜”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长征运载火箭自1970年4月24日首次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以来,共把52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和4艘“神舟”号飞船送入了太空。其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近14年里,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仅长征运载火箭就进行了50次发射。尤其是1996年10月以来,长征运载火箭已经连续28次发射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

  33年来,长征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形成了12种型号的长征火箭家族,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航天器的能力。

  这位专家透露,目前,长征运载火箭又开始了新的长征,正在积极研制“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全面提高我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中的竞争能力,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进一步发展。(完)

  资料: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利用若干颗导航定位卫星组成卫星导航系统,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具备了上述能力,而且在定位性能上有所创新。(北京晨报)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