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热点聚焦:“基地”的四大恐怖新动向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5月19日 08:02 北京青年报

  短短一个星期里,从俄罗斯的车臣到沙特的利雅得,从南亚的巴基斯坦到北非的浪漫城市卡萨布兰卡,装在汽车上的炸药进行了恐怖袭击。目前各方的调查焦点之一是,这些事件同“基地”组织的关联程度。大多数反恐专家都认为,这些爆炸的背后都有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子,幕后元凶即使不是“基地”组织,也是当地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极端武装团体。从过去一个星期世界上发生的恐怖爆炸案来看,“基地”组织不仅改变了恐怖活动的策略,其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内部领导大换血:美国情报机构根本无法打进新领导层

  针对最近的几起连环爆炸案,反恐专家们认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基地”组织对内部领导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大改组,更换了领导层。前不久,一位名叫卡伊斯的男子在发给伦敦一家阿拉伯文报纸的邮件中自称是“基地”的新发言人。他说,该组织已经“完成了领导层的更迭,取代了‘9·11’时的那帮领导层。”他说,“新的领导层将担负起未来的任务。美国情报机构根本无法打进这个领导层。而老的领导层也根本不知道新领导层的任何一位成员的名字。”

  如果一些成员被杀或者被捕,他们的职责就自动由其他人接管。这个过程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自我发展,令组织机构能延续下去。

  “基地”组织高层头目、“军师”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被媒体称做“基地老三”)的被捕曾对“基地”是个沉重打击。不过,据说,一名叫赛义夫·阿德尔的恐怖分子目前已逐渐取代了他的位置,充当恐怖行动幕后总策划。

  有迹象显示,“基地”组织领导人将伊拉克战争视为征召更多新鲜血液的难得契机,加紧招募新成员,再次向西方发出恐怖威胁。这项工作主要由那些阿富汗战争后秘密回到自己国家的“基地”骨干们在当地操作。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在世界上,尤其是在阿拉伯世界引起的反美情绪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基地”招募更多新成员。《纽约时报》称,继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非得到迅速发展后,“基地”在苏丹、肯尼亚、车臣等国家和地区又发展了大量新成员。在苏丹甚至有了一个新的恐怖训练营。

  -全球网络分散化:更易于隐蔽且更难于清除

  5月16日,英国停止了飞往肯尼亚的航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肯尼亚方面发现了一名被指控涉嫌3起恐怖攻击事件的“基地”要员已经回到肯尼亚。肯尼亚当局当天早上说,他们相信这位名叫穆罕默德的“基地”成员已从邻国索马里回返蒙巴萨市。肯尼亚反恐部门负责人卡贝图说,穆罕默德可能策划另一轮攻击,并称警方正在通缉他。

  这名恐怖分子只是众多回到自己祖国的“基地”成员之一。英国《经济学家》分析说,在世界反恐合作的压力下,阿富汗的训练营已经被摧毁,“基地”组织现在已经不是个完整的全球网络,而是后撤回阿拉伯地区,形成的是“一串一串”的地区性恐怖组织。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组织网络的庞大性和攻击能力。目前,“基地”网络重点发展东非分支。“基地”组织虽已转入地下,但仍然拥有完整的财政支持系统和通讯网络,因此从北非的摩洛哥到东非的肯尼亚和苏丹到亚洲的菲律宾,“基地”组织的影响无处不在。

  路透社评论指出,从“9·11”事件以后,“基地”似乎已经从原来那种集中训练模式转变为相对松散的自由模式。集中训练自然能够“专业化”地提升袭击能力,但在美国反恐战争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松散状态的“自由联盟”自然更加易于“基地”组织的自我隐藏。因为清理一盘散沙远比打扫一堆沙要艰难得多。

  据悉,“基地”组织从丧失阿富汗基地的经历中吸

  取了教训,并加以针对性的改进。如今,“基地”的头目不再集中在一个地方,“基地”成员也切断了对不可靠的通讯的依赖。现在全世界已经有数千名曾在阿富汗接受过培训的“基地”分子,他们更乐于单独行事,等待出击的号召。

  -目标手段有变化:寻求机会袭击任何可以袭击的目标

  鉴于各国反恐措施十分严密,要想对那些有国际名望的目标实施袭击已经难以实现,为此,“基地”鼓励其支持者袭击任何他们能够袭击的目标。将原为“等待命令出击预定目标”的方式改为寻求机会袭击任何可以袭击的目标,不论这些目标是重大的还是一般的,无论会不会伤及非西方人,只要这些恐怖爆炸能给以色列人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造成心理恐惧就行了。

  近日以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利雅得爆炸和卡萨布兰卡爆炸一方面在实施手段上具有极其相似之处;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基地”组织的袭击目标也在发生转变。“既然美国本土防守严密,那么就去打击美国的盟友,打击扎根在这些盟友国家内的美国利益。”路透社评论说。

  尽管“基地”继续以飞机为目标实施恐怖袭击,但该组织在尽力制造难以被发现的新式炸药。自去年5月一名鞋底藏有爆炸物的恐怖分子在美国芝加哥被抓后,“基地”组织就潜心研究难以被探查的新式爆炸物,然后将它们藏在鞋底或行李中对飞机实施袭击。专家们说,恐怖分子可能继续以“9·11”事件为“榜样”,首先在美国藏匿一段时间,等待合适时机发动突然袭击。

  -“基地”的意识形态化:本·拉登生死对这个组织已不再重要

  目前,美国的情报机构仍然把重心放在本·拉登的搜捕上,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地区,美国的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认真地对待着每个和本·拉登生死有关的消息。不过,很多专家强调,本·拉登更像一种“精神领袖”,“基地”则更具有着象征意义,想通过抓到本·拉登来达到消灭“基地”恐怖行动的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时,本·拉登的是否存在对‘基地’组织已经不再重要,”斯潘塞女士说,“因为本·拉登的精神作用已经深入人心。”事实上,布什先生对于恐怖组织出现的这种微妙变化也心知肚明。连续爆炸事件发生后,17日,布什抛出一句“‘基地’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作为自己的评论。

  巴基斯坦一位长期研究极端宗教势力的专家艾哈迈德·拉希德17日指出:“‘基地’组织并没有直接指挥在许多国家内存在的恐怖组织,但它却在实际发挥着一种领导作用,因此,大可不必把摩洛哥爆炸事件的矛头指向某一个组织,而应当把‘基地’作为恐怖主义的代名词。”德国一家报纸17日则援引德国情报部门的内部消息说,“基地”组织已经更换了一批“新领导班子……其中许多人都是在‘9·11’事件后加盟‘基地’的,他们冲着飞机撞大厦的震撼力而来……”

  其实,这种现象曾经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做“‘基地’的意识形态化”,很多恐怖分子分散在世界各地,可能在一个阴暗的地下室就能策划恐怖袭击活动,不需要前往本·拉登的恐怖训练营,也不需要接受“基地”最严密的上层组织控制。(编文/陈俊侠、金浙)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