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长篇军事评论: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5月16日 01:29 中国国防报

  张相全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新的军事变革浪潮汹涌而至。面对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我军如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要解好这个课题,认清我们变革的特殊性,选准着力点,则是必备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完成双重使命的变革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进,既要完成“智脑明目”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也要完成“强肢健体”的机械化建设任务

  当今世界军事变革,是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直接动力的。这些技术一旦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使机械化军队产生诸多神奇的“功能”。比如,感测技术的应用,可使机械化军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实时感知战场各方面情况,及时洞悉战场的变化,犹如为机械化军队安上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清”;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极大提高机械化军队长距离、大容量、高速度传递战场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能确保信息传递的高质量和保密性,使机械化军队的“传输神经”变得更加敏捷、畅通;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则为指挥员及时处理大量信息、全面把握战场态势、科学作出各种决策,进而迅捷地引导和控制火力实施精确打击提供了可能,从而使机械化部队的“大脑”更加智慧,火力也变得“聪明”起来。

  由此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使机械化军队产生了巨大的作战效能,也使其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机械化军队转化成为信息化军队,而机械化战争也随之蜕变成信息化战争。在这种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机械化的物质和能量,而是信息,是“信息流”主导着“物质流”和“能量流”在发挥作用,信息已经跃升为战斗力的决定性要素。

  通过信息技术的改造和广泛运用,促使机械化军队质变为信息化军队,这就是当今世界军事变革的实质,也是世界各国军队孜孜以求的目标。同样,我军也不能例外。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无论我军目前处于机械化建设的哪一阶段,都必须开始着手进行“智脑明目”的信息化建设。因为“胜利女神总是只青睐那些期待战争特性发生变化的人,而不是那些等待变化发生后被动调整的人”。

  着力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发展和提高我军现有的机械化水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一个有着明亮双眼、敏捷头脑的拳击手,如果不具备强健的四肢和灵活的步伐同样也难以战胜对手一样,任何一支军队在谋求耳聪目明时,也必须强壮四肢。而就目前我军的机械化水平而言,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还没达到信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临界质量”。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时,就不能一味照搬发达国家军队的发展模式,而要依据我军的实情,在着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关照好机械化的建设,在双重使命的完成中来推进变革的实现。

  谋求后发争先的变革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进,既要完成“追赶”的“补差”任务,还要完成“跨越”的“争先”任务

  当前,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现代化建设既要完成“赶”的“补差”任务,还要完成“追”的“争先”任务,其间的困难和挑战不言而喻。

  ———从低起点到高目标的挑战。我军进行新军事变革,是从较低的起点开始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某些领域甚至处于半机械化状态。而许多发达国家军队目前的机械化程度已接近或超过80%,有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已达到100%;信息化装备比例在不断上升,有些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主体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比如美国陆军53%的装备已实现信息化,海空军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已达到70%以上。我军要从现在的低起点,达到追赶世界军事变革的目标,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艰难和挑战,何况我军在疾追猛进之时,发达国家的军队也不会停滞不前。

  ———用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有限。当前,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建设仍将是我国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能提供用于军队建设的资金必然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我军建设从低起点到高目标的历史性跨越,这是对我军提出的又一大挑战。

  但是,正如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世界新军事变革在对我军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我军后发争先的优势所在。先发者固然可占先机之利,但后发者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可以汲取先行者的教训,避免他们走过的弯路。比如,汲取美军在信息化建设初期三军“各自为战”,导致各系统互不兼容,最后不得不重新进行一体化改造的教训,就能使我军在自身建设中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借鉴先行者的有益经验,加快我军建设的进程。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军队已形成了一套较好的信息化建设理论,比如“以信息为基础”、“系统集成”的建设思路、“虚拟实践”的建设方法等等,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经过加工改造为我所用,就能极大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有研究表明,后发者往往只需十分之一的代价,就能仿制出前人开发的整套系统。如果我们有效用好这一优势,那么勇立21世纪世界军事变革的潮头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信息技术的通用性,为加快我军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信息技术与以往的冶炼技术、火药与机械加工技术相比,有着更强的通用性,是一项军民通用的“即插即用”性技术。从我军目前信息技术水平看,与外军相比虽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民用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逊色,在某些领域甚至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只要我们加大军民兼容的力度,走好平战结合的路子,就会使我军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在借水行舟中大大提高。

  满足两个需要的变革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进,既要满足我军应付未来战争的需要,又要满足遏制现实威胁的需要

  军事变革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不只是未来的,还有现实的。这就需要我军在推进自身的军事变革过程中,各项要素的改革都要以既有利于未来军事斗争准备需求,又有利于部队现实战斗力成长为基本原则。而达此目的,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武器装备“转交式”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是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前提。为了既能快速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又能提高部队现实的战斗力,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可在重点研发新一代高性能武器装备,特别是信息化装备的同时,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重点部队实施信息化改造,以应对可能的现实威胁。一旦新型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研制成功,便适度装备于重点部队,重点部队的原有装备转交于一般部队,一般部队的原有装备再转交民兵、预备役部队,形成良性互动,整体提升的局面。

  ———军事理论“超前性”研究。目前,我军的军事理论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联合作战理论、登陆作战理论、边境反击作战理论等。但我军正处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武器装备在不断更新换代,需要有相应的超前性理论来指导我军的作战和训练。再者,军事理论的创新本身就是新军事变革的灵魂,引导着武器装备、体制编制、作战方法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与变革。当然,超前研究也不能脱离我军可能发展的实际去搞“空对空”式的研究。

  ———体制编制“稳妥性”调整。人与武器能否有效结合、部队编成是否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关键在于体制编制是否合理。因此,能否及时调整体制编制以适应新的武器装备、新的作战理论,直接关系到军事变革的成败。目前,虽然人们还难以准确地预测未来信息化军队的体制编制,但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总体走向中,我们还是能感触到它的一些基本“形状”:如军队编成趋于小型化、一体化、多能化;指挥体制由纵长形“树”状向扁平形“网”状转变,等等。我军应从现在开始,积极地、稳妥地进行体制编制的改革,以便通过结构的改善来促进功能的提高。

  ———人才培养“源头”处着手。无源之水难长流,无本之木难长久。要提高我军人才队伍的素质,从“源头”着手无疑是最重要的。如我军官兵目前主要来源于地方初高中以上学校和军队院校的毕业生。如果在这些学(院)校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升学、毕业的重要考察(试)课目,就会极大提高我军官兵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水平,为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