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杏林将才黄文杰:博士军医抗“非典”建奇功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5月1日 10:05 中新社网站

  中新社广州四月三十日电题:博士军医抗“非典”建奇功

  作者王华、刘正军

  当人们不知“非典”为何物时,他已成功救治了疫症病人;他是“非典”诊断、治疗标准的主要定位者之一;作为中国临床专家唯一代表,他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通报诊治情况
;当南粤陷入恐慌时,他率先站出来在媒体公开露面,稳定公众情绪;他主动担负科普责任,提醒民众走出防治“非典”误区;他以厚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坚持见解……

  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博士,在疫情发生后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专家指导小组副组长。这位与“非典”打了五个多月遭遇战的杏林将才,以其胆识、勇敢、冷静、科学,让患者摆脱死神纠缠,让同事无一感染,为击退疫症屡建奇功。

  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下午,广东河源市送来一位三十四岁重症病人:高烧近四十度,七天不退,呼吸困难,全身发紫。黄文杰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展开抢救,上呼吸机、插管,继而对症下药,采用抗病毒、抗菌进行系统治疗。

  第七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时,黄文杰接到广东省卫生厅通知,与另外五名专家赶到河源,诊治遭到该病人感染的十一名新发病例。黄文杰接治的这名河源病人是较早让世人认识了“非典”患者。

  从此,这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后率领同事,开始了“扫雷”的工作。没有临床资料、没有治疗方案和药物、不知道病原体、不知道传染途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病,几乎一片空白情况下,黄文杰带领呼吸科同事一次次踏入“雷场”,冒着风险,为病人查咽喉、听呼吸音变化……;摸着石头过河,为人类迎击“非典”开路,逐步推敲,为全面规范防治非典积累、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医学资料。一月二日,经过调查,黄文杰和五位专家首次将非典定义为“具有一定传染性、不明原因的肺炎”,并很快与钟南山院士提出寻求国际合作主张,意识到这种新病毒是全人类的难题。

  为了避免重症“非典”病人气管插管后所带来的操作和继发感染,黄文杰探索出无创勇气法、营养支持、静脉注射胸腺肽和免疫球蛋白等措施,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为控制疫情创下最基本方案。而那名首例病人十天后便拨下呼吸管,二十三天后出院。

  截止四月初,该院呼吸内科共收治三十六名“非典”病人,除两例到院即停止心跳,另有一例死亡外,其余全部康复出院。目前该院担负疑似病人观察确诊、护送转院职责。

  五个月多来,黄文杰没有离开过隔离病房,一有新病号,他就立即出现在一线;参加全省各地的危重病人会诊、参与卫生厅专家小组开会组织救治等等,每天奔波于非典战场,他已被传死了两回。

  在所在专家组七名成员倒下三名的艰难日子里,黄文杰站出来辟谣,制止谣传造成的恐慌。他用流利英语向世界卫生组织介绍中国防治非典情况,WHO官员对此的评价是:没想到中国做了这么多工作、防治水平这么高,这是世界卫生领域共有财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