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海观察:台湾招商要学大陆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25日 08:22 人民网

  王建民

  为兑现所谓的“拚经济”口号及为选举创造条件,台湾当局乃采取种种措施,扩大招商力度,吸引外商与台商加大在台投资,以图振兴经济。然而,若台湾当局不能从根本改善投资大环境及实现直接“三通”,则难以达到招商引资及扩大投资的预期效果。

  岛内投资大幅下滑

  民进党上台后,台湾经济形势逆转,一个重要表现是外商投资与岛内民间投资的双双下滑及企业的加快外移,进而影响到消费不足与失业率的上升。

  由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的恶化及台湾竞争优势的消退,外商对台投资大幅衰退。依台湾“经济部”统计,2000年,外商对台投资达到历史高峰,计75.6亿美元;2001年形势开始逆转,外商投资降至50.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8%;2002年,外商投资进一步降为为32.3亿美元,较上年再下降36.4%;今年头一个月,外商投资仅2.1亿美元,又较上年同期下降41.1%。同时一些外商关闭在台营业或从台撤出投资,引起台湾当局的极大担忧。

  岛内民间投资也呈现同样的下降趋势,2000年曾达1565.6亿元新台币,创历史新高;2001年降为11089亿元新台币,较上年下降29.2%;2002年投资额为11051亿元,下降0.03%。特别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投资率即投资毛额(民间投资、政府投资与存货)占GNP的比率,在2000年以前保持在22%以上,2001年降17.4%,2002年降为16.8%,不仅连创四十多年来的新低,而且远较日本与韩国的25%以上为低。

  另一方面,由于岛内投资环境的恶化,台商继续外移,其中许多台商继续扩大在大陆投资,在去年对大陆投资金额增长38.6%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台批准投资额达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8%。

  投资减少及投资率的下降,不仅减少工作机会,增加失业,而且制约生产技术或研发能力的提高,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来源,因此,投资不足或下降问题成为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招商要向大陆学习

  在这种背景下,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招商,扩大投资,就成为台湾当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任务,从而将抬商引进资列为今年台湾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实,面对投资的下滑与经济的不景气,民进党当局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陈水扁为此提出了“投资优先,台湾优先”的口号,甚至还发出“要投资中国先投资台湾,要投资台湾先投资南科(即南部科学园区)”的呼吁。去年11月,台湾“行政院”确定“投资台湾优先具体方案”,旨在提供投资诱因与机会,以吸引海内外企业在台投资。2月21日,台湾“经济部长”林义夫表示,台湾的招商态度不如大陆积极,因此要向大陆学习,今年台湾经济工作重点将放在“投资招商工作”上,为此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岛内外企业在台投资。

  一是提供租税优惠与增加融资管道。主要包括制造业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厂商,新增投资计划自2003年3月22日起,可申请免征5年营利事业所得税;对在台设立营运总部或研发中心的企业实施多项优惠政策;延长自去年前实施的土地增值税减半政策期限;等等。

  二是法规松绑,计划修订《华侨回台投资条例》、《外国人投资条例》等,废除外商投资的“负面表列”,即取消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修正公司法,允许经济性财团法人参与投资商业活动,提供技术转移;制订“产业研究发展合作团体法”,优化产业研发合作计划等。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与用人政策。当局决定提供充足的水电供应,努力开发多元化水资源,提高稳定供应高科技产业用水的能力;兴建小型电厂,推动第六输变电计划建设,完善缺乏水地区及工业区内输变电工程;放宽工业区土地使用限制,已在去年推出土地承租优惠政策,并计划制订“公有土地三免五减半”的政策。另外,加强推动工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协助引进海外及大陆科技人才。

  四是完善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台湾“经济部”决定提供顾客导向的投资行政服务;已建立专门的“招商网站”,英译各项投资法令,编印成册,上网公布;成立“外商投资咨询委员会”,与重要外商定期会谈;加强驻外单位招商功能,锁定招商目标,积极推动外商来台投资;加强工业区“单一窗口”服务,简化行政程序,工厂设立审查作业时间将自原先的218天缩短至78天,并由专人负责排除投资障碍。同时,计划成立研发投资、企业营运总部、物流业投资、商业区更新宣导服务,鼓励岛内外企业在台设立营运总部与研发中心,通过技术的创新带动新兴重点产业的发展,以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锁定三大方向

  台当局扩大招商、吸引投资,自然是希望通过投资刺激经济、改善失业状况,为选举创造利多。台湾当局的基本策略是“先留住在岛内的台商与外商,再到海外招商”。其具体目标主要有三。

  一是鼓励岛内企业在台投资,实现“根留台湾”。台当局将鼓励民间投资作为首要政策目标,其中今年新增岛内民间投资目标金额为7246亿元新台币,较上年预估目标增长3.4%。为此台湾“经济部”采取多顶措施,包括推动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增加资金取得管道,调整租税优惠,修改相关法规,提供充足水电供应等。台湾“经济部”还提出新的奖励办法,对能介绍企业到加工出口区设立公司的会计师或律师,可依企业实收资本额或营运资金的一定比例获得奖金,最高为5万元。

  二是通过积极招商,吸引外商来台投资。为吸引外商来台投资或留住外商,除加强改善投资环境外,日前台湾财经部门积极与美国在台商会与欧洲在台商会协商或勾通,吸取外商意见,改进工作。今年,台湾有关部门将赴海外多个国家或地区,举行“投资招商说明会”,积极争取外商来台投资。其中,台湾“财政部长”林全计划于9月率团赴美招商,介绍台湾的财政、金融制度及投资环境,推动美商增加在台投资。台湾还决定于10月在台举办大型“国际招商大会”,计划邀请海外600家大公司前来台湾,积极争取他们在台湾的投资机会。为增加外商投资的机会,台湾有关部门提出许多投资计划,其中“交通部”提出包括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计划、桃园航空货运园区招商计划、大鹏风景区建设BOT计划等十四项重大建设计划,希望能招到美、日、韩等50家外商参与投资。

  三是积极吸引大陆台商回台投资。除继续限制台商到大陆投资,特别是大项目、高金额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及加强资金流向的管制外,台当局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号召台商回台投资。日前,台湾中部县市积极响应当局的号召及为推动地方建设,亲自到大陆与台商接触,同时台湾多个加工出口区计划赴大陆招商。尤其是台湾当局将目标锁定在大陆经营困难或有意返台的台商身上,决定协助这些企业解决其离台后所欠缴的水电费、税收、银行债务等问题,以减轻在台投资的负担。

  “拼经济”措施不对症

  台湾当局为“拚经济”、“拚选举”,采取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希望吲引外商在台投资或扩大民间企业在岛内投资,但因未能对症下药,打到问题的关键,仅在支节问题上下功夫,只能是事倍功半,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外商对台投资或岛内民间投资甚至投资率的下降,不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坏,也不是台湾税收优惠的不够,或政府部门服务的不周,关键在于台湾投资环境出现问题。一是民进党上台后,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不足,政策多变,方向不明,尤其象“核四”工程的停建与复建,重创投资者对民进党的信任与投资信心。二是民进党上台后,执政重点放在如何连任上以及如何打击政敌上,而不是致力于发展经济,结果政治斗争加剧,社会动荡,治安环境不佳,影响企业投资意愿或导致企业出走。三是陈水扁偏离所谓的“新中间路线”,以“一边一国”定位两岸关系,加大了两岸之间的不信认感,两岸关系前景不明,严重影响外商对台投资。四是两岸迟迟不能直接“三通”,不利外商在两岸及亚太地区的整体布局,也增加在台设立区域总部或投资的成本。台湾当局如果不愿面对这些重大问题,不愿改善两岸关系,开放两岸直接“三通”,提不出明确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方向,只是采取小恩小惠的优惠政策或枝节性的技术措施,是不足以扭转外商与民间投资下滑与岛内企业出走趋势的。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