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总装某基地软件工程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23日 10:11 解放军报

  为软件打造“铁骨”——总装某基地软件工程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本报特约通讯员刘冰、孙阳

  视点提要: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软件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意无序的软件开发和封闭的软件管理模式,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总装某基地经过探索与实践,推行软件工程化建设,革新规范软件开发管理的“硬”标准,冲出“瓶颈”,使软件的研究、设计、应用有章可循,有效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频频千里调将为哪般

  某新型卫星发射前夕,总装某基地软件室负责人黄福铭不得不再次拿起电话,急招正在外地读博士的李恒年“火速归队”。卫星的实时测控与轨道计算是这次任务的重头戏,相关软件模块是李恒年编写的,没有他在场,黄福铭心里没底。

  不管是上学深造的还是调动的,一有任务急招科技干部回营,在该基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对此,黄福铭解释说,测控软件都是专人负责编写的,即使是分工协作开发的大型软件,各个模块间也是相对独立的,一旦人员变动,他人很难在短期内熟悉运用,为避免实战中可能发生的隐患,只好请人回来现场“保驾”。

  在该基地,没有经过实战模拟测试的软件是不能投入使用的。这样一来,测控任务在即,有软件开发人在场好办,没有他们,谁也不敢轻易接手。这成为一块一直悬在基地软件人员心头的巨石。事实证明,缺乏专人维护的测控软件,需要其他软件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重新读解和测试,虽然从未影响任务实施,然而战斗力的生成时效却在一定程度上被迟滞了。

  软件工程呼唤标准化

  作为大型国防科研单位,软件在该基地30多年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测控技术和能力不断跃升的重要标志。那么软件的“软肋”如何在近年来产生并成为突出问题呢?

  笔者了解到,多年来,该基地在研究开发一些关键软件时,从方案设计、编写开发、测试检验乃至实战操作,均采取专人全程保障,“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它权责明晰、指令性强,与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发射频率低,任务准备周期长的试验环境相适应。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软件开发呈现出研发时间短、品质要求高的特点。“个人全能”背后暗藏的隐患,逐渐浮出水面:软件人员思路不同,方法各异,而且自己开发,自己测试,随意性大,导致有些软件没有经过严格的综合性能评审,潜在问题多;有些软件欠缺相应解释文档,只有编写人员心知肚明,别人却好像看天书,既不利于人才资源共享,也导致了软件离不开专人维护的被动局面。

  发展的客观环境催生发展的应对措施。软件开发和管理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引起该基地党委的高度重视,经广泛调研和多方论证,他们形成共识:软件开发和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推行软件工程化建设,为软件打造“铁骨”。

  从“黑匣子”到“水晶盒”

  推行软件工程化的核心是规范与监督。该基地组织专家编写下发了软件开发、管理、配置、测试4项规范,使软件开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立法重在执法。他们吸收国外软件业先进的评价思想,从组织形式上逐步将软件总体设计、编写开发、性能测试人员相互分离,形成制约,组建了软件质量保障组,并使之成为独立的业务和岗位分工,直接对基地总工程师负责,从而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重要环节置于透明式管理和监督之中。

  在采访中,笔者感受到这种规范和监督给该基地软件开发、管理环境带来的深刻变革。笔者在技术部了解到,工程化环境下开发的软件已经具备了商品化的特点,软件各式配套文档齐全,任何一个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文档说明,对软件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有人将其称之为“傻瓜”软件。

  在保密资料室,笔者看到相关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地从专用资料库中调阅各种软件的“服役履历”。黄福铭介绍说,他们建立的软件修改、审核和批准制度,已经使以往自己修改自己的软件这样“天经地义的事”变为不可能,需要修改时,软件人员必须填写修改申请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修改,并严格验证,登记存档。黄福铭感慨地说:“以前软件是让人琢磨不透的‘黑匣子’,现在可是晶莹剔透的‘水晶盒’了。”

  软件工程化建设实施以来,该基地开发的大型试验软件的灵活性与健壮性极大提高,在多次飞船、卫星实时测控任务中无一差错,软件应用成功率100%。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