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伊拉克战争七问之一:悲情巴格达 仗怎打成这样?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14日 19:35 新闻晚报

  编者按:

  美英发动的这场战争终于可以看到结束的迹象。虽然与布什政府曾经宣称的“一周拿下巴格达”有着太大的距离,但星条旗毕竟插上了巴格达的共和宫。在未来数周乃至数个月、数年,美国将致力于把伊拉克塑造成中东的“样板”国家。

  眼下就奢望讨论这场战争的意义未免过于浮躁。我们只能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眺望历史:即使是百年后,人们依然要对2003年的海湾战争喋喋不休。而现在我们想提出的,是战争留下的七个疑问。

  当美军坦克纵队轻松穿梭于巴格达城区时,当美军受到的阻击如此之弱时,人们顿时感到纳闷,这仗怎么打成这个样?人们看不懂的原因是受两千多年“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传统熏陶太深,对马汉这种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说的“惟武器论”又一向不以为然。

  文/倪乐雄(华东理工大学战争与文化研究所主任)

  火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马汉曾经说过:谁掌握了制海权,谁就掌握了历史命运;制海权是通过一场海上决定性会战来决定的,而海上决定性会战的胜利是由交战双方的火力强弱决定的。事实上,马汉原理对陆战同样适用。其实任何战场上的对抗,火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从美伊两军火力的强弱和伊军确立的战略战术角度考察,就会对目前的巴格达奇特之战况获得合理的解释。由于丧失制空权,伊拉克军队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遭到联军空中毁灭性打击。因此在这次交锋时,萨达姆铁了心放弃野外一切军事行动,只打巷战,不打野战。

  尽管伊军避免野战选择巷战是战略上的正确选择,但不等于伊军就一定能够打赢巷战。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美军的地空协同和精确打击能否成功地落实到巷战中具体的点、线、面上,从美军装备技术看,极有成功之把握。

  通过美伊两军20天的交锋,有个突出的现象,只要伊军形成固定的火力点或防守阵地,美军都能迅速加以彻底毁灭,即使在巷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笔者注意到开战不久的两个战例:配备了20辆坦克的几百名伊军固守祖拜尔某个阵地,结果美军调来眼镜蛇直升机和火炮,一小时内全歼伊军;而在纳西里耶战斗中,伊军坦克和士兵一直处于游动状态,“游动火力”使坦克、榴弹炮、战斗直升机很难捕捉到射击目标,这也是纳西里耶伊军打得比较出色的原因。

  战争奇观:“开放性围城战”

  这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关键是个战术问题,而对于伊军来说,在任何时候(包括巷战)都不能形成固定的火力点,否则难逃厄运。而采取“运动的火力”尚可与美英军队周旋一阵,这可以说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规律,它决定了伊军既不可在野外设防、也不能在城市里设防。

  因此,巴格达的防御战不可能呈现传统的城市作战样式,围绕着城市组成几道防线进行防御作战。因为防线是固定的,明摆着挨炸。也不可能据守建筑物,那样建筑物很快会成为葬身的坟墓,伊军只能分散隐蔽起来。既然如此,美军坦克纵队当然在巴格达如入无人之境了。但有意思的是,传统攻城战中,打到市中心标志着城市的陷落,现在美军进到市中心却跟城市陷落无关,守方可以任你在城里穿梭,不加理会。攻方亦可随时穿越城区,逛逛马路,但不敢在城里过夜,生怕被守方晚上给“黑”了,进城后又退了出去。这情景恐怕是历史上围城作战第一次出现,堪称战争奇观,可称作“开放性围城战”。

  造成“开放性围城战”和可能发生的城市游击战的根本原因是,萨达姆及其统帅部深知伊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宜形成固定的防守阵地,只能以“游动火力”相抗衡,于是,这种战术指导下的作战便造就了目前令人看不懂的战争奇景。

  但大规模的城市游击战不可能持久,分散了的部队炊事、给养补充、休息等等都无法得到解决,随着弹尽粮绝,大规模城市游击战也将随之消失,当然不排除间或的零星游击会持续一段时间,那时也就被称作“恐怖行动”了。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