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聚焦伊拉克战争——透视美英联军交通运输保障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9日 10:20 解放军报

  ●王福臣

  交通运输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此次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空中打击和地面作战同时进行,非对称和联合作战特征十分明显,信息化和高技术武器装备广泛运用,战争模式和作战样式有了新的变化。在交通运输保障方面也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临时变阵为难战略投送

  美军这次的对伊作战,在拟制作战计划的同时,就拟订了军事运输计划,由海运司令部和空运司令部承担海空战略运输任务。这次战争中的战略运输,与海湾战争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分为战略预置、战前部署和战中增兵三个阶段。美英联军为了进行战争准备,2001年年底,就开始进行战略预置,向土耳其、科威特、沙特、卡塔尔等国的军事基地,运送了大量的作战物资,并在海上部署了预置舰。从去年8月份开始进行战前部署,先后动用了各种军民用运输机1100余架、大型滚装船舶70余艘,向海湾地区输送了20多万人员、300多万吨物资、700余架直升机、1500余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量的火炮和车辆。

  开战后,由于土耳其没有向美英联军开放陆上通道,使其南北夹击的战略企图受挫,被迫调整部署,将第4机步师的武器装备,由海上转运到科威特。同时,根据战局变化,不得不从本土紧急增兵和调运武器装备。可以说美英联军利用海空运力实施的战略投送,对于集结部署兵力,展开作战行动,调整战略部署,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保卫交通线成为重要课题

  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都将敌方交通设施作为重点摧毁目标。而这次战争则不同,美英联军为了保证地面进攻作战,对伊拉克境内的交通线,采取了主动控制和利用的战略。开战以来,围绕夺取南线战场上的港口、机场、桥梁和公路,在巴士拉、乌姆盖斯尔、法奥半岛和纳西里耶等地区,以及幼发拉底河流域,与伊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打通了波斯湾的海上航道,基本控制了南部港口,抢占了部分机场,建立了前进基地,开辟了从科威特边境直抵巴格达前沿的运输补给线。

  北线也利用空降部队,夺占机场,建立了补给基地。为了保护运输车队和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专门部署了部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随着战局的进一步发展,美英联军要建立安全稳固的运输补给线,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从伊军方面看,也非常重视对交通要道、枢纽的控制,把破袭敌方的补给线作为游击战的重点,有效地迟滞了联军的行动,为挫败其速战速决的企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面运输困难危险增大

  以往的几场局部战争,美军主要使用海空作战力量,后勤保障的重点是海军和空军。这次战争中,由于美英联军大量使用了地面部队,而且投入作战的时间早,使地面作战的补给量剧增,运输保障面临空前的压力。根据有关资料,美军一个机步师日消耗物资约4000吨,80%是油料和弹药,运送这些物资需要8吨运输车500多辆。按照目前的兵力规模,要保障地面部队作战的需要,运输任务是十分繁重的。为了完成运输任务,美英除动用了大量装有先进定位设备的运输车辆外,还使用了400余架运输直升机实施垂直保障。

  目前,美英联军之所以放慢了地面进攻节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线拉得过长,运输困难,后勤补给跟不上。

  下一步,美军投入地面作战的部队还要大量增加,这将使后勤补给和运输任务更加艰巨。能否及时有效地实施后勤补给和运输保障,是一个对战争进程和胜负都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实施大纵深、全方位、多层次保障

  工程保障为美军进攻开道

  ●谢胜武张亮卢新才

  世人关注的伊拉克战争已经进行半个多月了。在这场战争中,有着陆战先锋之称的美军工程兵以其特有的高技术工程装备开路架桥、筑城破障,保障了地面部队的快速机动。

  突出战前保障。从不断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冲击桥、战斗工程车、挖装机械等工程装备的画面中,可以看出,美军工程兵是地面战斗部队的主要保障力量之一,是合成军队中的关键成员。

  战前,美军于2003年1月先行派遣驻德国的第94战斗工兵营和其它工程兵部(分)队及其配备的500多台军用工程机械到海湾地区,构建集结地域道路和工事。2月,又增派300余人的工程兵部队到土耳其协助加强几个主要空军基地及港埠设施建设,包括拓宽停机坪、加强塔台指挥控制中心及疏通港口等。2002年11月美军与巴拉居达公司签订了价值达1000万美元的订货合同,增订10000套荒漠雷达散射型、荒漠雷达透射型伪装网。此外,美军还大量装备了多波段超轻型伪装网系统( U L C A N S)。据报道,美军在打响伊拉克战争前已订购和装备了23000套超轻型伪装网系统和新型沙漠迷彩伪装服。

  作为攻伊急先锋的美军第3机步师属工兵旅可完成师机动与反机动等战斗工程保障任务,快速构筑与维持师战斗地域内的主要作战道路、拦阻阵地和渡涉场的进出道路和主要桥梁。每个坦克营或机步营在1个工兵排的支援下,以机械作业方式(坦克扫雷犁/扫雷磙)在雷场中开辟120米长的通路仅需10分钟。战斗工程保障能力较强。

  强调伴随保障。美军工程兵作为合成军队作战中不可缺少的战斗保障兵种,在伊拉克战争中体现了新版《作战纲要》所强调的机动战思想。

  美军认为,此次战争打响后,伊军必然会炸毁幼发拉底河上的桥梁,美军只能依靠架设浮桥实施强渡江河才能确保机械化部队快速渡河,以免遭到敌人“半渡而击”。

  美军对克服江河沟渠早有预案,有视频画面显示美军携带了大量伴随保障的冲击桥、带式桥等渡河桥梁装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南北贯穿伊拉克,给美军机械化重装备之师北上带来了重重困难。而装备有制式渡河桥梁器材的工程兵保障部队为顺利涉水过河、克服沟壑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美军第3机步师在面对伊军顽强抵抗的情况下短短几天就推进到距离巴格达约80公里的地方,这与工兵部队运用渡河桥梁装备有效实施机动工程保障密不可分。

  重视生存力保障。现代条件下的伪装和欺骗,不仅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存和装备的安全,甚至直接影响战役战斗的胜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虽然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和高技术优势,仍十分重视伪装的作用。战前美军采购了大量适合海湾地区使用的荒漠型伪装网用于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战斗装备的伪装。在电视直播中,可以看到联军从本土和海外驻地调往海湾部队的装备都喷涂了荒漠型迷彩,官兵身着沙漠伪装服。空降北方的士兵脸部涂有迷彩油膏。部队每到一地,都架设伪装遮障。这些伪装措施为确保部队在部署、机动和作战过程中的行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攻作战的英军缘何修筑工事

  ●张国喜

  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打击,完全是一种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战略攻势行动。但据有关报道,最近几天英军却修起了野战工事,同时播出了英军构筑的掩蔽部、机枪发射阵地等工事的一些画面。这不禁令人发出这样的疑问:高科技装备的进攻军队为什么还要像防御军队一样修筑工事呢?它究竟有何作用?

  进攻锐势受挫,战略处于相持。美英联军前一阶段仓促发动的“斩首”行动,以及随后进行的“震慑”行动,尽管连日出动上千架次作战飞机、向伊拉克发射或投放了700多枚巡航导弹,10000多枚精确制导弹药,对伊全境特别是巴格达的重要目标实施打击,从伊南面使用精兵北上直捣巴格达,企图使伊“畏服”,但均未奏效。伊军民不仅未被吓倒,反而进行了顽强抵抗,使美英联军受到了出人意料的较大伤亡。美英首脑这才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其“倒萨”目的,必须攻破伊首都巴格达,展开代价较高的巷战,消灭或击败坚守在城内的萨达姆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要围攻巴格达,仅靠现有的部队是不够的,必须增派兵力。因此,目前美英联军一方面使用空中力量由重点打击重要设施目标转为打击削弱共和国卫队,进行攻前准备;另一方面地面部队正在休整,等待后援部队到来即展开进攻。

  增强野战防护力,减少部队伤亡。未达“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暂与伊军形成对峙的美英联军部队,时常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伊军正规部队的“短促出击”。据报道,近日来美英联军与伊拉克军队在伊中部的欣迪耶、纳杰夫、纳西里耶和南部的巴士拉等地激烈交战。如伊军发言人说,3月31日至4月1日夜间伊军还与美军在纳西里耶展开激战,参加战斗的包括共和国卫队、正规军、民兵和阿拉伯志愿者,美军伤亡“惨重”。二是伊游击队的袭击。由于一开战,美英联军就绕过伊军防守的一个个要点直逼巴格达,从而使几百公里长的后勤补给线处于伊要点的威胁之中,常常受到伊小股部队的袭击,既使后勤人员伤亡或被俘,又造成联军后勤补给越来越紧张,官兵吃喝困难。英军针对这一情况,从部队驻地多处旷野阔地的实际考虑,以工兵为主构筑了一些野战工事,用以提高部队的野战防护能力,抗御伊军炮火的袭击,躲避冷枪冷炮的袭扰,从而达到减少部队伤亡,保存战斗力的目的。

  发挥工兵作用,注重多兵种协同作战。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平时英军就比较注意训练和提高包括工兵在内的各兵种的作战能力,发挥他们在联合作战中的作用。这次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英军国防部长早就预料到战争不是几天就能结束的,因此,英军在开战时就很注意发挥装甲兵、炮兵、防化兵以及工兵的作用。据法新社3月23日报道,在美英联军攻占乌姆盖斯尔的战斗中,突破边境的封锁线时,英军第26装甲工程连进行了探、扫雷,装甲推土机实施清道开路,为联军的顺利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上可见,在高科技局部战争中,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进攻军队,要想夺取战争的胜利,同样离不开扫雷开路、构工防护的作战工程保障,离不开陆海空三军的密切配合,以及地面作战各兵种的协同作战。

  困扰联军后勤保障四大难题

  ●刘曦征

  战略误判导致整体保障“预见性”不足

  美军在战略层面上对伊拉克战争的难易程度、规模大小、战争进程等问题判断有误,从而导致其后勤动员、生产及战前准备都不够充分。据统计,当前美军驻海湾地区部队及入伊作战部队每天约消耗各类物资的总值约50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美军的战事比原计划多进行一天,各类物资就要产生巨大的消耗。目前,布什政府虽已追加战争经费747亿美元,但这也只是美军2至3周的作战消耗量。同时,战事进展不利也使美军的战前弹药储备量出现不足。以“战斧”导弹为例,美军共有“战斧”导弹3000枚左右,至3月31日美军已投射“战斧”导弹800枚以上,约占其库存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因此,要保证其今后作战行动的效果,美军还需增加各类弹药的供给量与库存量。此外,美军对作战行动的对抗烈度也估计不足。据伊军宣称,至3月29日,由于伊军的有力抵抗,美军已损失各型飞机数架、坦克及装甲运兵车数十辆。3月27日,美军第十一直升机攻击团与伊军“麦地那”师的交战中,美100架左右的直升机就有33架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只有7架在维修之后可以重新执行任务。面对如此大的战损率,美军如不加强装备保障工作,今后可能将难以顺利开展作战行动。

  前进保障基地不足导致战场区域保障不力

  通过在战场内设置前进保障基地,对参战部队实施区域保障和就近保障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此次美军只得到少数几个国家的支持,因此美难以从伊周边对伊战场实施保障行动。同时,由于作战行动进展不大,美军在伊境设立的前进保障基地也数量较少。因此,美在伊境内的保障物资大都需要从伊东南部的科伊边境以陆路机动进入战场,保障效率难以提高。以美军先头部队第三步兵师为例,其兵力近2万人,仅每日弹药消耗量就达到5000吨,燃料消耗量达到6 0万至75万加仑。为保证其正常运转,美要动用近5万人的后勤部队和7000辆运输车辆每日往返于科威特至科伯拉的高速公路。可见,如果具备一定数量的前进保障基地,将大大减轻美军后勤部队的压力。

  地面部队推进过快导致伴随保障难度增大

  此次美陆军在伊境内实施“陆上蛙跳式作战”,重型地面部队的高速机动给美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伴随保障的迟滞导致美军地面部队在机动过程中出现“走走停停”的现象,前进部队只有待后勤补给跟上才能开展下一步作战行动。美中央指挥部高级指挥官布鲁克斯将军就表示:“美军的高速推进加之强沙尘暴天气导致美军后勤补给严重受阻,后勤部队已成为美对伊作战的最大软肋”。美海军陆战队第十一团在3月28日被迫停止推进,原因就是燃料、弹药和食品已基本耗尽,后勤保障在短时期内难以跟上。

  后勤保障防卫力量不足导致保障效能降低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利用美军后勤防卫力量较弱、补给线较长等特点多次对美军实施了后勤破袭战,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巴士拉至科伯拉一线,伊军凭借有利地形对美军后勤部队发动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攻击行动。伊军在一次伏击美军后勤运输护卫队的行动中,就摧毁6辆军车,毙敌伤敌12人。伊军的后勤破袭行动,对于阻滞美军后勤保障、破坏美军整体作战、打击美军士气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之,美军战场后勤保障虽然在本次对伊军事行动中暴露出一定问题,但我们也应看到其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的强大能力。当前,通过对前一阶段的总结,美军已开始对其战场后勤保障行动进行调整。美军在伊拉克战场对“先进后勤理论的作战实践行动”能否取得成效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关注。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