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透视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7日 16:13 中国海洋石油报

  赵利

  2003年1月9日,媒体公布四川盆地发现了储量超过1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群。3月8日,广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下游售气原则协议等三项重大商务合同在京草签。

  进入2003年,各方面情况都印证着能源专家的预测,天然气将成为21世纪主要能源。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加紧了发展天然气的步伐,一场“气化中国”的战争正在悄悄打响。也许,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未来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天然气上。在充满变数的明天,谁敢说不可能呢?

  时势造就,天然气成为宠儿

  天然气利用在中国是个古老的工业,汉代西河郡鸿门县(陕北神木县西南)、四川邛州(四川邛崃、雅安一带)就有开发利用天然气(“火井”)的记载,其中临邛火被用来煮井盐。但天然气工业像今天这样成为宠儿,则有着时势造就的原因。首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已从1993年起变成了原油净进口国。有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约8000万吨。石油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三大石油公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努力增加原油产量的同时,加速天然气开发利用也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自然受到更大关注。

  200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7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仅占30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2%,也低于亚洲的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和韩国。主要用做能源和化工原料,用于发电和民用的比例很小。预测201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约1000亿立方米;2020年则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在整个能源构成中超过10%。

  我国天然气储量比较丰富,根据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38.0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29.9万亿立方米,海上8.14万亿立方米。据分析,最终可采储量为14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占30.3%,西部占28.2%,海上占214%。

  到2000年底,全国已经探明天然气储量2.6万亿立方米,形成了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六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以及渤海湾、松辽、准噶尔三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的格局。

  我国将在今后10—15年内建成全国天然气工业体系,实现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重点加强东海、南海、渤海湾、东部老气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快南方海相天然气勘探研究,力争到“十五”末或“十一五”建成几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即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东海、南海、渤海湾、鄂西—川东北—渝东、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和南方海相。预计2005年全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600亿至700亿立方米,2010年接近1000亿立方米。

  天然气开发,三大石油公司如火如荼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拥有新疆、陕甘宁、川渝和青海四大气区。截止到2001年底,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为2.37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1.59万亿立方米,2001年产量为206亿立方米,拥有天然气管道12918公里,占全国陆上天然气管道总长的95%,占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的85%左右。

  高达54:1的储产比,使CNPC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资源基础。他们紧紧围绕输气管道建设,加大培育市场、开发客户、延伸服务力度,形成与输气能力相适应的天然气营销网络。CNPC规划在2005年建成三大天然气管线:轮南———上海,重庆忠县———武汉及长庆———华北第二条输气管线,新增输气管线长度超过7000公里。形成以轮南—上海为主干线的西气东输大管网和川渝、华北、西北、华中五个地区性天然气管网。其中轮南—上海管线被称之为“西气东输”,是中国石油发展天然气战略的大手笔。这一工程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并与西部大开发联系在一起,成为带动西部开发的龙头项目。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SINOPEC)所属单位地跨半壁江山,他们也制定了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战略。稳定河南,扩大四川,挺进山东,培育江苏,开拓浙沪,积极扩大天然气市场。完善天然气管网,更新供气机制,发展用气项目。“十五”期间,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1500亿—2500亿立方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00亿-4000亿立方米。新建天然气生产

  能力100亿立方米/年,到200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100亿—120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川西坳陷和东海西湖凹陷是他们的主攻目标。集团公司还计划参股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和东海天然气管道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在国内天然气开发方面也有着成功的经验。位于海南南端海域的崖13-1气田,通过总长800公里的管线,从1996年起向香港和海南稳定供气20年。在渤海、东海和北部湾也都有天然气田的发现与开发。2002年中国海域的天然气产量为42亿多立方米。此外,中国海油还承担着引进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试点工作。与另两家策略不同,中国海油采取“先布点,后连线”的办法发展天然气业务。争取用10~15年时间,建成纵贯南北的沿海天然气管网。从北至南辐射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气登陆”将成为解决中国天然气需求的一个重要策略。未来5年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南海有海南东方、乐东气田开发及向东方、洋浦、海口管输天然气;在渤海有渤南天然气田开发及向山东龙口、烟台、青岛城市供气;在东海则有春晓气田及西湖凹陷气田向上海、宁波供气。

  至2005年,海气登陆总规模将达109亿立方米/年。

  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是国外公司抢滩中国的驱动力,“外气入中”将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一个景观

  我国石油后备资源不足,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不相适应。按照《中国的能源政策》明确提出的“努力开发本国油气资源的同时,还要利用部分国外资源”的方略,三大石油公司都在探索发展海外石油天然气业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石油开始与俄罗斯共同研究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其中除了俄中原油管道项目外,还有开发气田及铺设输气管道向中国供气项目。中国石油计划在2015年建成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沈阳至北京和大连的天然气干线、土库曼斯坦(或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至上海的天然气干线,力争在全国形成“两横一纵”的大干线,以及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华北、长江三角洲六个跨省市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设施。全国主要市场联成网络,实现国内、国外天然气资源的统一调度,增强供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施利用国外资源的方略,最早实行对外合作的中国海油获得先机,他们由于熟悉国际油气市场的游戏规则而获得了国家引进液化天然气(LNG)的试点业务。广东LNG项目经国务院批准,1999年12月立项。一期工程主要用户是城市民用和工业用气、燃油电厂改燃天然气、新建燃气电厂增加电网调峰能力和向香港供气,其总需求量年约300万吨进口LNG,相当于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总体工程主要包括建设LNG接收站、码头、输气干线等。项目中方业主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广东地方天然气公司。2001年11月,对外进行300万吨进口LNG资源采购招标,经第一轮评标,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尼进入短名单。有固定买主是使气田得以开发的前提。目前全球天然气田开发系买方市场,找到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是许多气田所在国的热望。于是,不少外国公司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有一些政府要人访问中国,目的就是为自己国家的气田找到下游买家。有媒体分析,广东LNG项目的竞争空前激烈,业主很难取舍。

  然而结果却出人预料。2002年8月8日,澳大利亚ALNG集团战胜对手成为广东LNG资源供应方。从2005年开始的25年间,澳大利亚每年将价值约4.5亿美元的天然气送抵深圳。这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出口合同。而先前呼声很高的印尼则成为福建LNG项目资源提供国,每年提供260万吨液化天然气,协议期为25年。激烈竞争的结果是直接推动了福建LNG项目的启动,中国海油成为本次竞争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国外有媒体指出,卫留成是最大赢家。最妙的是,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中国海油又分别斥资3.2亿美元和约3亿美元,收购了获得广东、福建LNG项目资源提供方的澳大利亚和印尼上游天然气开发项目的股权权益。这就意味着,中国海氀1与外方上下游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福建LNG项目包括1个接收站/输气干线项目和7个用气项目。其中,接收站/输气干线项目由中国海油与福建中闽公司共同投资,双方分别占60和40股份。一期工程年接收能力为250万吨LNG,将于2004年动工,2006年投入商业运营。7个LNG用气项目包括福建南埔燃气电厂、福州等5市燃气管网项目,中国海油占有其中10-25的股份。

  在此之前的2001年8月到10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先后与浙江省和山东省签订协议,以不同方式参与两省天然气管网建设和进口液化天然气项目规划工作。

  中国海油卫留成总经理指出,福建LNG项目“一子落下,满盘皆活”,使中国海油纵贯南北的天然气大动脉成为可能。从海南沿中国广阔沿海地区到上海,中国海油的天然气(含LNG)项目由点到线,再向面辐射,气势不凡。

  这些地区均较为发达,对气价的承受能力较高,又有保护环境的急切愿望,是发展天然气应用的理想地区。

  天然气项目发挥经济龙头效应

  天然气田开发必须上中下游都落实才能启动。专家介绍说,气田上游每投入1元钱,下游要投入5元钱,才能消化得了上游的气。这一方面说明天然气田的开发复杂且投入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当大。事实正在证实这一结论。

  第一,天然气项目投资巨大,投资带动作用显著。西气东输预计总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广东和福建LNG项目也都投资不菲。为此国家决定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对外开放,全面对外合作,包括以前未放开的管道建设经营和城市管网建设改造,引起外国投资者的兴趣。2002年8月,西气东输工程破土动工之日,中国石油选定了外国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其他天然气项目也在利用多种融资手段落实投资,让项目投资一点,带动一片,投资一线,带动一方。

  第二,中下游配套项目建设商机无限。首先,管网建设令人鼓舞。“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贯穿9个省、市、自治区,投资达384亿元,初步估算将使用钢材174万吨,消耗焊条5100吨,挖填土石30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需要大量的水泥、木材、气泵、仪器仪表和自动化设备。塔里木气田开发和沿途城市管网建设的投资额将突破800亿元。

  上海已开始建设耗资达3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包括一条主干管以及两个端站,用来输送“西气东输”和东海的天然气。如果规划的200多个城市都用上天然气,整个下游管网投资将达1500亿元,再加上用户用具部分,投资规模更大。其次,为了解决调峰问题,提高天然气管网的整体经济性,我国必将加速发展天然气化工、发电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建材等工业用户,运输LNG的船舶也将交由国内造船厂建设,这将为相关产业提供极好的发展机会。再次,天然气的开发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环保企业技术水平,改善我国整体环境质量。

  第三,多元战略,保证安全。西部地区、海上天然气和进口LNG,不光改善了我国能源结构,改善了环境质量,也从新层面上让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实现了能源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目标,因而对中国是有着战略意义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能源工业的责任者,三大石油公司都必须思考不仅要为国家和民族的今天努力,更要为明天而奋斗。

  市场化将主导天然气竞争,气化中国任重道远

  三大石油公司在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开发和竞争中,也面临着困惑和挑战。首先,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平衡,勘探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我国发现的气区多在西部地区,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气田发现较少。陆上气田勘探近年进展显著,塔里木、鄂尔多斯盆地储量增长居全国前两位,可这些气田多数远离现实市场,通过长距离管线输送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这使开采成本居高不下。海上勘探近年虽然采用集束勘探等新方法找到一批气田,但尚未取得预期的重大进展。其次,价格制约供求关系,天然气市场开发困难不小。虽然下游用户表现出强大的需求,但也必然受到价格的制约。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市场的开拓方面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反映在天然气的价格上。据报道,该管道全线加权平均指导价格为1.29元/立方米。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局长应名洪在人代会上表示,下游企业认为从西部输送的天然气价格偏高,无法承受。目前国内发电行业对天然气价格的普遍承受能力不高于1.1元/立方米,化工行业则在0.7到0.8元/立方米,这与上游的价格要求差距较大。其实,陆上、海上和进口LNG都存在价格问题,只有找到上下游都能接受的方案,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才能顺利进行。再次,既竞争又合作,天然气开发利用呼吁立法。人们发现,三大石油公司管网建设各自为政,这在天然气管网发展初期尚无大碍,但发展下去则可能重演电信“六条光缆铺西部”的资源浪费现象,也对安全运营、理顺管理和打破垄断带来不利。美国全国天然气管网互通互联,各公司的气均可竞价输入,这对我们启发很大。本次全国人代会上,安徽省代表蒋作君提出制定天然气法的建议,应该说非常及时。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一个法制化、市场化的氛围将主导天然气竞争,中国的天然气开发利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