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长篇通讯:无言故事千古泪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7日 07:48 人民网

  本报驻法国记者张祝基

  中国人就是到了天涯海角也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清明时节,在与九州大地相隔万里的法国,华裔也去上坟扫墓,凭吊故人先祖。今年4月5日,法国60个华裔社团再次联合举行公祭仪式,缅怀长眠于法兰西的华工。

  公祭地点在努瓦耶勒华工墓园。努瓦耶勒位于巴黎西北大约200公里处,本来是一个鸟语多人声少的落寞小镇。但这一天,多辆大客车小轿车载着七八百名中法人士开进小镇,他们当中有华裔华侨,也有中国驻法使馆工作人员,有法国政府的代表,也有当地各级行政机构的代表及小镇居民。一支鼓乐仪仗队也一会儿一支地演奏着乐曲。

  墓园围护在一圈石墙之内,石墙正中有一个石质牌楼式拱门。远远就见拱门上并排飘扬着中国的五星红旗和法国的三色国旗。墓园里没有坟墓,而是平平展展的绿草坪,上面横平竖直地排列着838块半人高的白色石碑。墓园当中有一株挺拔的塔松,给人肃穆的感觉,但也令人想到它在平日里的冷清。

  在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受到重创,伤亡惨重。由于劳力极度匮乏,它们决定从中国招募劳工。1916和1917两年,英法两国从中国,主要是山东、河北一带共招募了14万名华工。这些华工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从事装卸船只、清理道路、制造枪弹、修筑工事、抢救伤员、掩埋阵亡士兵甚至扫除地雷等非常艰苦、危险的工作,很多人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或下落不明。据统计,如今在法国共有156处华工墓地,其中最大的是努瓦耶勒华工墓园,埋葬着838位华工的遗骨。

  走进墓园,我想,就在这里,长眠着我的同胞先辈,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敬畏之情。我蹑手蹑脚地从一排排墓碑前走过,见大部分碑上都用中法两种文字刻着死者的姓名和死亡的日期,并有一个编号,但也有的碑上只有法文姓名而没有中文姓名。当年的华工,就是这样为了一个遥远的国家而捐躯。我心里在问,在这一块块石碑底下,埋藏着什么样无言的故事?

  公祭仪式有举着军旗的退伍军人仪仗队及鼓乐队到场,场面郑重肃穆。墓园中央摆着一张供桌,上有鲜花、水果和燃香,体现出一股中华亲情。乐队在仪式开始时演奏法中两国国歌,最后奏安魂曲。中间有献花圈、上香、诵读祭文、讲话等程式。由于这里的死者大多数是山东人,今年山东省特意派了一个代表团参加公祭仪式。山东代表团把从家乡带来的清酒浇洒在墓地上,祭奠亡灵。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在讲话中说,今天我们可以告慰亡灵的是:中国当年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年华工用青春和鲜血浇灌的中法友谊之树正在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这段华工史,浸透血和泪。1988年在纪念一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法国政府向当时存世的吕虎臣、曾广培两位老华工颁授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并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当年华工聚居地镶立了一块华工纪念铜牌,上面写道:“在1916至1918年间,曾有14万名华工参加盟军抗战工作,有数千人献出了生命。”1998年,法国政府在被称为华人城的巴黎13区博德里库公园竖立了一块2吨重的纪念石碑。希拉克总统曾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信念和自由。”这表明,法兰西并没有忘记他们。

  去年,由陈克威、陈克光的陈氏兄弟公司出资协助,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承办了对华工的公祭活动。陈氏兄弟是法国成功华人的代表之一,他们的义举体现了华夏子孙的传统与道德。今年,在努瓦耶勒华工墓园再次举行公祭,祭奠死难华工正在变成一个传统。

  4月4日,《费加罗报》有一篇报道,内容是就祭奠华工一事对陈克光的采访。庇卡底地区的一个小学办的网站上,还有一个关于当年华工的专栏。不忘这段历史,正确对待这段历史,使这段历史在华裔融入法国社会及法中关系上发挥些促进作用,也可使长眠地下的华工亡灵安息。

  (本报巴黎4月6日电)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