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伊拉克战争 > 正文

分析:透视美伊新闻官员的“口水大战”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6日 20:39 舰船知识网络版

  特约撰稿老庄

  观注伊拉克战事的人们这两天都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美军以一支兵力不大且早已疲惫不堪的部队长驱直入,穿越萨达姆划定的"红线地带",几入无人之地,直抵巴格达"心脏",而战前被媒体"寄予厚望"的伊拉克"虎狼之师DO
UBLE_QUOTATION
共和国卫队几个师几乎没有进行象样的抵抗,其防御地带就被美军坦克"洞穿"。另一方面,双方新闻官员在媒体上互相攻诘,大打"口水仗"。

  美军方发言人刚宣布重创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攻破巴格达外围防御体系,伊拉克方面就予以否认,说迄今为止,伊军只使用了三分之一的防御兵力,言下之意伊军战斗力仍保存完好;4日下午,美方宣布巴格达已处于包围之中,萨达姆虽然生死不明,即使活着也无法有效指挥控制其部队了,然而当日晚间,伊拉克电视台就出现了萨达姆视察巴格达街头的画面,背景是轰炸后的断墙残垣和燃烧的浓烟;5日,美军方宣布已经占领并控制伊拉克的萨达姆国际机场,不久将启用一条跑道,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立即反驳说,萨达姆国际机场并没有被美军控制,伊军运用"同归于尽"的战法给美军重大杀伤,突入机场的美军已撤到外围,并处于伊军包围之中,他还信誓旦旦地要带记者到机场去看看;同日晚,美国防部女发言人宣布,美军一支装甲分队已经突入巴格达的"心脏"地带(先前报道说是巴格达市中心),并播出了美军坦克进入巴格达街道的画面,萨哈夫又予以否认,说巴格达市区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美军坦克,电视画面上出现的地点是在巴格达市以南的一个城镇……

  面对一场如此紧张激烈的"口水大战",不仅普通电视观众如坠五里云雾,就是正在央视作电视直播的军事专家们也难辨真伪,不知如何评论是好。

  笔者如同广大网友一样,只能通过大众媒体了解一些战场信息,既不能亲临战场一线"实地考查",也得不到什么"内部消息",因而也着实"迷惑"了两天。但模模糊糊之中有几条线索似乎逐渐清晰起来,这里写出与大家一道分享。

  首先,这是美军方在打"政治仗"。正象战前大多分析家所说的,美英当局此次出兵伊拉克是冒着很大政治风险的,现在仗已经打到这个份上,他们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冒险下去,正可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对此已有多篇分析文章进行了深刻剖析,笔者不再赘述,这里单从美军方的"政治秀"来作点分析。

  通过前一段战况看,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美军方在这场战争之初出现了一些重大失误,如战略判断不准,作战计划不周,兵力投入不够,等等。美国内包括一些美军高级退役将领都对军方高层提出了诸多批评,这些批评大多是指向美国防部长、"鹰派"代表人物拉姆斯菲尔德的。有人甚至提出下一阶段对伊作战应用鲍威尔的"绝对优势"战略代替拉氏的"闪电突击"战略。但性格倔强的拉姆斯菲尔德是不会轻意认输的,他不仅一口否认这次"倒萨"作战计划有什么不周,反而一再强调联军的作战计划是可行的,现在战场上的一切行动都是按计划实施的。为此,拉氏还要找一点例证,急于通过战场上的"战绩"来证明自己的"一贯正确"。本月初,美英联军"体整"几天后,不待后续兵力到达又匆匆发动新的一轮攻势,以及现在孤军冒进、小股兵力突入巴格达城区(暂且认为这是事实),都是为了迎合这种政治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与其说联军目前在战场上取得了什么"辉煌战绩",到不如说拉氏赢得了一次"政治战役"的胜利。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联军在前线"捷报频传",美国内对拉姆斯菲尔德的批评声音逐渐"消声",同时国内石油价格又开始回落、股票一路上扬。

  其次,这是一场激烈的"心理战"。美英联军在这场战争中,要推翻萨达姆的统治,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民主政权",关键在于争取伊拉克的民心,因此,战前联军确定的基本战略就是"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尽管在前一段作战中,联军采用的威慑、分化引诱等方法都未收到很大成效,他们仍然坚持这一既定战略,而目前联军的作战行动正是直接服务于这一战略的又一步"险棋"。通过这种战场上的快速突击,他们要向伊拉克人民表明:联军不仅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而且地面部队也所向无敌,想占领伊拉克什么地方就占领什么地方,巴格达城不在联军话下,萨达姆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伊拉克平民不应再相信萨达姆政权,军队如果不停止抵抗,只能招致灭亡。

  萨达姆对美英当局的企图可谓"洞若观火",他深知在这场敌我优劣悬殊的战争中,要想赢得胜利,或者拖得时间长一些,争取形势发生变化,仅靠他的军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取得全国民众的支持,要打"人民战争",在持久战、巷战中逐渐消耗敌人,而实现这一战略企图关键的关键是争取民心士气,否则,民心一散、士气一乱,伊拉克人民起义的起义、出城避难的出城避难,下一步巷战怎么打、军队如何能持久坚持?为此,萨达姆在前一段采取了大量安抚民心士气的措施,如奖励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宣布对在战争中受到损失的市民给予补贴等。这些措施在前一段战争中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伊拉克上下至今没发生大的动乱,巴格达城在战火中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目前,面对联军新一轮强大的"心理攻势",萨达姆利用媒体"愤起反击"。电视台多次被炸后又顽强恢复起来,萨哈夫每天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一天不落,萨达姆总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视察"巴格达街头,对于联军的不利宣传坚决予以否认,等等,这一切都是伊拉克在实施"心理"反击。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这场"口水大战"比战场上"真刀实枪"的实战还激烈。

  第三,再让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战场上真实的作战情况。从这几天的媒体报道看,美军在向巴格达城进逼过程中,没有遇到象人们预测之中的顽强抵抗,美军方也说伊军的抵抗是零星的。对此,笔者认为基本上是事实,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共和国卫队在联军猛烈的空袭中损失较大,无力阻止其地面部队进攻;第二,美军没有对巴格达城外围防御带全面突破,只是从几个切开的"口子"插入到巴格达城郊,而伊军为保存实力,兵力部署相对分散,不能在几个"口子"上形成有效阻滞;第三,美军先头部队全部是坦克装甲部队,火力强、防护好、机动快,而共和国卫队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大多是海湾战争前从前苏联进口的,经十多年的封锁禁运,零部件短缺,能用的可能已不多,加之这些天联军的猛烈空袭,即使还剩下少量坦克也不是美军坦克的对手,其步兵轻武器难以接近对手,更不要说对其构成威胁了。因此,笔者对美军能够几乎未经激烈战斗就逼近巴格达城郊、甚至突入市区都不表示怀疑,只是对萨达姆机场的战斗还有点疑问。

  按美军方的说法,伊军虽在机场进行了顽抗,但美军很快就消灭了机场守军,控制了该机场。撇开国际、国内的政治影响不说,仅就军事而言,萨达姆国际机场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美军占领该机场,可以直接利用它运送兵力和后勤补给物资,从而大大提高美军的进攻能力,这一点萨达姆十分清楚。而机场地形相对开阔,居民少,美军可以无所顾及地使用各种火力,坚守机场对伊军来说是很困难。但伊军战前可在机场下面构筑大量坚固的防护掩体,甚至可以地道与市区联通,在美军进攻时退入地下与其打"地道战"。据此,笔者分析萨哈夫先前说的"非常规"攻击,后来又说"与敌同归于尽"的攻击,可能指的就是通过地道进行出击(除此以外,伊军从外部很难接近美军)。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军可能要受到较大损失,他们所说的已经有效控制住机场恐怕难以让人相信。美军方也说,占领机场的美军目前正在炸毁机场内的地下工程,防止被伊军利用,正好证明了这一点。昨天半岛电视台还播出了在机场上被击毁的美军坦克车辆的画面。从种种现象分析,美方在萨达姆机场问题上可能说了谎,而伊方的说法有一定有信度。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情况下,伊军要想在野战中"顶"住联军的攻势几乎不可能,伊军唯一可以寄希望的就是在城市巷战中"拉近"与对手的距离,使对手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进而消耗其有生力量,这正是萨达姆战术的核心。美英联军可以长驱直入,甚至也可以快速突入城市内的任何一点,正如美军方发言人所说的,"想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但问题是,美军进城的目的不是去"观赏"巴格达街景的,而是要能控制住城市。为此,美军部队不能总是呆在坦克车内,而是要走出车来,去占领城市内的重要建筑、街区,这样一来,他们与手拿步枪、火箭筒的伊军士兵甚至普通百姓相比还有什么优势吗?

  二战时期的战例和近年来俄军在车臣格罗兹尼的战例都说明,进入一座城市并不太难,但要真正控制一座城市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今天早间的报道说,昨天下午突入巴格达城区内的美军装甲分队有一辆坦克被伊军击毁,一名坦克指挥官被打死,6人受伤,其余装甲车辆已经退出市区,与占领萨达姆国际机场的美军汇合。按照美军方发言人的说法,美军这支装甲分队只是在进行一种试探性攻击。那么,通过这次"试探",美军指挥官是不是得到一点启示了呢?笔者不得而知,只是在这里作一点分析而已。

  最后,还想说一点。按照西文军事理论鼻祖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军事必须为政治服务。但克氏也说过,战争有它不同于政治的自身规律,如果忽视战争自身规律,一味按照政治需要来指挥战争,最终终会受到战争规律的惩罚。尽管我们不太清楚美军目前作战的确切情况,但笔者注意到了这几天的一些报道,也许敏感的人们从中可以嗅出点什么。

  一则是美军方宣布在巴格达以南指挥作战的一名海军陆战队上校被火线"解职";一则是说美海军陆战队官兵在前线因睡眠不足影响到了作战,开战以来每天只能睡4-5小时觉;还有一则消息说,在库特方向作战的美海军陆战队一名士兵在睡梦中造成枪支走火,"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意味着什么,留给网友们自己解析吧。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伊拉克战争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