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西安通信学院:让战争“神经”更灵敏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4月1日 00:17 解放军报

  程晓平、本报特约通讯员刘红斌

  近3年来,西安通信学院在全国、全军各类统考、竞赛中先后捧回26个大奖;近两年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录取率高出全国平均录取率50个百分点;先后有50多项科研成果获军内外大奖,360多篇论文被国内外期刊登载。一所初级技术院校缘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势头?

  用“打得赢”衡量专业设置

  [新闻点击]初春的关中平原,雪花迎风飞舞,大地一片雪白。突然,警报声声:光纤通信线路被“敌方”炸毁。雪地上,一支野战抢修小分队迅速出击,抢修野外应急光纤输送线路。经过精心抢修,光纤车上的发电装置同时启动,光纤熔接机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这是西安通信学院组织光纤专业学员进行“抢代通”专业演练的一个画面。

  [背景资料]近年来,西安通信学院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瞄准军事通信发展前沿和“打得赢”总目标设置专业。他们把明显落后的专业撤掉,将相应的教研室与教学组撤销,让一部分教员尽快“充电”转岗;将一些口径较窄的专业合并,按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教学的原则,重新优化组合教学组和教研室,科学确定内部编制,并根据通信技术发展和部队建设需要组建新的专业方向。以此为辐射,一大批与未来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应运而生。

  [编辑感言]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提供人才储备,是院校的终极目标。而未来战争中,通信兵已不再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保障分队,它与战争的其它要素一道,成为作战的主力或主体。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完成这一使命,院校责任重大。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瞄准打赢设课目,才能在未来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高起点上锻造人才方阵

  [新闻点击]除夕之夜,万家团圆。喀喇昆仑山上全军海拔最高的红山河机务站,连长张全哲带领4名战士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在茫茫大雪中把被风雪刮断的线路全部抢修完毕。

  [慢镜回放] 2001年年底,呼和浩特火车站。开车的铃声分开了一双双深情紧握的手。随着火车的徐徐开动,内蒙古军区某部的退伍老兵们,把一束束干枝梅送给了西安通院毕业学员、女连长邓伟,一个个向她挥泪告别:连长,是你教会我们技术,是你告诉我们怎样走好人生路……这一年,邓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今年3月,她又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背景资料]近年来,西安通院从创新育人模式入手,坚持把部队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他们完善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计划,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专业教学模式,注重加强学员的军、政、人文素质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了“科技英才工程”,从而搭建起了复合型人才成长的基础平台。为了拓宽学员的知识面,他们打破专业界限,开设了一批综合性课程,使学员既能适应第一任职需要,又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员的主体意识,使学员由被动变为主动,促进了教学相长。学院把育人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的各个方面,先后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40余个,利用寒暑假组织学员到通信部队进行综合训练。通过“野战通信枢纽开设”、“野战生存”、“光缆故障排除”等内容的演练,使学员把课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把单科知识变成了综合能力,实现了院校教育与部队需要的有机结合。

  [编辑感言]院校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适应未来高技术作战需要,按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育才模式,创新育才方法,拓宽育才途径,在高起点上全方位培养学员的现代军政素质。

  向“硅谷群”要战斗力

  [新闻点击] 2001年10月10日,陕西省军区小礼堂,由西安通院研制成功的某新型智能电源技术鉴定会正在进行。来自全军的16位电源专家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在鉴定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电源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背景资料]近年来,该院坚持瞄准教学搞科研,走教学科研双轮驱动的路子。学院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责任人制度,实行科研经费零效益管理,采取送教学科研骨干到校外科研单位进修等措施,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学院领导每年都要到一线部队搞调研、找项目,使科研成果能直接应用到通信部队。他们开发研制的数据传输故障分析模拟系统和光纤通信试验系统先后获奖。与此同时,该院还筹集资金,建成了以全军光纤通信人才培训中心、全军宽带网实验中心、全军智能话务员培训中心、全军程控交换培训中心等一大批军内外一流的“硅谷群”,使之成为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的“孵化器”。博士生潘进学成归来仅一年半时间,便以“宽带网实验中心”为依托,参与了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有16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录用。

  [编辑感言]信息时代呼唤科技密集型人才。面对世界军事革命的严峻挑战,造就一支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就成了当务之急。而科研项目只有科技含量高,只有与部队实际相结合,尽快形成战斗力,才是院校教学科研的价值所在。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