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特写:我登上了南极大陆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31日 08:15 解放军报

  强荧

  一个人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呆久了,需要受到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的洗礼。在过去的4个月里,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登上了这片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居住的净土。

  我们出发的时候,正是南极的夏天,气温在零摄氏度和零下二十摄氏度之间,南极冬天的极限气温则是零下八十九摄氏度。南极考察有风险,临行前,每一位队员及其家属和所在单位领导都在“生死文书”上签了字。

  出海遭遇下马威

  二万一千吨级的“雪龙号”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极地考察运输两用船。考察船刚开出长江口,咆哮的大海就给全体考察队员来了个下马威。

  舱外8级大风,所有的渔船都赶紧避风去了。“雪龙号”上变成了摇晃的世界,没多久,有许多队员倒下了,脸上流露出痛苦的神色。晕船加上强低气压,胸中像堵了块石头,搬也搬不掉。肆虐的海浪在船体外狂舞,房间内瓶瓶罐罐在跳跃,扶起这个,又倒下那个,一生气,干脆让它们“全体卧倒”!

  船上第一次聚餐,大厨准备了很多菜。队员们被安排6个人一桌,本来还担心有人没地方坐,可到了开饭时间,哪有什么人,座位空出来一大溜。厨师端着一大盆鱼,几乎哀求地说:“请你们多吃点,多吃点!”中山站队员吕非笑着对我说:“如果你问我‘晕’字有多难受,我会直接告诉你:就想跳海。但每次我都实在没有力气爬下床走到船边,所以庆幸今天还可以活生生地面对大家。”

  领队魏文良为了鼓励全体队员,高声朗诵起了《南极考察队之歌》:“在狂暴的风雪中,我们听到了祖国的呼唤;在艰险的征途上,我们看见了亲人的笑脸;重任在肩,希望在前,为祖国增光奋勇当先———亲密的战友啊,忠诚的伙伴,我们考察队员,都是中华的好儿男!”在这催人泪下的铿锵誓言中,英雄的队员们个个昂起了头!

  科考取得重大突破

  在一些队员对大海发着各种各样“牢骚”的时候,南大洋考察组的科学家一直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没有白天黑夜,轮番工作。在北纬10度、东经128度的西太平洋洋面,我国科学家布放了一枚A r g o浮标。价值2万美元的A r g o浮标可下潜到水下2000米收集资料,放下去的浮标运行良好,成功传回资料30次。

  我为科学家的成功而高兴,又突发奇想:我们船上有近百位科学家,他们不也好像一个个A r g o浮标吗,深入海底,深入南极,深入科研第一线,定期“浮出水面”,向全国、向世界报告胜利的消息。

  与以往相比,这次南极考察时间最短,任务最重。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考察队创造了多项第一,在南极冰盖研究、地质研究、陨石研究和南大洋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首先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向埃默里冰架进军,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事业向纵深推进。埃默里冰架为南极第三大冰架,它是南极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科学家们冒险登上这危机四伏的生命禁区,成功钻取了世界上第一支301.8米连续完整的冰芯样品,取得钻孔测温资料,使我国在国际极地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显著上升。

  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考察队员收集到2000多块陨石,远远超过我国历次考察采集到的陨石数量总和,从而使我国陨石的拥有量跃升至世界第3位,一举跻身世界陨石大国行列。

  与此同时,考察队员还对南极3200平方公里的格罗夫山进行了1∶10万全面遥感测图,这是人类在南极格罗夫山首次进行的大范围全面遥感测图,为科学界今后进行多学科考察提供了准确的地理区域信息。

  除此以外,考察队也封了我一个第一:第一个在南极内陆纵深处发现陨石的记者。还有一项桂冠颁给了女队员,陈丹红、姜梅和张一玲到格罗夫冰盖来慰问,被封为我国最早到达南极内陆的女性。创造第一是一种幸运,它的后面是层层梯队的多年艰苦努力,是几代人的不懈追求换来的。它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一个团队的,它属于一个伟大的名字———中国!

  体验冰雪生活

  每一个到过南极的人,对这里特殊的冰雪生活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

  南极的紫外线辐射实在太厉害了。一天不戴墨镜,第二天就会眼睛红肿发炎,难受得什么事也干不好。一天不戴面罩,脸上皮肤就会发红发黑,继而发硬结痂,痛得头发晕。在野外,我们互相看看,很好笑。戴着墨镜,戴着面罩,还戴着帽子,彼此认不出来,时间长了才慢慢习惯。男队员一天中还有许多摘下面罩的时候,女队员除了睡觉,面罩是一刻也不会脱的,有点像阿拉伯妇女。

  我们每天在冰天雪地中行走七八个小时,天天要穿长及膝盖的长筒水靴。水靴大而笨重,走路很累。有时陷进深雪或沼泽中,好不容易脚拔出来了,水靴却还在里面。更糟糕的是,在海滩上不小心,海水便会灌进靴内,湿漉漉的极难受。

  艰苦的极地生活,也让我们饱尝了“南极病痛”。在南极,最典型的病症有三条:关节痛、皮肤焦、肥胖。长期在南极生活,考察队员很容易得关节炎。我的左膝盖以前曾粉碎性骨折过,这次在南极,左膝时常酸痛,有时疼得走不了路。南极的紫外线强度超过了北极和青藏高原,堪称世界之最。队里给每个人发了防晒霜,我们出门前猛涂一气,但是少有效果。只要在雪地活动一天,脸上皮肤保证会红,晚上火辣辣地痛。原来以为南极考察会让人消瘦,可是4个月下来队员们普遍增肥。原来,考察队员的食品以肉类为主,加上活动范围有限,人很容易长胖。

  在南极,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队员们的思乡情绪,也像这茫茫白雪,走不到边。我们聚集在一起,喝茶聊天,思乡的话题谁也不忍提起。老队员说,茫茫大雪中,人最需要的是乐观,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经历过南极严寒考验的人,都可以说是通过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会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在南极的经历,会相伴他们一辈子,使他们终身受益。

  冰雪大陆的朋友

  南极是个“自由世界”,这里没有国界,没有海关,不用护照,不用签证。我们抽空访问了7个国家的考察站———智利、俄罗斯、阿根廷、巴西、乌拉圭、韩国和波兰站,7国考察站非常热情,特意升起了五星红旗欢迎中国朋友。双方互赠礼物,十分友好。

  在这里,还有很多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乔治王岛的西海岸,有许多又笨又灵的海豹,我和几个队员来回跋涉三四个小时去欣赏。南极的动物不仅不怕人,不避人,而且对人类充满友情。海豹在我们面前忸怩作态,尽兴表演,那种可爱的傻劲,着实让人兴奋。在南极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人与动物必须保持距离,严守“三米线原则”。

  长城站的正前方,是著名的企鹅岛,那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德国姑娘西蒙娜和几位科学家经年累月地守卫在那里,研究着企鹅与人类的有关问题。我们登上企鹅岛,按照西蒙娜划定的路线走。眼前的山坡上,黑压压一片,成千上万只企鹅在抚育后代和玩耍。企鹅岛是企鹅乐园,西蒙娜等科学家在这里却过着清苦生活,连食品供应都很有限。下岛后,我们派人送去了刚刚运来的一大块肉,向她们表示敬意。

  回想起来,这次去南极,我们经受了多少磨难,吃了多少的苦头!但是困难锻炼了我们,更可贵的是,困难使人和人之间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南极考察给我的印象,除了风雨冰雪外,更多的是友爱和温情,是南极事业让大家结下了不解之缘。难得的朋友啊!

  回国途中,又遇特大风浪,在惊涛骇浪中,船长袁绍宏摇晃着来找我,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强哥,你的行李不用带回去了,就留在船上。今年7月,我们一起去北极!”

  相关链接

  南极自然环境之最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摄氏度;

  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大陆冰盖体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贮藏了世界总冰量的90%,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

  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内陆高原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南极点的年降水量不到3毫米;

  南极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暴最频繁的大陆,年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最大风速达每秒80-100米;

  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000多米,是其它大陆平均海拔的3倍。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