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安全到达叙利亚:真的不想走(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30日 09:42 北京青年报 | ||||
![]() 昨日中国记者五人顺利跨过叙伊边境本报记者即时采访离开巴格达后的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闾丘露薇 北京时间3月29日零时7分,香港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闾丘露薇、蔡晓江,与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冀惠彦、杨小勇一行五人,安全跨过伊拉克—叙利亚边境。昨天傍晚6:50,当记者把电话打到大马士革闾丘露薇下榻的酒店房间时,正是叙利亚当地时间的中午时分,病 关于 离开 记者:昨天晚上是不是这么多天以来睡的第一个没有炮火声的觉? 闾丘:对,而且是第一个真正算睡着了的觉。因为过去5天一听到炮火声我们就要去拍,半夜也这样,总希望能拍到点什么东西,所以就马上起来。那几天睡觉一直就不脱衣服,也为的是万一有什么事情的话能走得快。昨天从巴格达出来还算挺顺利的。 记者:离开巴格达什么心情? 闾丘:有点不想走。因为现在还有一些记者在那里工作。我们公司是从我们的安全角度考虑。但如果撇开安全角度,纯粹从做新闻的角度来说,我是绝对不想走的,我总觉得既然别的记者可以留在那里采访,那我们也应该可以。但是还是听从安排吧。 关于 抗命 记者:有一个细节我特别想弄清楚,当初你进巴格达的时候,有一个说法是你关掉了手机抗命行事,其实公司是不同意的。 闾丘:过边境其实也打不了手机。所以不能说我关了手机。只要一过伊拉克边境,就没有通讯线路。我们带了一个卫星电话,但伊拉克管得很严,我们过边境的时候他们就把它封起来。那就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联络。至于是不是抗命,我有跟我的直接领导说,我现在过去试试看。 记者:我看到阮次山先生在电视上说:“闾丘不怕死。当初她进巴格达我们是不同意的,她自己闯进去了。” 闾丘:他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我知道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个决定说让你去。 记者:我也一直想知道,那么艰难危险的任务,约伊边境那么一个位置,为什么是让你去? 闾丘:正好是时间问题。因为之前我们所有人的签证都到期了,而我在做“两会”的时候自己先去把签证办下来了。那个时候只有我的手里有签证。 关于 害怕 记者:我今天看到消息,半岛电视台一辆采访车又被炸了。 闾丘:对,好像是两个人死亡。 记者: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不会有一点后怕?我想你离开巴格达的时候心情应该有点儿复杂吧,毕竟你是在离开危险走向安全。 闾丘:倒也没有后怕。如果你在里面你就会知道,你防也防不过来。你知道随时都可能会出事情,就是不知道会落在谁的身上。在里面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准备。 记者:现在大家都对你的勇气感到吃惊。因为大家容易理解岁数小的人有这样的血气之举,因为年轻嘛,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可你,我知道你还有一个很小的女儿,5岁还是6岁? 闾丘:6岁。进去的时候有点没底,因为这次跟阿富汗绝对不一样,有很多担心,最担心的就是轰炸。这个东西我觉得又控制不了,你只能看运气。有的时候还是觉得命大福大。 关于 同行 记者:介绍一下你的那个同行,他一直跟你在一起,只是大家几乎没有机会看见他的脸。 闾丘:摄影师蔡晓江,一个典型的香港人。他进“凤凰”只有一年,但之前一直在卫星电视工作。我们以前就是用他们的,等于是我们已经合作五六年了。他蛮不错,他也知道危险,但是他老是说“听天由命吧”,而且从来没有抱怨过任何东西。 记者:你从昨天到了之后就一直在休息吧?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闾丘:接下来还是让公司安排。公司让我休息一两天,好好睡觉。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再出去采访可能会吃不消。休息一两天之后再决定下一步到底去哪里。 记者:你还会接着工作是吧,不是回香港休整? 闾丘:对,只是不知道再去哪里。 关于 职业 记者:在巴格达你亲眼看到被炸死的样子很惨的人,我想知道留给你的影响。我觉得不管怎么说你还是一个女性,虽然你非常了不起。 闾丘:我就是觉得为什么要打仗呢?你听到消息说伊军死了多少人,美军死了多少人,听上去好像只是一个个数字。但这些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他的那个生活圈子里的人,他的家人整个的生活都将被改变,我觉得真的很可惜。 记者:你说你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个记者,看到多么悲伤的事,你也不会跟着一起流泪,遇到多么激动欢快的事,你也不会跟着一起欢呼。这次你做到了吗? 闾丘:去拍摄的时候,即使我看到被炸之后的残肢、人体器官,我不会感到很害怕或者看到这种惨相跟他们一起哭。事后我自己想的时候,我会觉得很伤心很无奈。但工作的时候,我相信在整个工作阶段,我绝对不会,我不允许自己情绪出现这样的波动,因为这样会影响我的客观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