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话说“震慑”——“不战而屈人之兵”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26日 18:0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伊拉克战争信箱)话说“震慑”

  主持人:新华社记者马晓霖

  问:过去一周内,美国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了数次大规模的轰炸,并把这一阶段性的行动冠以“震慑行动”。法新社评论说,“美国对伊拉克大规模空袭是‘震慑’战略活
生生的实例。这种战略虽然野蛮但却是一种能迫使敌人屈服的精确战术。”“震慑”战略是如何产生的?是不是一种新的战争理论?

  答:“震慑”本身既是宏观的战略理论,又是微观的战术战法。顾名思义,它是通过让人胆战心惊的打击和威慑摧垮对方的意志,动摇其决心,从而达到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的效果,实现预期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目标。

  西方分析家们认为,“震慑”战略是过去10年间美国前海军指挥官厄尔曼等部分退役将军推崇并制订的一种作战概念,并系统地体现在《“震慑”:迅速取得支配地位》这本军事战略专著中。启发厄尔曼等人推出这一战略的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投掷两枚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这个典型性威慑战例。同时,海湾战争中美军通过摧毁伊拉克地面雷达战使其空中力量失去作用,也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他们认为,在美国军事技术非常先进的情况下,能否不使用毁灭性武器而达到使用毁灭性武器所能达到的震慑效果,使敌人迅速绝望,进而丧失抵抗意志和信心。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震慑”战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时,得到了拉姆斯菲尔德等几名前国防部长的欣赏,他们于1999年联名写信给美国总统克林顿,支持进行军事战略的转变。布什执政后,官复原职的拉姆斯菲尔德又力主推行“震慑”战略,并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新的实践。

  其实,“震慑”是以往美国威慑战略思想的延伸和战术运用,也是“攻心”、“夺气”之心战的另一种形式。其实,“震慑”作为一种古老的战略和战术并不是西方和美国的发明。《孙子兵法》中“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追求的就是在保全自己又避免毁灭敌国、敌军的前提下实现让敌人完全屈服的“全胜”效果。

  通过“震慑”以最小代价和最短时间达到战略战术目标是军事谋略的最高境界,但能否在运用中收到实际效果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