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焦点扫描:影响伊拉克战争进程的10大人物(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25日 01:02 人民网

  得州牛仔:乔治·沃克·布什(GeorgeWalkerBush)

  这场战争会以推翻萨达姆政权告终,但同时也关系到布什能否继续稳坐总统宝座。乔治·沃克·布什,第54任美国总统,是第51任总统乔治·布什的儿子。他于1946年7月6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小布什从小就显示了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的倔强和强硬性格,在父母眼里,他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父亲的一个朋友说:“不是小布什有反叛的精
神,他只是比父母所预想的要野一些而已。”

  小布什的性格决定了他拒绝为未来做任何打算,当然也包括竞选总统。他说:“我生活在现在。”翻译成中国的俗话,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小布什承认,他年轻的时候不招父亲喜欢,但他愿意这样。小时候他十分调皮捣蛋,12岁开始学抽烟,说话带脏字,欺负自己的弟弟。去教堂碰见修女不是说:“小姐,您早!”而是说:“嗨,小妞儿,看起来够性感的呦。”气得老布什夫妇只能面面相觑。

  小布什上中学时成绩奇差,好玩、喜恶作剧、见到书本就头痛。后凭借父亲的关系进入耶鲁大学,主修历史,成绩很一般,大多数课程仅得C,但布什在大学里的强项是广交朋友,四年玩乐嬉笑中结识了4000多耶鲁在校生中的四分之一,这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人际关系的基础。1968年,小布什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1975年拿到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回到家乡得州米德兰,创建了一家油气勘探公司。其间,他曾在得克萨斯州国民警卫队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

  1977年11月5日,小布什娶当地小户人家出生的淑女劳拉为妻。婚后第二年,他在竞选西得克萨斯州众议员间,被正式冠以“小布什”的称号。但后来由于他的民主党对手过于强劲,小布什未能如愿。这次打击使首次涉入政坛的小布什多年异常地消沉,并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在小布什最关键的时刻,是他平民出身的妻子劳拉,一个普普通通但十分热爱生活而远离政治的女人拯救了他。奇迹终于发生了!1986年,对于小布什来说,不惑之年、戒酒、双胞胎女儿出世……许许多多的事使他重新审视人生,使他改变了对父亲、对家族的看法。

  1994年11月8日,小布什当选得克萨斯州州长,四年以后竞选连任成功,成为得州有史以来首位连任州长的人。六年后小布什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2000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战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当选美国第54届(43任)总统。

  小布什1978年竞选众议员失败,他的父亲老布什1964年在第一次竞选参议员时失败,他的爷爷也曾在第一次竞选参议员时失败。但布什家族的这些人并没有为第一次的失败所困扰,而是积极地投身于更加激烈的政治角逐之中。小布什继承了家族的这种传统政治素质,同时也养成了坚忍不拔,执著顽强的性格,这一性格显示在对伊战争中,就是坚持自己的主张,置天下反战之呼声不顾,必要时抛开联合国,也要对伊开战。

  布什的做法显示,美国在过去50年中奉行的敌来我挡的国家安全策略已经作古。布什的这种战争理论实际上自从“9·11”以后就开始出现。在17日晚上的讲话中,布什重申:美国将代替联合国担当国际警察的角色。但在欧洲人眼中,在加州发迹的布什是一个腰里别着枪、看谁不顺眼就要动粗的西部牛仔形象。

  喜欢功夫片的“鹰爪鸽”:科林·卢瑟·鲍威尔(ColinLutherPowel)

  他是美国第一个黑人国务卿,第一个黑人,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1937年4月5日,鲍威尔出生于纽约,他在南布朗克斯长大,父母都是来自牙买加的移民,童年的鲍威尔家庭非常贫困。艰苦磨难没有阻碍鲍威尔的奋发成功。1958年鲍威尔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获地理学学士学位。他在校学习的同时参加了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越南战争爆发后,鲍威尔于1962~1963年和1968~1969年两次被派到越南。1977~1980年担任国防部副部长高级军事助理,正式进入了美国军队的最高领导层。1989年老布什总统任命他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晋升四星上将,时年52岁。

  2000年12月,美国当选总统小布什提名鲍威尔为国务卿。对于外交事务,鲍威尔拥有自己的方式和特点。在以态度强硬、作风凌厉著称的小布什政府中,鲍威尔是核心人物中惟一的一位温和派人物,通常被人们视为比较典型的“鸽派”人物。鲍威尔曾表示,自己是一名战士,研究战争,但战争决不应被看作是不可避免的,要尽一切可能去避免战争,“和为贵”是他信奉的宗旨,因此,他被称为“鹰爪鸽”。

  但从2003年1月末开始,鲍威尔在对伊的问题突然强硬起来,态度似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2月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呈交了有关证据,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希望得到更多国家支持其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

  鲍威尔的这一惊人变化,国际上公认的观点是因为他看到布什总统已下定了决心,要采取军事行动解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作为一名退役将军,鲍威尔认为工作的变更并没有改变他身上具有的军人特质,作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服从大局。鲍威尔是一位骨子里主张和平的军人,但他又要恪守军人的职业准则———忠诚。

  鲍威尔待人热情随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在闲暇时间,很喜欢看吴宇森导演的功夫片或战争题材的影片。在他会客室的茶几上放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宣誓就职时,布什总统站在他身旁的照片;另一张就是他与华裔导演吴宇森及其摄制组人员的合影。

  黑珍珠+武士公主:堪多丽萨·赖斯(CondoleezzaRice)

  赖斯15岁上大学,26岁成为斯坦福大学的讲师。1993年,她出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也是该校第一位黑人教务长。2001年,出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成为美国历史上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黑人。

  作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女顾问,人们非常容易把赖斯和前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相提并论,因为她们都精明干练,而且风度翩翩。巧合的是,赖斯在丹佛大学的导师约瑟夫·科贝尔正是奥尔布赖特的父亲,是奥的父亲使她迷上了俄罗斯历史。

  赖斯在布什政府中的特殊地位是广为人知的。在2002年8月,布什和切尼之间就伊拉克问题发生“鹰鸽之争”,陷入僵持时,布什需要有人向切尼捎去“悄悄话”,协调两人观点,担此重任的正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2001年赖斯出访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商讨导弹防御问题。而国务卿鲍威尔只能充当陪同。这都意味着:布什政府的第一外交官员是这位赖斯女士,而非国务卿。这在美国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在白宫,赖斯说的话就代表布什。在布什政府的官员当中,早上第一个见到布什,以及最后一个在晚上离开布什的人常常是赖斯。小布什也毫不掩饰自己在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上对赖斯的依赖,并称同她在一起感到开心和放松,问她一些在专业人士看来是小儿科的国际问题也用不着不好意思。赖斯能够将复杂的国际问题和对外政策用小布什能够听懂的方式,三言两语讲清楚,她擅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赖斯对于布什的影响力,使国际社会感到好奇。从表面看,布什和赖斯是各方面情况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位是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富有的白人男子,在校学习期间并不努力;而另一位则是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黑人女性,学习十分刻苦。

  实际上,赖斯和布什家族的密切交往渊源已久。1989年应当时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斯考克罗夫特的请求,34岁的赖斯就任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和东欧事务负责人,成了当时老布什总统的苏联问题首席顾问。1998年,应老布什之邀,赖斯辞去斯坦福大学的职务,辅佐小布什参加总统竞选,成为竞选班子中的首席外交事务顾问。小布什正式当选总统后,赖斯即被任命为总统安全顾问。赖斯在说服布什先让联合国恢复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然后再考虑是否在动武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幕后角色。

  赖斯性格沉静,不喜张扬,受人尊敬,而又无比坚定,这正是总统布什所想要的风格。在白宫,赖斯有两个外号,一个是“基辛格的对立面”,意思是说她行事向来低调。另一个是“武士公主”,是说她骄傲、高雅,对外表十分挑剔。她的办公室里有两面镜子,便于她能从前后两个方面同时看到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

  在个人生活中,赖斯多才多艺,她受过多年花样滑冰的训练,并弹得一手好琴。她对外表的严格要求和不凡品位,使她成为了“有时尚品位的女政客”。现年48岁的赖斯一直单身,目前她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和父亲一起度过的。

  英国明星:托尼·布莱尔(TonyBlair)

  2001年4月,托尼·布莱尔连任英国首相,这是英国历史上首次连任的工党首相。布莱尔在英国人的心中有着近乎完美的形象。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他高大英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另外,他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布莱尔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包括在个人生活中。布莱尔被认为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和夫人切丽共生育了4个孩子,其中2000年5月20日降临人间的小利奥是唐宁街10号150年来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布莱尔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令许多英国民众艳羡不已。此外,布莱尔还多才多艺,他热爱体育,曾是一名出色的橄榄球队员,他对音乐也颇有造诣。

  1953年5月6日,布莱尔出生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布莱尔从小聪明伶俐,上小学时曾因成绩优良而跳级。1966年获奖学金,进入苏格兰最好的爱丁堡费提斯学校学习。1972年,布莱尔考入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法律。1975年,刚刚跨出校门的布莱尔加入工党,并取得了律师资格。1983年,年仅29岁的布莱尔当选为英国下院议员,被视为英国政治界的“金童”。

  踏入政坛之后,他便一帆风顺,先后出任工党经济、工贸、能源和就业事务发言人,1992年起出任工党影子内阁内政大臣。1994年5月,工党领袖史密斯突然病逝,年富力强的布莱尔被推到了前台,两个月后,布莱尔接任工党领袖职位,同年,他被女王任命为枢密院成员。

  在1997年的大选中,工党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当选时年仅44岁的布莱尔也是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被国内外视为锐意改革、有思想并具魄力的领导人。2001年6月,布莱尔再次赢得大选。

  布莱尔一方面坚持英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传统,对欧盟,持相对保留的态度,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另一方面,致力于消除与德法的紧张关系,英国与德法的关系有所改善,积极参与了欧盟的许多事务。同时布莱尔仍将与美国的关系放在英国外交政策的首位,多次强调要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紧跟美国的外交步伐。

  这种“特殊关系”在伊拉克问题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布莱尔对于美国的支持,可谓亦步亦趋。但布莱尔不惜对伊动武的政策遭遇了来自国内外的压力。2月26日英国议会下院就布莱尔政府的对伊政策的表决中,有120名工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这在布莱尔执政以来是十分罕见的。在国外,布莱尔支持美国对伊动武的立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和质疑,特别是同为欧盟国家,并在安理会意见完全相左的法国和德国,对英国对伊政策的反对尤为激烈。

  目前布莱尔在伊拉克问题上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布莱尔必须坚持在对伊问题上紧紧追随美国的一贯立场,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认真对待国内的反战声浪,因为这个问题可能事关其党魁和首相位置。因此,在伊拉克问题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布莱尔正面临一场豪赌,而赌注很可能就是他的政治生命。

  民族英雄还是战争狂人?萨达姆·侯赛因(SaddamHussein)

  海湾战争以来,萨达姆一直就是引起全世界注意的人物。这个令历任美国总统头痛不已的伊拉克总统,究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个阴险狡诈的战争狂人?

  萨达姆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独裁,他连任总统,复兴党总书记,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1990年,他甚至经国会全体通过出任终身总统。同时,他在伊拉克天神一般的个人崇拜在当今世界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萨达姆手腕铁硬,对付异己毫不留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萨达姆在国内不断进行清洗,上任头一天,萨达姆以“开会”为名,在巴格达召集了数百名伊政府官员。会上,萨达姆以叛国罪处死了60名异己。只要是对他有异心的人,即使亲如女婿,也难以幸免。

  萨达姆意志坚定,在苦难面前不肯屈服,多年来他在内忧外患中和美国苦苦纠缠,不肯让步。

  萨达姆心思灵活,善于利用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十多年来,他在联合国安理会寻找所有的可能为伊拉克争取回旋余地,巧妙地与美国周旋。

  萨达姆心机深沉,善于韬光养晦。所以当年他能深得贝克尔的信任,把握伊拉克的大权,而今又能在美国大兵压境面前冷静如恒。

  萨达姆1937年4月28日出生于伊拉克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他出生之前,父亲就死去了,因此萨达姆成了一个遗腹子。9岁时,母亲去世,萨达姆成为孤儿,叔叔完全担负起了他的抚养责任,叔叔还一直激励萨达姆成为阿拉伯世界伟大的领导人。年幼的萨达姆永远记住了这句话,而且毕生都在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1957年,不足20岁的萨达姆申请加入左倾的社会复兴党。1957年10月,他受复兴党的指示,与其他9名青年去刺杀当时担任伊拉克总理的军人独裁者卡塞姆,结果行动失败,萨达姆因受伤而入狱。在狱中他忍着疼痛用剃须刀剜出腿上的子弹,伤愈后不久,萨达姆成功越狱,孤身一人穿越茫茫沙漠,经叙利亚逃到埃及,进入开罗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他返回伊拉克后继续从事反政府的活动,再次被捕入狱,再次越狱、流亡,回到伊拉克后,萨达姆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逐渐在复兴党内崭露头角。1968年7月17日复兴党政变成功执政,萨达姆受到重用,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伊拉克政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1979年7月,贝克尔以健康为由主动辞职,萨达姆终于登上总统宝座。

  萨达姆最崇拜的人物有两个,第一个是公元前6世纪修建空中花园的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个是20世纪中期叱咤风云的埃及领袖纳赛尔,他渴望建立一个强大的伊拉克国家,名垂青史。为此,他不顾伊拉克经济还远未发展的事实,不惜穷兵黩武,接连制造世界热点。先是两伊战争,接着是海湾战争,两次大战,使伊拉克变得满目疮痍。 

  法兰西的和平斗士:雅克·希拉克(JacquesChirac)

  提起这位法国总统,足球迷们可能更愿意记得他在’98世界杯法国夺冠时,站在看台上欢欣激动的神情和2000年欧洲杯时身着法国队队服为酣战中的法国队加油的样子。这位年逾古稀的法国政坛第一人,在美国对伊动武中的反战立场为他赢得了国际上前所未有的声誉。当希拉克在3月10日接受法国两大电视台采访中首次表示将为和平动用否决权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媒体对其进行了聚焦式报道。法国的主流媒体称其为“法兰西的和平斗士”,现在已将他与当年的戴高乐总统相提并论。

  雅克·希拉克,1932年11月29日生于巴黎科雷兹镇的一个富豪家庭,其父曾为法国商业银行总管。希拉克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暑期班。1974年希拉克出任法国总理。1976年辞去总理职务后,他创立保卫共和联盟并任主席。1977年至1995年他3次连任巴黎市长,在此期间,他于1986年至1988年再次担任政府总理。1995年5月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5月连选连任。

  自去年9月以来,法国政府一直走在世界反战阵营的前列。对外,希拉克通过其外长德维尔潘在安理会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倒萨行动,并在安理会诸成员国间奔走游说;对内,他促使拉法兰总理和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阿兰·朱佩在议会反复解释政府的立场,赢得了国内的广泛支持。不少法国人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他们以希拉克总统为荣,因为他在“事关和平与战争,生命和死亡”的时候,“坚持了法国的原则,捍卫了正义和道德”。自希拉克去年参加总统竞选以来,他已两次获得超过80%的民意支持。

  中东是一个希拉克所熟知的地方,希拉克的戴高乐派情结使他在其整个的政治生涯中都致力于建立与该地区的良好关系。让希拉克深为忧虑的是,美国对伊的开战会影响到整个中东局势的稳定,而且战争的后果会加深而不是减少针对西方的恐怖主义活动。加强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性是符合法国自身利益的。在希拉克看来,联合国安理会和欧盟正在成为冷战后和“9·11”后对抗美国的强大力量,而在这两个组织里,法国有着比它的面积和军事实力更大的发言权。

  与布什、布莱尔、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和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这些国家领导人不一样,希拉克亲身参加过战争,20世纪50年代时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服役。

  希拉克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思想:反对单极化世界,倡导多极化格局,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希拉克说:“只有一种主导力量的世界是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支持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欧洲也必然会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希拉克还非常喜爱文学,主要著作有《希望的闪现》、《一个新法兰西》、《所有人的法兰西》等。1956年希拉克与贝尔纳黛特·肖德龙·德库塞尔结婚(后改名贝尔纳黛特·希拉克),他们有两个女儿。希拉克曾先后于1978年、1991年、1997年和2000年4次访华。

  特工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Putin)

  一位在德国工作过15年的前克格勃特工;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性格内向的副博士;一位穿柔道服摔跤,穿海员服出海,穿滑雪服滑雪的运动健将;一位亲自驾驶战斗机上天的特立独行的“孤胆英雄”;一位被女歌手以《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所歌颂的“大红大紫”的偶像。这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一个当今世界上不多见的魅力型领袖。

  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于圣彼得堡市,1975年普京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1985年至1990年,他在前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1999年8月被任命为俄联邦总理。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俄联邦代总统,就此接手了一个“近几百年来处于最困难时期”的大国。2000年3月26日,他当选为俄联邦总统,成为继安德罗波夫之后,第二位由国家情报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升任国家元首的政治家。

  普京上台前后,俄罗斯以及西方的媒体纷纷对普京及其思想进行猜测。有人说普京是“反共分子”,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恢复苏联标志的“保守克格勃”,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有人说普京是“民主派”,反对者则称普京是“铁腕专制主义者”。俄共认为普京在经济上实行的是“自由主义”,而右派则指责普京企图恢复“警察式的国家”,在搞专制。

  在重大事件处理中,普京处处显示出惊人的决断力和超常的理智使得他获得了83%的民意支持。盼稳定、要秩序、求强权的国情民意都寄望于这位未来国家的缔造者身上。普京自出任总统以来,作风强硬,政绩显著。在2002年10月的莫斯科大剧院人质危机时,普京并没有像很多领导人一样,只顾安慰人质家属,而是强调他“不向恐怖势力低头”的决心。

  普京执政体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精神,淡化“主义”色彩,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俄罗斯现实为坐标,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9·11”事件后,普京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明确指出“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要与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建设性的正常关系”。确定了“务实性”和全方位两个外交政策主要特点。强调一切从俄的国家利益出发,衡量“伙伴和盟友”的标准是能否给“俄带来实际利益”。在这种务实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就显得犹为重要起来。普京甚至半开玩笑地说,他与小布什有着相似的背景,因为这位美国总统的父亲曾经是美国中情局局长,也是一名特工。

  2月上旬,俄总统普京曾直言不讳地说,俄罗斯在伊拉克有自己的利益,而且不光是石油领域的利益。俄罗斯曾是伊拉克的最大军火供应商。如果美国对伊开战并取得胜利,俄罗斯将损失150亿美元。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俄成为伊拉克最大贸易伙伴,位居所有参与“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国家之首。

  但是,俄罗斯在反恐、地区合作、同北约关系等一系列的事件上都需要美国的合作。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国不能坚持到底的话,普京是不会用同美国对抗来换取勇敢挑战者的名声的。

  幸运的“奥迪总理”:施罗德(GerhardSchr?der)

  施罗德于1944年4月7日德国北威州一个名叫莫森贝格的小村庄里。那一天正是耶稣受难日,也许这就注定了他作为遗腹子的辛酸童年。父亲正身着纳粹军服远在苏联作战。望眼欲穿的母亲等到的只是一张帝国国防军的阵亡通知书。战后的饥荒时期,施罗德一家住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收容所里。母亲每天要工作14个~16个小时。家中经常断炊,没有肉,也没有钱。母亲不禁抱头痛哭。六岁的施罗德把母亲揽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着:“别着急,妈妈,总有一天我会开着奔驰车来接你的!”40年后,下萨克森州代总理施罗德,开着银灰色的奔驰车,从帕德博因一套三居室公寓里把母亲接走,来到当地十分体面的鹿跳饭店,为这位老妇人庆祝80岁生日。这是儿子献给母亲的最佳生日礼物。

  1966年施罗德就读格廷根乔治·奥古斯特大学法学系。1990年5月13日,他被下萨克森人推举为新一届州政府总理。1998年9月27日,施罗德接替已连任四届总理的科尔,成为德国总理,这位出身下层社会的穷人孩子,终于登上了政治权力的顶峰。2002年10月施罗德再次当选为德国总理。

  这位德国总理结过4次婚,有“奥迪总理”的雅号,他送给4任夫人的结婚戒指摆在一起就像奥迪汽车的四环标志。施罗德曾经自嘲道:“我每过12年就得换一个妻子,但在这12年里我是忠诚的。”

  也许是作为遗腹子的悲惨经历使他对战争深恶痛绝,施罗德多次表示希望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认为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工作必须继续进行。施罗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军事打击伊拉克会破坏对美国反恐战争的国际支持。他还警告说,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将会是一个错误,会破坏国际反恐联盟。施罗德还与希拉克和普京站在同一反战立场上,表示反对安理会就解除伊拉克武装问题通过包含最后通牒和自动授权动武内容的新决议,强调要在国际法的基本框架下解决这次危机。

  施罗德在领导德国经济走出困境上的作为乏善可陈,无法履行他的经济振兴的诺言,并因此使他个人的民众支持率在今年年初下降到了最低点。但一场大洪水使他获得了好名声,在争取连任时几乎是“意外”获得了胜利。同时外交问题帮了他的大忙。在反对美国对伊动武问题上,施罗德得到了德国民众的支持。据一项民意测验表明,70%以上的德国人支持施罗德的反对动武的立场。

  但国内主要反对政党基民党则指责这位领导人,认为施罗德的行为将分裂北约,破坏欧盟的团结,并损害德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也许是在美国强大的外交压力下,或是出于政治上的务实考虑,3月15日,俄法德三国就伊拉克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三国首次表示同意为解除伊拉克武装制定一个“时间表”。德国总理施罗德16日说,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应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时间,继续在伊拉克开展工作。不过,他同时承认避免战争的机会正在迅速消失。

  淡化伊斯兰色彩的总理埃尔多安(T.Erdogan)

  布什要进军伊拉克,如果能利用土耳其军事的基地,就能造就最有利的开战形势,否则战争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布什计划在这里布置6.2万美国部队、320架作战飞机,开辟“倒萨攻伊”的北方战线,期限为6个月。然而,布什的这一提案却在月初被土耳其议会否决。就在北方战线开辟无望的时候,土耳其总理易位,给美国的北方战线重新带来了希望,新总理就是近日补选为土耳其国会议员的埃尔多安。

  埃尔多安于1954年出生于土耳其北部的里兹,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也是土耳其一个极具魅力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1967年埃尔多安全家搬迁到首都伊斯坦布尔,他在马尔马拉大学商学院完成了它的大学教育。埃尔多安从青年时代就显示了他对政治和商业的强烈兴趣,并有着健壮的体魄,同时也是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他15岁就加入了正义与发展党的青年预备队。

  1994年,他被选为伊斯坦布尔市市长。在任职期间,他发明了一套完整的组织形式并且把它应用到党内建设和市政管理当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成为国内其他政党的模范和学习榜样。他不但把一个拥挤的城市变得整洁、干净、环保,而且严肃法纪,使这届政府清廉,免于腐败,而这是任何一届前任政府所无法做到的。与此同时,他还是土耳其“民主和行动”运动的创始人和主席。

  埃尔多安在近年来已经由一个纯粹的伊斯兰主义者变成了一个温和的保守党领袖。他早期曾经和一个激进的伊斯兰党派交往频繁,他主张废除要求妇女在公共场合蒙着面纱的禁令,埃尔多安还进一步阐述了他将要改变政党法、选举法,使土耳其变得更加民主和多元化。他还指出了土耳其需要引进外资,非伊斯兰的投资,而这一点却是伊斯兰主义者所反对的。

  2002年11月3日,他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议会大选中获胜,获得单独组阁的权力。但埃尔多安本人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在一次集会上朗读亲原教旨主义的诗而被法庭以煽动宗教仇恨罪名定罪并入狱4个月,丧失总理候选人资格,并在5年内不得从政。因而,由他的副手居尔出任总理。

  埃尔多安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目标首先还是继续土耳其多年以来的复兴梦想和两个目标———加入北约,加入欧盟,因而他需要美国的支持,所以,埃尔多安选择了支持美军进驻土耳其,利用土耳其的军事基地来攻击伊拉克的计划。

  为了保证美国驻军议案能在国会顺利通过,埃尔多安准备实行“全党集体投票制”,即不允许党内成员自由投票,违反党意者均作退党处理。

  3月20日,土议会同意美军进入土耳其境内,实际上,北方战线实际已经开通,埃尔多安已经绑在了布什的战车上。

  走钢丝的核查员汉斯·布利克斯(HansBlix)

  “他一生很大部分都用来呼吁世界把核用于人类繁荣的工具而不是武器,他在促进全球核设施安全方面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他积极参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强化工作,他在核能和平利用领域展示出高超的领导艺术。”这是1998年国际核能协会理事会授予布利克斯全球奖时下的评语。

  《时代》杂志开玩笑说,布利克斯可能是惟一一位从飞机场直接坐出租车赶到白宫见总统的人。其用意当然是想让布利克斯在对伊核查中和向安理会的报告中能提供有利于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有力证据”。

  布利克斯1928年6月28日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是一位语言学教授,邻居们介绍说,布利克斯家的墙是粉红色的,挂着绿色的百叶窗,家里有一台钢琴和祖传的油画。年轻的布利克斯学习过英语、法语和德语,并于18岁那年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后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56年至1958年任世界自由与激进青年联合会主席,195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布利克斯进入瑞典外交部工作,在那里,布利克斯遇到了科蒂斯,平淡而又甜蜜地相恋、结婚并生下两个孩子。直到退休为止,科蒂斯一直在瑞典政府工作,负责北极和南极事务。

  作为一名联合国老兵,布利克斯亲身经历了南非政府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自愿解除核计划的全过程,对核查制度了如指掌,他知道真正的解除武装意味着什么。1981年,布利克斯在卸下瑞典外交部长职务后不久被任命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整个20世纪80年代,布利克斯和该机构的核查队伍一直在伊拉克开展工作。1991年至1998年,布利克斯率领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小组和特委会专家们一起参加了对伊的武器核查工作。美国对他颇有微词,但总体上看,那时的美国官员认为,布利克斯工作十分勤奋,加强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核计划的监督工作。最近美国国防部责成中央情报局写一份报告,分析布利克斯作为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为什么没有从以前的核查中找出伊拉克的违禁武器,中央情报局的报告总结说,布利克斯是个一切以书为证的律师,照章办事,他以前在伊拉克的核查受制于他的联合国官员身份,没有突破。

  去年圣诞节前,布利克斯突然出现在瑞典驻纽约领馆的门前,喜出望外的工作人员发现布利克斯站在那儿,就叫起来:“天呀,你在那儿干吗?”布利克斯说:“噢,我退休了,因此我必须来向你们报到,向政府证明我还活着。”这就是布利克斯式的幽默:低调而顽皮。

  1999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284号决议,决定成立监核会来取代前特委会履行对伊武器核查、监测的职能。2000年2月,正在南美洲度假的布利克斯突然接到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电话,邀请他担任这一职务。

  3月17日用于核查的飞机离开伊拉克,布利克斯一再表示爆发战争前他会尽力保证核查人员的安全撤离,这位74岁的瑞典老人在伊拉克的使命就这样结束了。(人民网)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