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梁计春:为“陆战之王”擦亮眼睛的人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20日 17:06 解放军报

  胡宇、宗兆盾

  (一)

  初冬的潍北靶场,硝烟滚滚、炮声隆隆,济南军区某装甲师“两化”演习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野战帐篷下,设立着“红”“蓝”两军前指。大屏幕上全方位地监控着的整个作战地域。“停!让我看看这辆车的侧翻抢救”,一位军委首长突然站起身来,手指屏幕对“红军”总指挥下了道意外的命令。伴着镜头的推进,刚才还显示全局的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局部的特写--无名高地翼侧因中弹侧翻的坦克,清晰地展现在指挥部首长面前,连挤压变形的后装甲板上几颗大螺帽都一一可辨!首长颔首而笑:“好!这个项目搞得好!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听到首长的赞许,电脑前一位两鬓斑白的长者,脸上闪过了一丝欣慰的微笑。他,就是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教研室教授梁计春,刚才展示的“战场信息指挥系统”项目的总设计师,一位默默奉献在指挥自动化科研岗位上,为“陆战之王”擦亮眼睛的人。

  (二)

  “战场信息指挥系统”并不是梁教授的研究主攻方向,他的主要工作领域在于“微波扩频”和“电台数传”两项技术。新课题的提出,始于一个毕业学员的求助电话。

  1998年4月的一天,济南军区某装甲师作训科一位年轻参谋,给梁计春教授打来了电话。这位参谋是装甲兵工程学院毕业的学员,他告诉老师说,师里想搞个坦克电台传输数据信号的研究,询问母校在技术上能否给予支持。这项技术,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才拥有的,一个野战师有此构想,是具有前瞻眼光的。梁教授暗自心喜,决心帮助他们。

  确定方案后,梁教授就给那位参谋打去电话,建议部队从“微波扩频”和“电台数传”两个角度入手开展研究开发工作。梁教授还真诚地告诉对方,自己在这两方面都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部队如果需要,尽管开口……

  部队一听高兴极了,恨不得马上把他从北京接到师里的训练场,可当时梁教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带着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分身乏术。不得已,梁教授想了个法子,让部队把科研的阶段总结定在特殊的日子举行,五一、十一、暑假、寒假……别人休假的时间,成了梁教授千里迢迢奔赴部队训练场的好机会。每次到了部队,放下行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带上仪器设备登车赶往训练场。架上线、支上观察仪,常常要干到天黑才收工。

  有一回,为了检验系统夜间图像传输的效果,梁教授把别人支回营房用饭,自己一个人守在设备前观察。直到半夜2点多,招待所把饭菜热了5、6遍,梁教授还没回来,师领导怕梁教授在山里迷路,不由地着急起来。几位师领导坐着吉普车匆匆赶到训练场,却看到梁教授趴在电脑桌前已经睡着了,手里还捏着份详尽的数据记录表。此时,月光柔柔,星空寂静,大伙儿心有灵犀地站在那里,没有人舍得吵醒梁教授难得一次的酣眠……

  (三)

  两年多的苦战,数十次的试验,终于结出了硕果,“战场信息指挥系统”和“师团作战指挥系统”分别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二、三等奖。

  某装甲师和所在的集团军给学院送来了两面锦旗,对梁教授殚精竭虑的工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表达了诚挚的敬意。

  科技进步成果奖评出来以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二等奖的获奖名单里,技术总负责人梁计春教授的名字从第一排到了最后的第三。

  这是咋回事?其实,名字恰恰是梁教授自己排到后面去的。有人不理解,这么大岁数了,跟着坦克屁股东跑西颠,在训练场上吃尽了灰尘,到头来排到最后图个啥?梁教授坦然一笑:“我都该退休的人啦,光盯着那些个荣誉干啥?可年轻人需要这些积累,以后还要进步嘛。”

  就这样,这位“幕后英雄”不图名、不图利,一直踏踏实实工作在实验台前。但是大伙儿都知道,梁教授为我军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只要未来战场需要,他随时准备冲到第一线,去为“陆战之王”擦亮眼睛。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