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评论:美国要打萨达姆——伊拉克近邻怎么办?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月23日 14:3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3日专电叙利亚东南与伊拉克接壤,是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近来美国加紧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威胁要发动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民众反战强烈,政府则寻求和平解决伊危机方案,并采取措施应对战争的爆发。

  18日,大马士革市中心老火车站前集聚一万多名叙利亚各界群众。上午11时许,游行队伍开始从老火车站出发,走过市中心主要街道后聚集在人民议会大街。“要和平,不要战
争”,“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反对美国控制中东和石油”的口号声汇成一片,响彻大马士革上空。愤怒的示威者还烧毁了美国国旗。一些示威者甚至高呼“打倒美国!”的口号。

  叙利亚作为伊拉克邻国,对美国威胁军事打击伊拉克表示严重关切,呼吁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采取明智的政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谋求伊拉克问题的政治解决和避免战争爆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2000年上台执政后,从战略全局考虑,致力于建立开罗—大马士革—利雅得政治轴心和大马士革—德黑兰—巴格达安全战略和经济轴心,并视伊拉克为叙利亚的“战略纵深”。

  叙利亚政府担心,一旦战争爆发,伊拉克现政权可能被美军击垮。这不仅会给叙利亚谋求的对外战略格局带来冲击,损害本国的安全利益,而且还会使叙利亚在经济方面遭受重大损失。

  叙利亚与伊拉克邻国及埃及外交联系频繁,叙利亚外长沙雷访问了沙特、伊朗和土耳其。1月20日巴沙尔总统与土耳其总理居尔举行了电话会谈,商定近期召开叙利亚、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伊朗和土耳其6国外长会议,并为可能召开的6国首脑会议作准备。(拱振喜)

  土耳其:积极斡旋防止战争

  美国出于对伊拉克战争的需要,计划在土耳其和库尔德人控制的伊拉克北部开辟“北方战线”,要求北约盟国和战略伙伴土耳其提供积极支援,把土耳其拖上“倒萨”战车。

  自2002年7月以来,美国军政要员频频前来土耳其施加压力,要其满足美方要求。土耳其认为,解决伊拉克问题上策是和平调解,避免战争。土耳其总统塞泽尔认为,美国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最大输家将是土耳其,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梦魇至今人们记忆犹新,因此土耳其政府目前的首选是和平解决。

  首先,土耳其政府设定两条底线,一是任何武力解决必须经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的决议授权,这要等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1月27日向安理会提交报告后才能决定,二是美国取道土耳其攻打巴格达须得到土耳其议会批准。其次,土耳其总理居尔开展“积极和平外交”,先后访问叙利亚、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谋求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的途径。第三,派负责贸易的国务部长蒂兹曼率庞大代表团访问巴格达,向萨达姆递交居尔总理的信函。居尔要求伊拉克当局完全同武器核查人员合作,完全执行联合国决议,避免给人以发动战争的口实。

  土耳其认为,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下策是和平努力失败,被迫卷入战争旋涡,面对这种糟糕局面,土耳其不管是积极参与还是置身事外,国家利益都将受到严重损害。土耳其政府目前考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即对美国给予“有限度”的支持,对美国的急迫要求采取拖延战术。土耳其军方在政府的指导下,同美国军方谈判时表示美国提出的要求过高,土耳其无法接受,因此希望美方提出一个新的清单。

  同时,土耳其政府向美方要求提供财政损失补偿。负责经济的国务部长巴巴詹最近同美国财政部长多次通电话,要求美国提供一揽子财政援助。双方讨价还价差距很大。美国驻土耳其大使皮尔逊同土耳其商界领导人会晤时说,美国在伦敦、纽约和伊斯坦布尔证券市场作过调查,土耳其在战争中的损失将为40亿至150亿美元,而土方认为,短期损失为150亿至250亿美元,中期为550亿美元,长期为700亿美元。(怀成波)

  约旦:似乎未见异常迹象

  随着美国加紧向伊拉克施加军事压力,积极向海湾地区增派军舰和作战部队,以迫使萨达姆就范,海湾地区火药味越来越浓。战云密布,“倒萨”战争似已迫在眉睫。然而在伊拉克的西邻约旦境内,除了一些规模有限的反战示威之外,似乎看不到什么异常迹象。

  商场、菜市、面包店、超市都平静如常。想象中为了备战而抢购粮油食品的情况并没有发生。约旦国内的油价也没有随着伦敦油价的攀升而波动。一家小超市的老板笑吟吟地对记者说:“还没有什么东西脱销呢!”

  也许只有从政要的言行中才能瞥见战争的紧迫。自伊拉克危机爆发以来,约旦政府一直忧心忡忡。约旦认为,一旦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将使中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并会给整个地区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作为邻国的约旦当然在劫难逃。能源、矿产资源大臣穆罕默德·巴泰奈近日在对约旦新闻媒体发表谈话时指出,一旦伊拉克遭受军事打击,约旦将深受其害,并将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

  约旦同伊拉克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领域历来保持着紧密联系。现今伊拉克每年向约旦提供500万桶石油,其中250万桶为无偿赠送,其余也是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而且,伊拉克是唯一向约旦提供原油和石油制品的国家。约伊两国已签署了长达3年的石油协议,其间,伊拉克每年要为约旦提供价值7亿美元的石油。

  此外,约旦还不断与有关各国进行大量外交活动,希望通过外交努力使伊拉克免遭战争灾难。约旦政府多次重申拒绝其领土和领空被用于向伊拉克发动进攻的立场,指出伊拉克问题应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解决,并希望伊拉克同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合作,最终切断危机导火线。

  不难看出,约旦正在坚持其一贯立场,放远眼光,力求和平与安定,积极发展本国经济,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即便眼前战争在所难免,也要尽量把可能遭受的危害和损失减到最低点。(蒋少清李骥志)

  伊朗:双重备战为保安全

  随着美国近来不断向海湾集结兵力,伊拉克危机处于一触即发的边缘。在这一迫在眉睫的关头,伊拉克的东邻伊朗所扮演的角色或许最为特殊。一面是素来交恶的萨达姆政权,一面是长期为敌的美国,处在矛盾旋涡中的伊朗将何去何从?

  两伊间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夺去了一百多万人的生命。作为唯一受过伊拉克化学武器袭击的国家,伊朗的战争创伤至今未愈,不少人仍在饱受折磨。多年来,伊朗人民的心灵创伤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从民族感情出发,百姓们都希望看到“战争狂人”萨达姆退出历史舞台。

  阿富汗战争后,伊拉克外长萨布里两次访问伊朗,此间舆论对这种示好普遍表示质疑。今年年初,当他三度要求造访时,立即遭到德黑兰的冷遇。伊朗各媒体呼吁政府不要再向“失败者投资”,议会甚至称萨布里踏上伊朗土地之日就是伊朗外长哈拉齐被弹劾之时。

  但是萨达姆的倒台除了能一雪战争的仇恨,又会带给伊朗什么呢?一场阿富汗战争已使美国在中亚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如果此番再借“倒萨”在伊朗西部根植势力,那么,作为美国眼中的另一个“邪恶轴心”成员,伊朗就很难不生出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了。可以说,虑及自身安危,伊朗必须起来抵制美国的“倒萨”运动。

   基于上述考虑,德黑兰谨慎地采取了“积极中立”的立场:反对对伊拉克动武,也不加入任何对穆斯林国家的战争,但如果联合国授权美国打击伊拉克,伊朗将不会反对。根据这一立场,伊朗把外交重点落实到了“反战”主题上,与周边国家一道为避免战争开始了积极斡旋。近两周来,德黑兰已成为一个“外交中心”,连续接待了土耳其总理,科威特外交大臣,叙利亚、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外长,共同商讨化解伊拉克危机的办法。

  与此同时,伊朗也未雨绸缪,开始打起了后萨达姆时期的算盘。近来,德黑兰频频接待伊拉克各个反对派的领导人,慷慨地为他们商讨局势、协调立场提供舞台。希望使伊拉克政局向着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这构成了德黑兰“软备战”的重要一步棋。(蒋晓峰)

  沙特:表面平静内心关注

  沙特阿拉伯王国曾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但自“9·11”事件后,双方关系开始出现变化。出于对美伊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的认知,同时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沙特领导人一再强调:“我们不参加战争,即使有安理会的开战决议,我们也不会参战。”

  与此同时,沙特对于其经济命脉———油田和大型石化企业、输油管道、港口等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在非常状态下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日前,沙特有关部门虽然轻描淡写地否认美国一家报纸关于沙特军队已进入戒备状态的报道,但此间军事分析家认为,否认与否无关重要,在当前严峻局势下,伊拉克周边国家的军队进入不同级别的戒备,是一种通常不过的做法。

  前不久,沙特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防空警报试验演习,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进行的第一次此类演习。尽管沙特警方解释这次演习的目的是测试警报系统,但此间外交人士却认为,在当前战争愈来愈逼近的情况下,这次演习的实际意义远非仅仅测试警报系统的性能,客观上是一次全国性防空演习,也是民众心理上对待战争的一次应急准备。为了对付任何不测事件,沙特首都利雅得和吉达等城市还先后分别举行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小型演习,参加的单位包括城市民防部队和交通警察、市政机构工作人员、医院的医生护士、学校师生、一些平民,以及大批急救和运输车辆。

  沙特首都利雅得是全国政治中心,也是沙特的商业大都市。从表面看,可能发生的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战争似乎与这里毫不相干。同往常一样,清晨,人们驾驶着豪华轿车、吉普车或其他规格各异的车去上班或运货。利雅得的各个地方包括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祷告时间一到,清真寺的礼厅中席地而跪坐的穆斯林同往常一样做着祷告。一到晚上,大街小巷则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人们在商店兴致勃勃地购物,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其实,沙特的老百姓的心里是非常关注美国对伊拉克可能发动的战争的,毕竟这是愈来愈逼近的现实,而且这场战争将发生在海湾,对整个中东地区的人们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冲击。(朱少华)

  科威特:政府百姓心情矛盾

   最近几个月来,美军一直悄悄地在海湾地区集结兵力,部署飞机和坦克等武器装备。到目前为止,在领土仅为1·7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部署的美军就已接近两万人。尽管有这些外来力量的保护,科威特政府仍不能高枕无忧。眼看着美军不断增兵,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紧急措施来安抚民心,为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2002年12月24日,科威特埃米尔主持内阁会议,决定向民防部门拨款1亿科威特第纳尔(1科威特第纳尔约合人民币30元),以帮助有关部门应对可能的战争后果。科威特民防总局隔三差五就会在一些重要部门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举行民防演习。

  在科威特,人们最害怕的就是遭到伊拉克的生化武器袭击。科威特大大小小的合作社都已开始出售防毒面具,政府也宣布不久将免费发放两百万个防毒面具,而且无论是本国人和外国人都可得到食品配给证,凭证在战时领取应急食品。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有报道说,目前科威特市面上出售的防毒面具中近75%不符合生化战的要求,有不少是用回收的废旧汽车轮胎橡胶加工制成的。科威特还向国外订购了针对生物和化学武器威胁的疫苗和针剂,目前这批货物已全部运抵科威特。

  与此同时,处在战争第一线的驻科美军除了忙着日夜演练之外,也从1月15日开始注射天花疫苗。另外,美国国防部决定,紧急向科威特部署美军唯一的防生化野战实验室。这个代号为“520”的野战医疗实验室将在1月底前运抵并部署在科威特。

  为了防止后院起火,近来科威特内政和国家安全部门加大了反恐反间谍力度,自2002年费莱凯岛美国士兵遭枪击后,先后破获了几宗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恐怖案,日前又破获了一个有伊拉克背景的、以驻科美军为袭击目标的间谍网。

  从表面来看,科威特全国上下平静如昔,商场内人头攒动。科威特第纳尔汇价居高不下,股市全面攀升,一派歌舞升平。但几乎已成为“家常便饭”的民防演习,美国大兵的不断进入,再加上四面八方媒体的不断“煽风点火”,不由得科威特人心里不打鼓。

  其实,大多数科威特人的心情现在十分矛盾。1990年8月,萨达姆·侯赛因挥师南下,使科威特这个富有的石油小国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后来的12年间,虽然有美国大军的“保佑”,科威特人仍不能无视来自北方的威胁。他们既希望此次借助美国的力量,彻底赶走萨达姆,但又害怕一旦美国攻打伊拉克而造成的战争后果。

  民众如此,科威特政府又何尝不是呢?一方面,科威特领导人再三向世人表明,他们不希望美国对伊实施军事打击;另一方面,却敞开大门接纳一批又一批的美军,为美军演习提供种种便利。

  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科威特人担心美国人会长期呆在科威特不走,美国在中东实行纵容以色列的政策,也越来越引起科威特民众的不满。(洪漫安江)

  卡塔尔:战争跟我们挨不着

  记者来卡塔尔首都多哈才几天,但我们所到之处丝毫感觉不到“战备”的气氛。王宫外既没有坦克和装甲车,也没有军人站岗巡逻。街道上随处可见豪华轿车,市内几乎每条大街都有奔驰、宝马等车行和高档时装店及家具店,到麦当劳和肯德基等美国快餐店吃饭的人也不少,人们有说有笑,尽情享受着生活。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几天来在市区居然没看到过一个警察。

  沿着繁华的商业街,记者走访了十几家商店和一家超市,根本没有发现有防毒面具和防弹衣卖,问商店的老板们哪儿有卖,他们一个个表情惊愕地望着记者,然后都面带微笑,很有礼貌地摇了摇头。

  夜晚的多哈,灯火辉煌,非常美丽。记者到各大饭店的酒吧转了转,希望能够找点“新闻”,结果也大失所望。酒吧里的人倒是不少,但主要都是些年过半百的西方游客,没有发现一个剃“板寸”的美国大兵。马里奥特饭店大堂值班经理和服务员说,他们还没见过身着军服的美国人来饭店喝酒或喝咖啡,驻卡美军司令部管理很严,不让士兵到市区来。

  海湾局势日趋紧张,有报道说伊拉克已派特工进入卡塔尔,伺机破坏美国驻卡塔尔的军事基地和指挥部,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外国人对卡塔尔的兴趣。据卡塔尔移民局官员介绍,近几个月来进入卡塔尔的外国人有增无减。据记者了解,多哈各大饭店的房间现在都很紧张,就连记者住的小饭店,也已人满为患。

  记者住的饭店经理穆萨说,15年前他从印度来到卡塔尔,“整个多哈市只有一个邮局,没有高楼大厦,马路很窄,什么都没有”。海湾战争后,卡塔尔飞速发展。现在的多哈到处都是新盖的小洋楼、商店和饭店,以及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股票市场稳中有升,整个城市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卡塔尔人对美国的态度是:上层亲美,下层反美,中层跟风。(李保东苏小坡)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