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金融界的人才——《龙旗飘扬的舰队》等读后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月7日 16:52 三联生活周刊



  ◎小宝

  姜鸣大学时代便在名师沈渭滨的门下从事近代军事史的研究,以后工作虽有多次变化,但他“始终保持了对于历史学术的那份忠诚不渝的挚爱”。作为这种“挚爱”的证明,就是广受好评的《中国近代海军史日志》和《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姜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版)。

  《龙旗》把中国近代海军人物、事件、器物、制度,以及来龙去脉交代得干干净净,是本眼下难得的道地的历史书。“历”者,时也,“史”者,事也。一般读者对历史著述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和时间有关的故事说明白,这种基本要求似乎成了很多历史题材出版物难以达到的最高标准。明明白白说话,清清楚楚叙事,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就能做到,但合格毕业的博士、合格拿到博导津贴的博士生导师做不到。那种“仅凭一鳞半爪,就望文生意,擅下评论”的读物眼下太多了,很多历史书里最打眼的是一大堆牵强附会的评论,还有用于证明那些评论、未经考证以讹传讹的材料,你读了半天,还是不知道当时有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前戏后果如何。你不知道,因为作者也未必知道。作者的得意之处在他的几段评论,他觉得这几段评论早让人读到,中国可以避免文化革命,美国能够躲过“9•11”。《龙旗》这样地道、实在、真正的历史著作,应该羞于与那一类出版物同架。

  作者另外胜人一筹的高明是他宽阔的研究视野,他并不局限于军政大员、海战史那些传统题目,更有大量笔墨介绍有关海军建设的制度兴革、舰船军械的购买和制造、部队的教育训练,使全书的内容格外扎实。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来写《三联生活周刊》史,除了记录领导的英明卓识、编者作者的日月襟怀和锦绣文字外,还有刊物印制、发行、广告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历史,才堪称行家手笔。

  作者的文字有梁任公遗风,感情饱满。只是有些段落太过煽情,少了一点史家的节制。

  陈光甫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银行家,他创建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旧上海最成功的民营银行。他也是旧中国的闻人,曾与胡适共赴美国公干,胡适那首很有名的小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就是写给陈光甫的。

  《陈光甫日记》(上海市档案馆编,邢建榕、李培德编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根据上海档案馆收藏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和手稿图书馆保存的陈光甫私人文书编成。这部《日记》不是全本,只选编了1928年到1950年陈的部分日记。

  我对旧上海的金融业夙无兴趣,感兴趣的是陈光甫这个人。他的见解真高。

  抄一段1928年8月16日的日记:“余昨往临时法院,发生一种感想,即国人以文章道德观人,凡能文章者,则以为其道德必高,至其能否生产,能否办事,则视为其末;西人则凭一人之办事能力与经验以察其人之才识,至作文论道,乃视为余计耳。今就临时法院一事而论,西人为求实际上之适合,故有种种之规定,使中国政府有所依循,且要求须受西方教育者主持其事,俾能处置咸宜,足见西人用意之深且善。闻前院长卢君曾留学英国,其学识才干均优,甚得西人之信仰,而江苏省政府为循国民党之意,必多方设法去之,使何世祯为院长。闻何君善于奉承国民政府之意旨,以不与西人合作为能事。可见中国之事入于政府之手,则措置颠倒,遂无进步之希望。上海临时法院为中外观瞻所系,尚且如此,其他机关黑暗更不可问矣。”

  《日记》里类似察人观世细致入微的警策之言比比皆是,只是印数比较凄惨,才2000册。-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