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海军测绘部队完成我国海洋国土调查测量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2月17日 22:58 光明日报

海浪之中的海测兵


出征前夕

  蓝色国土上的丰碑——海军测绘部队完成我国海洋国土调查测量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徐锋、通讯员韩范畴、陈先杰

  1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郑重宣布:经过海测部队官兵53年艰苦征战,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调查测量工作已经胜利完成。

  五十载犁海耕波,跨世纪接力奋战,共和国万里海疆的每一块礁石都留下了海测兵的足迹,每一条航道都洒下了海测兵的心血。他们先后有15个集体、36人次荣立一、二等功或被授予荣誉称号,他们用忠诚、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海疆树起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忠诚丈量万里海疆:290万公里壮丽航程,2300幅海疆蓝图。

  海洋国土测量是法律赋予人民海军的义务。2002年12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开始实施。神圣的法律,再一次把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赋予了海军。

  广袤的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开发利用海洋,维护海洋权益,必须熟悉大海,对大海进行全面、精确的测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海洋测绘领域几乎是一张白纸。由于没有精确海图,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轮“跃进号”在首航日本时,就因触礁而悲壮沉没!

  为了准确丈量蓝色国土,海测兵排除千难万险,利用水铊、测杆等简易测量工具,编制出了新中国第一期航海通告;测量出了供解放沿海岛屿使用的准确海区资料;测清了我国沿海岛屿的数量和面积;先后两次精确测量我国领海基点等,他们顽强地填补一个又一个空白,勾画着祖国海疆的美好蓝图。

  1998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发布实施。威严的法律背后,浸透着海测兵奋战东海大陆架测量的艰辛。

  为保护、开发海洋资源,捍卫领海主权,从1990年起,北海、东海舰队海测部队奉命联合进行东海大陆架测量。2200余名官兵苦战3年,胜利完成东海大陆架全部测量任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赞扬。1993年8月31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通令,给东海舰队某大队记集体一等功。

  奋战东海大陆架惊心动魄,而南海测量更是可歌可泣。

  早在1983年11月,南海舰队某测量船就曾勇闯南海某海域。官兵们置生死于度外,闯险滩,探暗礁,战狂风,斗恶浪,艰难地完成测绘,填补了“中版海图”的一块空白。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致通过我国在南沙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的决议,承担建站勘测任务的海测官兵,在犬牙交错的珊瑚礁上连续奋战45个昼夜,确定了南沙第一个“北京坐标系”控制点,建起了南沙第一个高脚屋验潮站,探测发现了南沙第一个深水良港。2001年3月起,海军三大舰队又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南沙测量大会战。在南沙测量中,海测兵朱建国为保护装备壮烈牺牲。

  2002年7月13日,某海域。南海舰队某部“李四光”号测量船官兵屏声凝息,静候南海最后一幅新海图诞生。“50米,30米,10米……下线!”海军“十佳舰长”、大队长石志坤话音刚落,测量船汽笛长鸣,官兵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尽情欢呼,热泪盈眶。几乎在同一时刻,北海和东海舰队官兵也测完了最后一片海域。官兵们兴奋地把枕头、鞋子扔进大海,表示自己曾经头枕波涛,脚踏岛礁,他们以特有的方式,庆贺这一历史性时刻!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中国海测兵笑傲惊涛走天涯,探海问路写忠诚,共测绘各种比例尺海图2300多幅,测量岛屿6500余座,探测航行障碍物14000多个,总测线里程达290多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70多周。

  执着书写创新篇章:100多项获奖成果,80多项填补空白。

  数字海图是继雷达导航、卫星定位和卫星通信之后,现代航海史上的又一次新革命,也是中国海测兵用聪明智慧书写的又一个创新神话。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全球信息化革命的汹涌浪潮,具有强烈自主创新意识的翟京生、李进杰等5名海测科研人员,瞄准世界一流测绘信息技术刻苦攻关,为中国海图产品完全数字化殚精竭虑,只争朝夕。短短几年间,相继突破了不同比例尺海图无缝拼接等6大核心技术难题,在世界上首次将形态学应用于数字海图研究,取得了4项世界独创成果和17项国内领先成果,研制成功了中国的数字海图。

  2001年7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5名院士在天津宣布:中国海图完成由传统纸质海图到数字海图的革命性转变,从此将步入数字时代!

  大海见证着海测兵执着追求、锐意创新的丰硕成果,也见证着海洋测绘科技创新产生的神奇效应。测量手段从人工到自动化,测量海区从沿岸从沿岸走向远海。南海舰队某部范智敏大队长介绍说,如今,只要测量船出海跑上一趟,即可完成从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到一体化流水作业。

  科技创新造就了一支创新型高素质海测人才队伍。目前,海军一线测绘部队大学生军官占军官总数98%以上,一批博士硕士“测海人”活跃在万里海疆。仅北海舰队某部近年就走出了2名博士、16名硕士,硕士大队长潘风安自豪地说:“老一代海测兵征服大海靠的是拚体力、拚毅力、拚意志,当代海测兵则是拚文化、拚技术、拚创新!”

  坚持走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海军测绘部队拥有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卫星遥感图像处理设备、自动制图工作站等一大批高精尖测量装备。我国海洋测绘基本实现了全球化定位、自动化采集、数字化处理、一体化成图,测量设备与世界同步,测量规范与国际接轨,测量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后取得100余项海测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80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有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东海舰队某部海洋调查中队专门负责调查海洋水文气象参数。大队长郑庆余介绍,海洋调查对海军作战和生存影响极大,如海水“密度跃层”可能的“海底断崖”会危及潜艇航行安全;利用海洋大气波导现象可以成倍增加舰艇搜索范围,等等。海测兵踏遍了中国海大部分海域,为打赢未来海战积累了宝贵的海洋水文资料。

  矢志建功两大战场:32次紧急出征,25项重点工程。

  中国海测兵紧盯世界军事测绘技术前沿,勇立科技强军潮头,测量成果源源不断地走上战斗力建设的前台。

  1988年9月27日,南太平洋某海域。新型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轰然出水,直刺苍穹。而正是海测兵取得的海洋重力测量成果,保障了腾飞的火箭准确飞向预定目标。

  海洋重力测量鲜为人知,却关系重大。海洋重力场的微小差异,直接影响战略导弹等远程武器的命中精度。外军试验表明,1毫伽的重力误差,足以导致巡航导弹偏离目标1公里。海军“精武成才标兵”、南海舰队某部高级工程师孙毅和战友们在风口浪尖摸爬滚打20年,先后25次赴中远海执行海洋重力测量和研究任务,犁遍了祖国的东南海域,测得数以亿计的数据。测量成果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卫星发射、弹道导弹试验、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等重大试验任务。

  近年来,海测官兵先后32次完成装备试验、重大演习、远航出访等应急测量保障任务。

  支援国家建设是海测兵征战的另一个战场。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部长杨印本大校说:“在保障海军作战、训练的同时,海测部队还积极为国家海洋开发、航运、科研、环保和军事外交斗争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重点工程、海南洋浦开发区洋浦港通航前夕,急请某海测部队清扫航道。2艘海测船对航道进行拉网式清扫时发现,港口主航道上居然耸立着一块高1.5米、体积达3立方米的尖刀形暗礁。要不是及时发现,万吨巨轮一旦开进洋浦港,后果将不可想象。几天后,经水下爆破,拔掉了这颗港口咽喉上的钉子,洋浦港按时启用,成为南中国海又一对外开放的黄金口岸。

  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发扬敢打敢拼作风,中国海测兵在支援国家建设这一特殊战场上,也取得累累战果:承担宁波北仑港选址勘察任务,让一座东方大港在中国海测兵手中崛起;负责大亚湾核电站码头工程水深测量把关,中国海测兵向外国工程承包商发放工程质量通行证;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担负最南端2个观测站的建站、观测任务……近年来,海军测绘部队共参与25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腾飞扫清障碍,为开放的中国阔步走向世界开辟黄金通途。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