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海观察: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新信号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1月25日 06:57 人民网

  蓝云

  11月11日,陈水扁的“铁杆人马”、“总统府秘书长”陈师孟在“立法院法制委员会”中答询时称,“不要把‘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国旗’划上等号”,“‘中华民国’只是目前、现阶段的名称”,台湾“没有什么不能讨论的禁忌”,“国号与国名没有不可改变的”。应该说,陈氏的奇谈怪论,既是“台独”分子的内心“独”白,更是陈水扁“台独”
政策的折射和加速“去中国化”的新信号。

  陈师孟是昔日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孙子,因在国民党内不受重视,转而加入“外省人台独促进会”。由于其外省人的背景,民进党把他树为“台独不分省籍的样板”。而他则屡屡拼命表态,急于否定自己的出身,否定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以博取“台独权贵”的认同与欢心。他担任“央行副总裁”时对台商征收“国家安全捐”的馊主意,以及此次“国旗风波”,手法与用意如出一辙。

  民进党成为“台独党”后,叫嚣“台独建国”、“台独万万岁”,鼓吹制定所谓“新宪法”(“台湾共和国宪法”)、“新国旗”、“新国歌”。民进党执政后,迫于岛内外强大的反“台独”压力,只好扛着“中华民国”招牌,落实“台独理想”。但“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内心深处,“仍时时要撕掉‘中华民国’的遮羞布,公开‘台独建国’”。金美龄“见到国旗就倒胃口”,陈师孟所谓“国号、国旗并非不可变更”,李登辉及其操控下的台湾团结联盟叫嚣“台湾国家认同”,正是“台独”分子这一心态的集中反映。

  尤其是靠“台独”发家的陈水扁,上台后利用执政地位与资源,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地推行“去中国化”的施政。最典型的莫过如大搞“台湾正名运动”,以“台湾”、“台澎金马”、“福尔摩萨”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取代其“宪法”中的正式名称“中华民国”,把新台币定为“国币”,把台语即闽南话定为“国语”等等;而“台湾,中国,一边一国”论调,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岛内舆论分析,陈水扁有意无意地通过“铁杆人马”陈师孟,“打着国旗反国旗”,显然有着多重考虑:一来是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培养以“台湾”为核心的“民族、国家认同”;二来是迎合“台独基本教义派”,凝聚“台独铁票”;第三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发出了“去中国化”的新信号,意味着陈水扁有可能已经着手研究更改“国名、国号与国旗”。

  陈师孟的“国旗说”出笼后,泛蓝军和岛内主流媒体谴责陈师孟、陈水扁之流,要求陈师孟谢罪下台。为避免风波继续扩大,陈水扁、游锡堃等台当局高层均表示“国旗、国号就是代表国家”,声称民进党“没有更改国旗、国号的提案”,“行政院也没有这种想法和规划”。这表明,岛内的统“独”争议仍很激烈,“国家认同”分歧不断加大;而陈水扁从竞选连任考虑,在推行“台独”施政、迎合“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同时,未来仍将被迫继续扛着“中华民国”招牌,争取中间选民。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