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战略评论:全球反恐何去何从?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1月9日 15:00 解放日报

  今年10月是“9·11”事件以来全世界发生恐怖袭击次数最多、规模最大、最令人震惊的一个月。

  10月12日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夜总会汽车爆炸事件,近200人死亡,300余人受伤,惨不忍睹;10月17日,菲律宾三宝颜市发生商场爆炸等多起事件;10月23日晚,莫斯科发生车臣恐怖分子劫持800多名人质案。此前,还有法国“林堡”号油轮10月6日在也门附近
海域爆炸和美军10月8日在科威特遭袭击等事件;此后,美国1名外交官10月28日在约旦首都安曼遭枪击;美国本土还出现神秘枪手先后枪击14人……

  从去年9月至今年9月,10多起恐怖袭击在世界各地先后发生,规模都不大,表明在“反恐战争”的大背景下,恐怖活动暂时有所“收敛”。但今年10月,恐怖活动骤然增加,事态趋向严重。

  恐怖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分布范围又广,非庞大的组织不能为。巴厘岛等恐怖事件明显表明,“基地”和其它国际恐怖组织再度活跃,新的“恐怖活动浪潮”似主要针对著名的旅游观光地、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中心等,瞄准美国及其盟友,制造恐慌情绪和经济困难。小规模的恐怖活动,目标易袭击,难以预测和防备。从地域上看,恐怖活动的范围开始扩大到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真正有意识地进行的国际反恐斗争才刚刚开始,不少国家将不得不对如何进行反恐斗争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据报,本·拉丹10月6日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一盘录音带的方式说要让美国人“内心充满恐惧”;10月8日半岛电视台又播发了“基地”组织第二号人物扎瓦赫里的讲话录音,称本·拉丹还健在,正准备对美国发动新袭击,以打击美国和西方的经济利益。虽真伪难辨,但外电认为,这显示“基地”可能依然存在,成为一个松散的、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组织,化整为零,加强与世界各地区极端势力合作,“由自上而下的方式变成了自下而上的方式”行事。

  美国在阿富汗清剿拉丹的反恐战争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虽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绝对没有彻底铲除恐怖主义,拉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国际反恐远未结束。国际社会不少人对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效果提出质疑。

  布什总统10月16日签署授权他向伊拉克开战的有关法案,恰巧“基地”组织人物在此前后露面,恐怖活动屡屡发生。舆论认为,这旨在声援伊拉克、牵制布什政府“倒萨”行动,分裂反恐联盟。美国不得不在“反恐”和“倒萨”两个战场上作战。如果恐怖事件继续不断发生,恐怖主义的“现存危机”就会超过萨达姆的“潜在危险”

  。一些美国报纸认为,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攻击激起了反美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反弹作用,“使受到威胁的过激派和强硬派铤而走险”。但同时,巴厘岛事件也促使东南亚国家加强在反恐问题上和美国的合作。美国也会借机进一步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共同敌人,须深入研究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击恐怖主义。“靠侮辱和夸夸其谈永远赢不了反恐战争”,“要靠智慧、果敢和恰到好处的打击来进行”,美国报刊如是说。(外交笔会戴严)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