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海观察:台湾经济如何走出困境?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0月23日 08:03 人民网

  夏蜀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会见台湾联合报系负责人访问团一行时表示:“三通”是“两岸”间的“三通”,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议题。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关系到两岸同胞特别是工商界的实际利益。台湾当局应当从两岸同胞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不要再为“三通”设置障碍。这番谈话在岛内引发
热烈讨论和响应,各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促进两岸直航的正面而积极的态度。笔者认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还是台湾尽早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良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台湾经济近两年一直处于不景气,2000年经济增长率由第一季度的7.9%,降至第四季度的4.1%,全年经济增长率为5.98%;2001年除第一季度0.91%的微幅增长外,后三个季度都处于衰退,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91%。由于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台湾经济出现2.6%的正增长,但仍复苏乏力,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台湾经济的基本面存在较严重问题,主要表现:

  1、投资下降。台湾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都在锐减。据台湾官方统计,外商对台投资在2001年下降32.6%之后,今年1-7月又比上年同期下降47.9%。台商对外投资在2001年下降13.5%后,今年1-7月又比上年同期下降34.1%。

  2、失业上升。台湾失业率两年来节节升高。2001年由上年的3%升至4.6%,今年则一路窜升到8月份的5.35%,预计全年失业率为5.14%。

  3、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低迷。今年以来各月物价虽然未出现连续下跌的现象,但上半年平均微跌,8、9月份又连续出现下跌,连同去年出现16年首见的跌势,通货紧缩趋势已很明显。

  当局“拚经济”口号大于行动

  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经环境恶化与总需求不足。

  1、投资下降的主因是岛内政治、经济、制度等投资环境恶化。投资增长与否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但台湾政治、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

  政治方面,岛内政党斗争激烈,“台独”势力猖獗,两岸关系不稳,都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当一个地区的政治风险过大时,潜在的投资者会望而却步,已有的投资者也会撤资转移。

  经济方面,以前廉价、勤奋、高素质的劳动力是台湾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但随着祖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崛起,台湾在这些方面已不存在优势,相反,企业还经常遭受缺水缺电的困扰,投资者当然会选择成本更低、回报率更高的地区投资。

  制度方面,台湾当局一直口号大于行动,譬如“台湾优先、投资优先”等说法提了很久,但行政效率依然低落,审批手续程序繁琐,“单一窗口”没有获得相关单位的配合及授权,降低投资成本的效果相当有限。

  2、失业上升主要是需求不足所致。非自愿失业分两类:一是不构成宏观经济问题的失业,包括因产业结构变动形成的磨擦性失业和因季节变换而出现的周期性失业,这类失业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消除;二是需求不足的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或经济总量失衡,导致总需求不足,企业被迫削减生产,裁减工人,引起普遍失业。按照菲利浦斯曲线的原理,物价与失业应该成反向变动,即通货膨胀时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失业率高。台湾在1999年以前,物价与失业间的消长关系并不明显,但近年来已经明显陷入通货紧缩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困境。这是因为:岛内经济环境恶化,投资减少;民众对未来经济形势悲观,消费缩减;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共同造成总需求不足,进而导致通货紧缩与失业增加。

  3、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导致通货紧缩。在供给面,经济的自由化、科技化及全球化,使全球面临生产过剩的物价下跌压力。对台湾来说,还要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而面对外来进口品的低价竞争,产品降价成为必然。在需求面,经济成长停滞、投资消费减少及财政恶化,造成岛内需求不足。去年因经济衰退而缩减近5%的岛内需求,今年以来并未恢复元气,在上半年经济增长率达2.6%的情况下,岛内需求却进一步萎缩1.6%,显示外部需求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面对当前经济情势不明、就业未见好转、资产价格跌势未止及官方支出紧缩等现象,通货紧缩的阴影自是挥之不去。

  改善两岸关系重建民众信心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两岸关系,实现直接“三通”。

  如前所述,台湾出现投资下降、失业上升、通货紧缩主要是因为岛内存在总需求不足。总需求由消费、投资、财政支出和进出口净值组成,扩大总需求可以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其中扩大财政开支有一定难度,因为台湾税收不足、公债又高,缺乏足够资金增加公共投资。另外三项则直接取决于两岸关系的好坏。只有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消费者与投资者才有信心,当局的经济诱导政策才能见效。同样,由于今年上半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已达23.8%,投资依存度已经超过50%,两岸经济关系的稳定直接影响台湾的进出口净值。

  从整体竞争力的角度看,台湾当局为增强台湾竞争力制定了“亚太运筹中心”计划,准备在十年内推动200家企业在台设立全球营运总部,1000家企业在台设立区域营运总部。但达成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条件是两岸直接“三通”。

  两岸实现直航,台湾可利用祖国大陆充沛的人力和广大的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加速产业升级,并以祖国大陆为生产基地,发展利润较高的研发、行销和零组件等行业,进一步将台湾发展成为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从根本上增强台湾的竞争力。有人以1997年为基期建立模型表明: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后,两岸直航运费的降幅达14.42%,大陆台商返台的频率会增加、进而带动在台消费。其中,大企业在客运成本上节省较多,中小企业则在货运成本上获益较多。从各项总体经济指标来看,在实质GDP方面,台湾将增加0.15%、大陆增加0.06%;在贸易条件改善方面,台湾的增幅达0.24%、中国大陆为0.16%。两岸直航也增加社会福利,台湾方面占GDP的比例为0.25%、大陆是0.08%。在资本累积效果上,台湾的劳动工资提高0.45%,但资本价格只上升0.15%;大陆的工资提高0.11%,资本价格维持不变。换言之,两岸直航后,资本价格相对于劳动价格,会出现相对便宜的情况。

  解决金融问题需要从政策和制度两方面着手。政策上关键要以改善两岸关系来增强投资人信心。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一份调查显示,国际厂商认为投资台湾的外部风险在亚洲第二高,仅次于印度,这说明降低政治风险已经成为稳定投资人信心的当务之急。台湾当局如能顺应时代潮流,停止分裂活动,缓和两岸关系,开放直接“三通”,将可以优化投资环境,挽回投资人信心。金融市场也会在祖国大陆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不断扬升,摆脱股汇市跌跌不休的局面。

  除了“三通”没有别的选择

  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对于台湾经济的积极作用,不仅是在台湾的金融界和产业界获得共识,在台湾的外资企业也一再强调该举措的重要性。

  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辜濂松表示,“中信商银”在台湾有600多万客户,但其中有三四万个“最重要的客户”都在大陆有投资,银行对这些客户很熟悉,借贷放款不用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而台资企业的发展对两岸都有好处,所以台湾的银行业到大陆发展,是个“双赢”的举措。

  统一集团预估,“三通”后至少可以降低二成的原物料成本;台塑集团及远东集团都认为,“三通”后的运费成本可以节省六成以上,时间至少可以节省一周以上;建大工业则表示,两岸“三通”后该公司的营运绩效不排除还有空间可以提高三至四成。

  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坤宗说,对于在大陆的台商,因为来自岛内政治上的压力,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无法安心。台湾现行的《两岸人民关系往来条例》对两岸关系发展有很多限制,不利于实现两岸“三通”,并阻碍到两岸进入WTO以后的经贸往来。

  在台湾的欧洲商会(ECCT)近日公布《二○○二、二○○三年建议书》,内容直指台湾目前的经济改善措施不足以重建台湾的投资吸引力,因为台湾只要试图孤立于中国大陆之外,就会使本身地位更加脆弱,根本不能解决自身问题。欧洲商会强调,台湾必须加速开放“三通”,才能“在大中华经济区内扮演关键角色”。根据这份建议书内容,欧洲商会认为过去十二个月来,欧洲对台湾直接投资大幅减少,欧洲大型跨国企业也已开始缩编在台营运规模,且将其大中华地区总部移往中国大陆。其中,投资生物科技与金融服务等关键产业,都已跳过台湾;而拥有对台航线的五家欧洲航空公司中,包括瑞士航空、英国航空等四家中止欧台直飞航线,主要便是因为抵台乘客人数减少所致。西门子公司总裁骆一华(Leslie Lok)在会后即直言,台湾要避免外资撤离,除了“三通”,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外资看淡台湾在亚洲市场的角色将无法避免。

  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对台湾经济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符合广大民意,让台湾经济重上高速发展的轨道。(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讯)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