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保证国家安全 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0月8日 14:17 环球时报

  张勉

  美国要打伊拉克,但何时打、结果如何现在谁也说不准。这种不确定性成为笼罩在世界经济上空的阴云,而处在这片乌云中心地带的正是世界原油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伊之间缓慢的战争准备过程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直接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油价的不断波动实现的。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也不
可避免地受到油价涨跌的影响。

  油价牵动世界经济

  今年8月下旬,美国透露出可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消息,纽约期货市场原油价格突破了每桶30美元大关(每桶原油约合159升),达到15个月以来的最高价。随后,由于伊拉克方面的积极表态,原油价格稍有回落。但上周又传出伊拉克不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新条件的消息,原油价格在9月23日急升至19个月来的新高,每桶30.48美元。

  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提供的统计数字,石油储量最大的5个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伊朗均位于中东,这一地区正是当前局势最不稳定的地区。巴以冲突、处于临战状态的美伊关系,随时都有可能使中东局势失控,直接的后果就是石油市场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导致世界经济继续衰退。经济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是,现在的国际石油价格已经包含了每桶1到5美元的“战争风险贴水”。伦敦国家经济社会研究所的分析家们认为,如果油价持续保持6到9个月的高水平,世界经济就可能出现衰退。

  在谈到石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石油问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先生对记者说,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在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39.97%,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数据显示:油价每提高1美元,消费者一年就要损失120亿美元;油价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则会减少0.75个百分点。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陈久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际石油价格曾因中东政治、军事危机而3次大涨。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萧条。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原油价格一度蹿升至超过40美元/桶,使世界经济遭受打击,并直接导致了近十年来经济增速减缓。这一再地说明了石油对世界经济发展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不少专家也乐观地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已从多次石油危机中吸取教训,已经普遍建立起较完备的石油安全体系。同时,对国际石油市场起着关键作用的欧佩克也已日趋成熟,有能力把国际油价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幅度。据了解,在欧佩克的标准体系中,每桶22美元—28美元的油价都属于合理。在以往的经验中,只要低于22美元,欧佩克就会要求成员国减产,高于28美元就增产,以此来调节油价。9月19日,欧佩克秘书长席尔瓦表示,目前的油价上涨不能反映真实的供求水平,而是源于市场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担心,因此欧佩克在今年12月之前都会继续维持原油产量不变。欧佩克坚持认为,出现新的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破坏性打击的几率不会太高。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有多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计委的一项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供应年均增长仅为1.67%。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原油、成品油7000万吨。据统计,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由1995年的6.6%上升为2000年的25%,预计到2005年,进口原油占国内总需求的比例将提高到32.5%。

  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石油,但原有油田的老化,产量的递减,开采成本的提高,都使得进口成为必然。韩大匡院士向记者介绍说,我国的石油开采量在2001年为1.65亿吨,在世界排第四位。但产量增长在近几年明显放慢,石油供应和消费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大庆油田为例,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开发建设40多年来,大庆已累计生产原油16.76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4%。可是大庆油田在连续26年高产稳产后,近几年,产量每年已经以150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减。

  在大量依靠进口的情况下,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同样产生抑制作用,以2000年为例,当年石油价格的上涨约使中国GDP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石油进口基本采取的仍是对国际油价“被动接受”的方式。据陈久霖先生介绍,1999年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对航空业、汽车运输业及石油化工业形成了极大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史丹指出,中国原油供不应求,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也大量需要进口,所以只要国际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一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有关专家也提出,虽然从1993年以后,我国的石油进口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估计,但还是不能过分夸大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与日本等国不同,中国毕竟还是个石油生产大国,同时还有探明储量占世界第一的煤炭保底。在我国整个能源供应比重中,煤炭仍占到70%以上,此外还有约3%的天然气和少量的核能等,剩下的才是石油,而进口石油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保证石油安全,要靠综合措施

  专家认为,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一方面是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在逐年增加,极易受到国际油价上涨的

  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又极易受到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牵制。由此,石油安全问题对我国也就成了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保证石油安全,要靠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国内资源保证,“手中有油,心中不愁”。韩大匡院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要保证石油安全,首先还是要强化石油勘探开发。我国当前石油资源勘探的范围,包括陆上、海上和“走出去”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三部分。据韩院士介绍,现在出大油田的希望在西北,很多人看好塔里木盆地,但因其地质结构复杂,目前仍在继续加紧勘探。海上,以渤海湾一带作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的主战场。可以说今后几年石油产量能增加多少,主要就看海上石油产量增长的情况了。此外,中国已经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这样既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又能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基地。

  石油安全的另一个保障途径是通过进口来源多元化实现的。我国一直坚持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其目的就是降低风险。但目前的进口比例仍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我国石油进口最主要的来源是中东地区,占我国进口总量的56%,其中伊朗最多,占18%;另外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由于中东地区的敏感性,专家们都认为“要减少从中东进口石油的份额,可适当增大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进口量”。

  此外,还有很多专家提出了国际石油市场问题,由于我国一直对此不够熟悉,参与程度有限,面对其间多重因素影响导致的油价涨跌,只能被动接受,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陈久霖先生建议,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多元化合作体系。节约使用能源、加强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等也都是专家们提到的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办法。

  “十五”期间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按照国际能源机构制定的标准,当石油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的7%的时候,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为应付石油供应中断的突发事件,都制定了应急战略石油储备措施,一般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日本和美国的储备更长达半年之久。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75年启动了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其石油储备主要建立在墨西哥湾以及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目前的储备量为5.67亿桶,相当于美国50天的进口量,加上企业的储备,可以维持150天的紧急状况。

  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当中,中国是惟一一个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如果短期内出现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建立我国石油储备体系,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当务之急。虽然就此问题的讨论和争论仍未停息,但据记者了解,我国已决定“十五”期间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总的考虑是以原油储备为主,将从2003年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陆地石油储备基地。初步设想,在2005年前建立一个相当于3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到2010年建立一个相当于40天的储备。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简单地说就是建大油库,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由于我国财力有限,目前的目标也只能是建立一个相当于40天净进口量的储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这点石油储备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这也是一部分专家反对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原因。支持建立石油储备的专家提出,在政府建立国家战略储备之外,相关企业也要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和增加相应的商业储备,作为对国家战略性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