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闫章更:用心血绘成的轨迹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9月15日 09:11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9月15日电(人民日报记者贾西平、新华社记者奚启新)人一生获得一项创新成果不易,超越权威更难,建立一套理论体系并经得起实践检验,则难上加难。我军技术少将、中国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高级工程师闫章更,就是这样一位不怕艰险、勇攀高峰的人。

  悠悠四十载,几度风雪寒。从北国草原,到秦岭脚下,闫章更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研制出的一部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射表,如同给火炮、导弹安上了神奇的“眼睛”,为我
军常规兵器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曾签署命令,给他记一等功。

  不畏权威敢立新说

  1963年10月,闫章更从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来到东北某常规兵器试验中心,从事火炮外弹道试验和射表技术研究。

  火炮射击,由于受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不同大气条件的影响,以及炮弹在高速运动中自身的不同变化,其弹道十分复杂。射表技术,就是通过火炮射击试验获得的各类数据,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把各种不同条件下火炮射击的弹道一一计算出来。射表的精度越高,火炮射击的命中率就越高。

  1965年5月,初出茅庐的闫章更首次承担某迫击炮弹射表编制任务。按照国外的资料:迫击炮弹道系数波动很大,无规律可循。但闫章更在试验中却发现了迫击炮弹道系数波动的规律。应用这一规律编制的射表,节省弹药75%,缩短试验周期四分之三。

  70年代初,闫章更奉命编制某火炮榴弹射表。射表编出后,与外国权威的射表评定标准进行对比,结果相差甚远。是自己编制的射表出了问题,还是权威的评定标准错了?

  否定权威,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事实。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连续几天几夜进行推导证明。结果表明,外国权威评定标准在理论上存在着错误。之后,他撰写了3篇论文,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外国专家的权威标准说错就错了?”有人不相信。这场争论持续了一年多,最后兵器试验中心专门调拨200多发炮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闫章更的结论是正确的。此后,上级毅然决定,由闫章更牵头组成课题组,对从国外引进的射表技术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评估,建立我国自己的射表技术理论体系。

  1985年,我国研制了两种新型炮弹,上级要求闫章更在最短的时间内编制出射表,提供给部队使用。可是,用传统方法编制,最快也要3个月。为争取时间,闫章更提出,用新型雷达进行射表编制。这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大胆方案。他和同事们一起,对新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论证,结论是:可行。兵器试验中心党委做出决定,按闫章更的试验方案进行。

  新的试验方案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几天后,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从试验场传来:用新型雷达编制射表,原来要用3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4天就完成了;试验所用的弹药,比传统试验节省了50%。经部队投入实战,这个射表完全合格,而且精度非常高。总部机关为此专门派人到中心慰问试验人员,并为闫章更请功。

  一次试验的成功,仅仅是开始。要把雷达编制射表的新技术系统化、规范化,实现我国射表技术的历史性变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闫章更带领课题组,又经过6年的刻苦攻关,终于创造性地建立了我国应用雷达编制射表的全新技术系统,结束了我国沿用国外落后射表的历史。

  洞悉风云迎难而上

  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全面展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战场上纷纷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引起了闫章更深深的思索。他清醒地意识到,现代火炮已是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结合体,而我们的射表与火炮自动化控制系统还不能融合在一起,武器系统操作还停留在手工和半自动化阶段。

  要使射表与火炮控制系统融合为一体,必须使射表模型与火控模型相统一。闫章更带领课题组迎难而上,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先后攻克了弹道模型精度、计算速度、火控系统相匹配等关键技术,终于建立了一种快速解算的射表模型,成功实现了射表模型与火控模型的统一,与国际流行的射表弹道模型相比,在相同的精度下,提高速度40%。在闫章更为代表的常规兵器科研试验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射表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由于现代兵器日趋高科技化,末制导炮弹、炮射导弹、反坦克导弹等新型制导武器,已成为当前世界常规兵器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些兵器造价昂贵,在编制射表过程中,不可能进行大量试验。闫章更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又开始了小样本试验技术的研究。

  这是一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它涉及现代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布函数、线性化理论、应用统计学等基础学科和世界前沿学术领域。一位知名的老专家语重心长地告诉闫章更:国内外多少专家致力于这一研究,都因为综合性太强、涉及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而半途而废。闫章更知难而上,历时10多年的艰难探索,终于取得了重要成果,其间历经的甘苦常人难以想象。按照这一新技术,编制某型炮弹射表,原先要用1869发试验炮弹,现在只需要21发。这不仅为我国常规兵器试验节约了大量经费,而且表明我国在小样本试验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这一重大成果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闫章更是一位德技双馨的科技专家。他不仅在射表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而且以无私的胸怀提携后人,为我国常规兵器试验技术的长期发展甘当人梯。

  1999年,闫章更和同事们对从国外引进的某火炮进行发射试验。在处理试验数据时,根据外方提供的射表,弹道出现了较大偏差。闫章更认真研究后发现了症结所在。他想测试一下年轻弟子的功力,便把问题交给了年轻的工程师小苟。小苟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反复计算,发现试验方案和程序都没有错,便说:“是不是外方提供的射表有问题?”看到小苟找准了问题,闫章更暗暗高兴。

  作为一位老专家,闫章更明白青年人对国防建设的意义。在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因此,他言传身教,十分注意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在闫章更的课题组里,青年人积极进取,感到有使不完的劲,学不尽的知识。

  为了把更多的青年技术干部推向事业的前台,闫章更将自己在科研中发现的、具有广阔前景的课题交给他们完成;在上报由他担任技术指导的科研成果时几次将自己的名字划去;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科研试验资料无私地提供给年轻人使用。他编写出版了总计百万余字的《射表技术》、《兵器试验统计学》、《概率统计基础》、《兵器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一批专著,成为青年技术干部成长的阶梯。

  闫章更说:“我已经60多岁了,我现在的主要心思和精力,就是想用自己的双手扶着、推着,帮助年轻人尽快接班成才。”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已有10多名他的学生成为常规兵器试验的高级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闫章更,不愧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当试验场上一枚枚导弹、一发发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闪光时,人们明白,这些正是闫章更和他的战友们用心血绘出的轨迹。(完)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