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小泉首相访朝前日本为何对“可疑船”过敏”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9月7日 10:01 法制日报

  本报驻东京记者华晓雷

  在小泉纯一郎首相突然宣布他的访朝计划几天后,一艘在远离日本本土四百多公里的海面上航行的“可疑船”牵动了日本各方的神经。

  所谓“可疑船”,实际上是日本政府及媒体对怀疑为朝鲜间谍船的不明船只的通称。
美军的侦察卫星最早于2日在能登半岛西北四百公里的日本专属经济海域外发现了本次事件中的所谓“可疑船”。其后,日本先后出动P3C侦察机、护卫舰及15艘高速警备艇对该船实施跟踪监视,在该船于5日凌晨驶出日本的防空识别圈后,日方遂停止跟踪监视。

  由于小泉首相17日将访问朝鲜,这使得本来就已极具新闻价值的“可疑船”更加抢眼。政府方面显然是出于对访朝前政治气氛的考虑在处理本次事件中格外谨慎,在4日黄昏正式证实了这一消息后,一直否认该船曾经进入日本专属经济海域。但从6日公布的航线图上看出,该船一度曾沿日本专属经济海域的界线航行,并数次驶入该海域,这成了保守势力批判小泉政府和对该船动机展开猜测的突破口。小泉政府在本次事件中的处理方法被批评为“对朝软弱”,某右翼媒体在头版头条用耸人听闻的“侵入经济水域”的标题来作报道。

  实际上,从日方发表的资料来看,该船某处有极似朝鲜国旗的标识,船尾也有朝文书写的“金策”(朝鲜东海岸地名)字样,这些都能起到说明船籍的作用。而且,该船在航行过程中,与俄罗斯远东重镇纳霍德卡以及朝鲜的距离也始终小于与能登半岛的距离。即使曾经驶入日本专属经济海域也是无可厚非,因为在不对沿岸国构成渔业、海底资源、污染等方面的损害的情况下,航行权是受国际海洋法保护的,而且不受沿岸国警察权的管辖。由此,将该船称为“可疑船”并大肆渲染,实在是有些神经质的“过敏”。但在“过敏”的背后,倒是有些弦外之音颇值得注意。

  首先,对朝鲜极度不信任、主张对朝实施强硬外交的势力仍大有人在,是本次所谓“可疑船”事件中能得出的最直接的结论。这部分势力有意忽视日朝关系中重要的历史认识和战争赔偿问题,以无条件全面解决所谓“绑架”问题为邦交正常化谈判的绝对前提,企图迫使朝鲜在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让步。这部分势力预计将成为小泉政府缓和日朝关系、开展对朝外交的主要压力和阻力。

  其次,渲染紧张空气,为成为军事大国制造所谓的“现实安全威胁”,这一炒作“可疑船”事件的根本目的暴露得更加清楚。除了1999年那次之外,日本从未在领海内发现“可疑船”外,但随着一次次的“可疑船”事件的发生,有关法律对行使武力的限制在逐渐放宽,海上保安厅等部门的装备也在不断更新。与此同时,“可疑船”却在离日本越来越远,从19 99年的领海到2001年底的专属经济海域,再到这次的公海,通过炒作“可疑船”使日本在放宽动武限制方面得到的有事法制、建立独立情报搜集网才能排除可疑船的威胁。这才是日本在所谓“可疑船”问题上大动干戈的目的所在。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