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评论:核裁军——莫斯科不相信条约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8月6日 08:57 人民网

  人民网驻莫斯科记者吕岩松、马剑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前苏联一部电影的片名,稍有些年龄的读者或许还会记起女主人公柳达的名字。这位柔弱却不失坚韧、噙着泪水也不肯向命运低头的莫斯科女工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莫斯科不相信条约”又是何意?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在莫斯科先后见证了美苏、美俄三次峰会以及期间签署的三个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寒来暑往,十余载矣。条约文字缜密如初,两个核大国的裁军进程却是信马由缰。同峰会上公布的“战略框架”相对照,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伙伴关系”也早已不再是题中之意。计划跟不上变化,文字限定不住生活。所谓莫斯科不相信条约,此之谓也。

  美国和前苏联就限制、削减战略武器进行的谈判称得上超级马拉松。双方唇枪舌战二十多年,总算达成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1991年夏天,戈尔巴乔夫和老布什在莫斯科签署了这个文件。记不清两位总统是否喝了香槟酒,他们交换签字笔时那副严肃相倒是历历在目。华约解体并未打破冷战对手之间的核均势,华盛顿不敢藐视莫斯科。

  沧海桑田。总统大名墨迹未干,克里姆林宫上空已经寻不到前苏联的国旗了。刚独立的俄罗斯百废待举,核裁军问题自然要靠边站。直到去年岁尾的某一天,当莫斯科和华盛顿突然宣布兑现了上个世纪的“裁军承诺”时,人们才又一次想起START1,想起它陪着地球自转了一千多个圆圈后姗姗上路的窘态。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2)是1993年1月由叶利钦和老布什两位总统签署的。条约规定10年内削减2/3的核弹头,并将最恐怖的多弹头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全部销毁。当时克里姆林宫奉行的是向西方“一边倒”政策,峰会气氛自然较前一次轻松了许多。记得叶利钦亲自到机场迎送老布什。寒风中守候多时的记者们趁机发问,豪爽的俄罗斯总统只是喊了声“新年快乐”。

  再甜的蜜月也有过完的时候。一年后,俄罗斯亲西方政党在议会选举中受挫,莫斯科外交重点于是变成了“恢复大国地位”。此后几年中,俄同西方的关系在“和平伙伴”与“冷和平”之间飘忽不定,而START2始终是众矢之的。2000年,俄国家杜马终于批准了这个裁军条约。掐指算来,距签署之日已经整整7年了。不过,莫斯科的议员们根本无需汗颜,因为START2在华盛顿的命运更加悲惨。在国会山继续沉睡了一年后,这个曾“为全人类带来福音”的“和平天使”连同《反弹道导弹条约》一道被草草埋葬了。

  时隔不到半年,普京和小布什总统又在莫斯科签署了第三个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许是吸取START或走样或夭折的教训,新条约相当宽松,它只规定10年后俄美战斗值勤的核弹头数不得多于1700—2200枚,而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成分与结构”完全由双方自行决定。

  细细琢磨,忽然发现人们对新条约的落实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俄罗斯陆基导弹SS—18、SS—19和海基导弹SS—N—8、SS—N—18服役极限将至,几年后俄核弹头运载工具自然会减少到条约限额以下。财大气粗的美国虽然不存在这一问题,但它可以理直气壮地将多余的核弹头储存起来。至于华盛顿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莫斯科试射携带分导弹头的洲际导弹,更是没有违约之嫌。可以说,新的条约签署后,双方在有可能展开的“矛”与“盾”的较量中已不再受任何束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条约虽然不过区区数百字,但还是显得高深莫测。它正式确认了美俄不平等的“准同盟关系”,还是反是映了两个大国之间的高度政治互信?或许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姑且将两个月前在莫斯科签署的《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摘录于此,权当结尾。

  “我们正达到新的战略关系的水平。俄罗斯和美国互相把对方视为敌人或者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

  “俄罗斯和北约成员国在反恐、反对地区不稳定和当代其他威胁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像盟友。”(人民网莫斯科8月5日电)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