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长篇特写:亲身感受解放军三军科技大练兵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8月5日 15:15 科技日报

  亲身感受解放军三军科技大练兵

  唐先武、涂学能

  编者按:中国人民解放军75年来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推进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为新中国
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人民解放军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捍卫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不愧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值此“八一”之际,我们特派记者走向雪山、大漠,奔赴草原、海岛,来到海陆空各兵种部队中间,他们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记录了这期间某一天官兵们忠于职守、科技大练兵的精神风貌。今天,本报推出一组“军营科技一日行”专稿,以飨读者。

  空中飞来轻骑兵涂学能李小平

  地面的蒿草被飞转的旋翼产生的巨大压力吹得如水波般向四外散去,低低地伏在地面上。前面数十米处是一片矮树林,矮树林的前方3公里处,就是“敌军”装甲车队的集结地。“攻击!”机长崔小军团长果断地下达命令。“小羚羊”机身一沉,迅即跃上10米高的树梢。硝烟弥漫中,机群出现在攻击目标上空。这是“八一”前一天,总参某直升机团训练的一个镜头。作为我军诸兵种中最年轻的兵种,中国陆军航空兵迎着世界军事革命的浪潮迅猛的发展着。1986年10月3日,中国陆军航空兵问世。从此,我陆军结束了只能在地面作战的历史,插上了钢铁的双翼。16年来,戈壁荒滩、雪域高原、深山丛林、礁盘海岛……到处都留下了我军陆军航空兵的身影。目前,中国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已由单纯从国外引进发展至初步国产化,在战斗、运输、勤务、教练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直升机型号。一支飞行技术高超并掌握着先进军事理论的飞行、指挥队伍已经形成,16岁的陆军航空兵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多种机型、具备相当规模和作战能力的“空中骑兵”。崔小军是中国陆军航空兵首批飞行员之一。他驾驶过我军装备的绝大多数直升机机型。然而,“小羚羊”这个高只有3米多、宽不到1.5米的轻型直升机,才是他心爱的“宠物”,几天不碰它,心里就痒痒的。1990年以来,他驾驶“小羚羊”南征北战,我军的所有“重要场合”,“小羊”几乎全参加了,他也参加了。

  崔小军所在团在紧张有序的训练中,迎来了“八一”建军节。迎着曙光微熹,他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训练。机场上,充满着紧张而又激奋的气氛。“436已经做好飞行前准备,各项检查正常,请验收。”机械师敬礼后,汇报直升机准备情况。主驾驶张治林从机头起逆行一周的检查后,跨进机舱。“呜———”,鸣声骤起,旋翼接通并开始飞速转动起来。直升机机头略微一沉,迅疾前冲,跃过机场旁边的杨树梢头,飞向训练地域。机群紧随而至,犹如空中一座移动的长城。

  “陆战之王”展英姿

  □邓小高徐二凯赵良

  集攻与防优势于一身的坦克,自在人类战争的舞台上第一次登台亮相以来,便显现出它无比的威力,而被冠为“陆战之王”的美誉。

  中国的“陆战王”诞生在炮火连天的解放战争时期。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中,我年轻的坦克部队配合步兵克锦州、骋淮海、克天津、兵临北平城,初步显示出了坦克兵的威力。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人民装甲兵已成为一支铁甲劲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辉煌。

  现在,我军装甲兵不仅拥有装甲部队、装甲步兵和机械化部队,而且创建了轻型机械化部队、两栖机械化部队、数字化部队,在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征途上,迈着坚实地步伐。

  1998年11月,刚从九江抗洪抢险前线上归来的南京军区某部官兵征尘未洗,一纸命令悄然而至:撤销原摩托化步兵编制,成立了我军第一支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东海之滨,巨浪翻滚,数百辆经过改装具有两栖作战能力的坦克、装甲车在武装直升机、水面舰艇炮火的支援下,我军装甲兵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登陆作战演习。

  济南军区某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这支靠双脚走了几十年、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飞毛腿”部队,如今安上了“风火轮”,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轻型机械化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军追踪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一批优秀的军事、科技专家荟萃华北一起,对装甲数字化部队的规模、形式、作用以及主要功能进行研究,努力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甲兵数字化建设的路子。经过五年的磨砺,我军第一支装甲数字化部队走出实验室,活跃在演兵场上。

  一条黄尘滚滚的山路上,“红”军装甲突击营正沿着预先设定的路线展开接敌的运动。营指挥车内,由地面装甲侦察车和空中侦察直升机实时传输回来的战场信息经综合处理,自动生成最新敌我态势图。与此同时,“红”军指挥所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巨大的显示屏上,敌态势已悄然发生变化:在我强大火力突击之下,“蓝”军被迫向防御纵深机动。师前指立即运用视讯会议系统,与前方部队“异地同步作业”,命令突击营改变行军路线,向敌侧后迂回攻击。在航突兵火力支援下,数字化装甲部队高速奔袭,快速插入敌一线阵地。“蓝”军企图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顽抗,营指挥车迅速越过数字传输系统将敌准确位置通知营属炮兵连,几秒钟后,上百发炮弹倾泻到敌阵地上,敌残存工事瞬时化为一堆废墟。

  昔日的陆战“铁拳”如今安上智慧的“头脑”,大力提高了装甲兵整体作战能力,正以崭新的雄姿走向未来数字化战场。  

  托起战舰走大洋

  □袁华智夏年泽 

  当三军将士正在为自己的节日欢庆之际,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官兵在世界著名的加勒比海上驰骋,度过了一个值得纪念的八一建军节,海军舰艇编队此次出访将遨游三大洋,跨越东西半球,环绕地球一圈,又为人民海军史写下一个首次、同时也为海军对外交往添上重重一笔。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在和平年代,海军成了唯一可以穿越领海对别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国际军种。通过出访与外军的交流,向世界展示了我军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扩大了我军在世界上的影响。传播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自1985年11月16日舰艇编队首次访问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南亚三国,揭开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国访问的序幕。从此,人民海军驰骋深海大洋,结交天下朋友,成了中国人民的友谊使者。先后20次派出舰艇编队,共有舰船37艘次,访问了世界上25个国家,总航程达15万多海里,出访编队以严整的军容、严明的纪律、良好的素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曾有一位外国海军司令员对出访的海军官兵评价说:“你们军舰开辟的航迹是一条友谊的纽带、和平的光环。”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郑和后的近6个世纪的今天,有了这次环球远航,世界海军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深深地刻下中国名字。

  走进军营“建筑兵”

  □孙慧

  在我陆军兵种编制系列里,有一支“不扛枪,不操炮,抡起铁镐挖坑道”的特殊部队——建筑营,人称“建筑兵”。他们常年与土石为伍,和大山做伴。一座座国防工程在他们手中崛起,一条条战备坑道在他们脚下延伸。“八一”建军节前的一天,我走进大山的腹地,去看望劳苦功高的“建筑兵”。

  在总参工程兵某旅总工程师龚银廉大校的引导下,我沿着曲折的林间小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向山里走去。路上,脑子里不时闪现着科索沃高科技战场的场面,面对远程进攻、精确打击的无情摧毁,工程坑道能有所作为么?我一边走一边向龚总提出了疑问。龚总听后笑了笑,他说:“任何战争都是矛和盾的结合体。‘矛’进攻越激烈,‘盾’防护就越显得重要。实践也证明,国防工程是减轻战争毁伤的有效盾牌,这已经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支军队的共识。”

  说话间,我们走进了深山里的坑道,穿行在纵横如网的钢筋框架中,来到了机器轰鸣的作业面,只见七八名官兵头戴安全帽、嘴扣防尘罩,正抱着三台风钻机作业。跟班作业的建筑营九连连长孙玉国告诉我:风钻是“建筑兵”的手中武器。这风钻吃硬不吃软,越坚硬越好打,混质土石容易卡钻,风钻的外头上有两个小孔,一个往外吹风———将石粉吹出来,一个往外喷水——起消尘作用。此时,风钻手王晓峰和汤贵平正在作业。汤贵平抱着风钻,王晓峰扶着钻头,风钻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飞速旋转,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充满了整个坑道,脚下的地面在微微颤抖。

  离开了噪音的包围,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工作面。大学生军官杨林启正带人对坑道墙壁用钢筋加固,战士们在他的指挥下,指头粗的钢筋渐渐织成了一片片网状,准备用水泥喷浆。龚总告诉我,就是打一米深的坑道,也要经过开挖、打眼、装药、放炮、排险、出渣、打锚杆、编网、支护、喷浆、浇铸、安装、装修等十几道大程序,小的细节更是不计其数。只有亲眼所见,才知道挖坑道是怎样的复杂;只有亲眼所见,才了解“建筑兵”施工作业时的艰难。我问杨林启,在军校上学时想像过会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工作吗?杨林启笑意中露出洁白的牙齿:“想过。工程兵的‘工’字,向上出头是‘土’字,向下出头是‘干’字。这不早就告诉你,工程兵是与土石打交道的吗?”

  返回的路上,我深有体悟。是的,在坑道里,比泥土坚硬的是岩石,比岩石坚硬的是钢铁,比钢铁坚硬的是“建筑兵”的骨头和作风。这些“建筑兵”在深山老林中,默默耕耘,无怨无悔,用忠诚和汗水铸造着共和国的防护盾牌。

  空军跃上新高度

  □郭凯赵良

  “八一”前夕,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我人民空军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具备了超远程、高速度、全天候的作战能力,能在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范围内实施对敌作战,形成了现代化的攻防体系。

  随着现代战斗立体性和纵深性的空前提高,空中力量已成为战争中大规模、全过程使用的多功能力量。空军在作战训练方面实行了五个转变:训练重心由技术训练向战术训练转变、战术训练由练程序向练战转变、战法研练由理论研究向实兵对抗转变、实兵训练由单一机种向多机种合同训练转变、训练环境由驻地训练向战区训练转变等。

  空军总结以往临时建立“蓝军”的教训,首次在训练中心统一编成敌军分队,作为战场上的“磨刀石”专司对抗之职。几年来,这支一流的“蓝军”作为未来空战中的强“敌”,与空军歼、强击部队进行轮流对抗,严格按现代空战要求设置课题,不搞预案,互不通报情况,火药味十足,使演练场上的“假想敌”变成了“真老虎”,为提高部队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空战能力发挥了独特作用。

  明天之较量,取决于今日之苦练。可以预料,在今后攻防兼备的战略转移中,在贴近实战的演习场,在争当主角的战争舞台上,在奔向21世纪的航程中,人民空军必将为祖国插上和平的翅膀。

  坐镇京华战苍穹

  □刘程唐文俊帅青松

  很难想象,这一百多天来,担负着日夜管理“神舟”三号轨道舱任务的大部分是一群不足30岁的年轻科技人员。“八一”前夕,记者走进宽敞明亮的轨道舱长期管理机房,科技人员正聚精会神地端坐在各自的机台前,一双双熬红了的眼睛紧密地注视着计算机屏幕上一幅幅不断变换的画面和一组组飞速跃动的数据,双手在飞速地敲击着键盘,认真按照任务计划向翱翔在太空中的“神舟”三号轨道舱发出一条条飞控指令。今年4月1日16时03分,当球绕地球运行最后一圈的“神舟”三号飞临南大西洋上空时,在大西洋海域待命的“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向飞船发出了返回指令。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轨道舱与返回舱进行了正常分离。返回舱按飞行计划进入了返回轨道,最终于16时51分成功着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正当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候,担负着继续翱翔在太空中的“神舟”三号轨道舱长期管理任务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科技人员则刚拉开战斗的序幕。16时26分,“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严密组织和精确测控下,轨道舱在地面测控网的支持下很快建立了正常的工作模式,进入了漫长的日复一日的环球旅程,开始了长期在轨科学试验项目。为确保轨道舱在轨运行期间安全稳定和空间科学试验进展顺利,中心科技人员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克服了参试人员少、任务周期长、工作时间全天候等困难,发扬了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的拼搏精神,以自己过硬的技术和顽强作风,始终保持了轨道舱的安全稳定和空间试验项目的顺利进行。

  “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在轨运行期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科技人员先后组织实施了多次轨道维持和飞行模式控制,圆满完成了在不同飞行控制模式下预定的各项载荷试验。科技人员先后对轨道舱注入数据达800多帧,发出遥控指令共4000余条。截止7月31日,“神舟”三号在太空正常运行已达120天,环绕地球飞行了近2000圈。目前,轨道舱各系统工作正常,已经顺利开展了空间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试验,并且获取了一批有价值的数据。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继去年圆满完成对“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长达半年的跟踪和管理之后,广大科技人员及时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掌握了对飞船轨道舱实施长期管理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倚天长剑展新姿

  □董聚山何天进

  “八一”前夕的一天,某导弹发射场,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四周起伏的山峦层林尽染,阵阵暖风中正在孕育着一场“惊雷”。

  闻令剑出鞘。上午8时19分,随着“占领阵地”一声令下,一条条装载着导弹的钢铁巨龙,打破山谷间的沉寂,轰鸣着从密林深入鱼贯而出,呈散射状向预定发射点位开进,风驰电掣,势不可挡……

  担负此次发射任务的某导弹旅,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我军第一支常规导弹部队。在跨世纪的冲锋中,这支雄师劲旅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强烈使命,全方位向实战逼近。在险途陌域,上演了一幕幕现代战争活剧,成为共和国的“拳头”部队。在中央军委赋予的历次大型演习任务当中,他们以枚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的佳绩,打出国威军威,两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荣立集体一等功。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中,该旅组成的导弹方队,威武雄壮地踏上“神州第一街”,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检阅。

  看,该旅发射一连的导弹发射车威风凛凛地驶过来了。在临时开设的只有数十平方米大小的发射场坪上,导弹发射车“定点定位”一次成功。旋即,身着迷彩服的操作手按照下达的操作指令,紧张有序地快速展开设备、起竖导弹……此刻,操作舱里的信号指示灯频频闪烁,扑朔迷离。导弹方位瞄准、控制系统测试、激活弹上电池、诸元装订……一道道复杂的操作程序,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完成。

  瞧,在另一个发射场坪上,发射三连的导弹操作也正在激烈的战斗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乳白色的导弹昂然挺立,傲指苍穹。从此起彼伏的一串串指挥和操作口令中听得出,导弹测试完全正常。三连被誉为“神剑骄子”,在往日的辉煌岁月里,曾驰骋于高原、山地和热带雨林,接受生存极限的挑战,探索出一套适应各种复杂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机动作战战法,创造了当年接装、当年训练、当年发射成功的奇迹,并在之后的导弹发射训练中屡显神威,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

  记者从旅机动指挥所的信息自动传输系统观看到,另有两支发射分队也在不同的点位上同步操作,完成了发射前的“热备份”;即他们作为发射替补分队,一旦上级命令其发射,即能在数秒钟内将导弹射向指定目标。“1分钟准备”当旅机动指挥所传出这道指令时,现场气氛骤然紧张了许多。只见导弹操作手们从容而迅捷地将地面电源切断,弹上电源立即供电。随之,他们将“发射钥匙”转通,操作面板上“待发射灯”亮。此时,现场观看的人们双目圆睁,屏息静气:惊心动魄的一幕就要出现!“点火!”“点火!”随着口令传出,一号导弹操作手果断按下“点火按钮”。顷刻间,导弹喷射烈焰,呼啸着刺破苍穹,扑向远方的目标……

  数分钟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发射末区传来佳音: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