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海峡评论:解读《台湾2002年度防务报告书》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8月1日 18:20 21世纪环球报道

  吴献斌

  7月23日,台湾军事当局公布了2002年度的“国防报告书”。从1992年起,台湾官方定期出版此类报告书,每两年修订一次。今年是第6次,也是陈水扁上台后首次发布。据该报告的编委副主任、台空军副总司令傅慰孤在报告发布的记者会上披露,此报告的编纂自2001年5月开始作业,历经60余次开会讨论、修正,并遴选专家学者提供专业意见,最终形成了这
部计有七篇35章,数十万字,共约400页的大型报告。

  报告出炉与岛内政局相关

  此报告的公布适逢陈水扁接任民进党主席,宣示“台湾要走自己的路”的敏感时期,当有人质疑此时推出这个报告的特别意义时,尽管傅慰孤以一句“报告书不是一天完成的,外界想得太多了”进行敷衍,但这并不能掩饰这个报告产生与出炉同近两年岛内政局剧变息息相关的联系。以往台湾发表的“国防报告书”,都是国民党当政下的产物,因此“台独”的意志也就无从在报告中得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

  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使长期执政的国民党变成了“在野党”,奉行“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成了“执政党”,“台独”色彩深厚的陈水扁则成了台湾地区和军队的新领导人。陈水扁上台后仍坚持“台独”理念,在岛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对外交往上全面推行“渐进式台独”,在军事领域,在陈水扁的操控下,台军高层实现了“本土化”,台军的建军思想,军事战略也出现了重大调整。对此傅慰孤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这个报告“涵盖的层次,跳脱了以往纯军事领域的阐述”,“将军事战略与国家战略接轨”,而他所称的“国家战略”,在陈水扁和民进党当政的政治现实下,就“渐进式台独”。较以往而言,这个报告出现了许多新提法,但却都或明显或朦胧地带着“台独”的印记。如报告首倡以“不拘形式、不预设立场”为原则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乃至签订和平协议,并首次提出两岸划出非军事区,建立军事缓冲地带,但在世界当代历史上,非军事区都是国家与国家通过公约或协议来划定的,两岸如果照此办理,岂不成了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因此,此报告被认为是军事版的“两国论”就不足为奇了。至于“不预设立场”,更是“台独”势力在两岸和谈上标准口径而不会被大陆方面接受,因为这违背了“一个中国”是两岸和谈前提的这个总原则。

  美国态度使台湾深受“鼓舞”

  除了折射出岛内政局剧变、“台独”主导政坛的现实外,这个报告还与一些国际势力相关,主要是美国。布什2001年上台后,一方面,加强了与台湾的关系,美国对待两岸关系的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向台湾倾斜,双方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大幅度升温,美国以空前的力度向台出售先进武器装备和技术,使得台湾深受鼓舞,以武拒统的信心大增;另一方面,美国对华政策中遏制的一面加强,今年年初,美国国防部推出了《核态势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了战略威胁,将中国列为紧急情况下(如台海战争)的核打击目标。近来,美国国会和国防部又相继发表了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军费大幅增加,军力水准提升,特别是导弹数量不断增加,对台湾以及日本和菲律宾构成了威胁,这些报告使得“中国威胁论”的噪音又呈升高之势。

  而台湾军事当局推出的这份“国防报告书”援引美国联邦武器管制及裁军总署的材料,认为2002年度大陆的国防费用在4980亿人民币以上,为正式公布的三至四倍。报告强调大陆的军事发展以应对台湾问题及可能导致的外力干预为优先考虑,特别重视争夺制电磁、制空、制海权及联合登陆与抗击航母战斗群所需之战法与军备的发展,认为大陆军力发展的重点是海、空军、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和增加二炮的战斗力。

  报告称大陆在不断增加针对台湾的导弹数量,预计到2005年针对台湾部署的战区导弹可达600余枚。此报告的结论是大陆军力通过上述的发展对台湾构成了“严重威胁”,对地区和平与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引发了本地区的军备竞赛。综上可见,美国与台湾的报告虽然不是合作完成的,但双方的论据和结论却异曲同工,基调高度一致。

  台湾“国土”防卫战略构想

  台湾新版的“国防报告书”,不仅以篇幅长见称,编纂者同时也颇为之内容新而自许。仔细读来,确实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未曾谋面的东西,从而构成了这份报告的一大特色。

  在军事战略上,报告称台军作战本着“预防战争”的理念,采用“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战略,未来兵力整建重点在于提升“三军联合作战整体战力”,并延续强化科技先导、资讯电子优势及整合三军的武器系统,使台军成为“量小、质精、战力强”的现代化劲旅。

  在战略构想上,报告书将原来的“制空、制海、反登陆”调整为“制空、制海、地面防卫”,据报告书起草者的解释,这种调整是受科技和武器系统的发展、战略思想及整体战略形势的改变,特别是去年美国在遭受9.11恐怖攻击事件后成立了“国土防卫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台湾陆军为了应对大陆对台的武力威胁,其任务不再限于反登陆作战,而是要增加防止突袭、空降等内容的“国土”防卫战略构想。

  报告公布了现阶段台湾兵力的整建目标。陆军将以指挥管理自动化、作战立体化、装备机械化为主要整建目标,筹建以直升机与战甲车为组合的陆空一体战力;海军以指挥管理自动化、反潜立体化、武器导弹化为整建目标,筹建新一代作战舰艇、近海巡防舰、大型导弹快艇,筹建潜射武器,充实空中反潜及扫布雷兵力,加强海岸火力布署;空军以指挥管理自动化、防空系统化、打击精确化为主要整建目标,建立远距离侦搜能力,争取地对地导弹早期预警及反制能力,建立战术空军,实施制空任务,配合友军实施反封锁和地面防卫作战。在上述目标中,目前备受瞩目的是海军筹建潜射武器计划,台湾军方认为大陆有数百艘潜艇,而台湾只有区区四艘,且都不具备自海底发射潜导弹的能力,因此台海军高层将目光盯上了美国的潜射式鱼叉式导弹,亟欲购入装备在潜艇上,其考虑是潜艇的高度隐蔽性,加上搭配潜射反舰导弹的破坏力,可弥补台湾军方在防御作战上的数量劣势。

  关注大陆不对称作战能力

  这份报告对内地发展不对称的作战能力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报告书称,大陆军力不断扩张,除不断更新传统战力所需先进武器装备外,还积极发展所谓的“不对称作战能力”,包括太空战、电子战、信息战、点穴战能力,也就是用于对台战争中的“绪战”与“第一击”攻击能力。

  这份报告之所以对内地的不对称作战能力大加渲染,其目的是塑造内地的“黩武”形象,在台湾民众中制造敌视气氛。

  台湾“国防报告书”的出炉,显示“渐进式台独”在台湾军事领域已成主导之势,尽管报告强调以“预防战争”为现阶段台湾“国防”政策的重点,以维护台海稳定,保卫台湾安全为基本理念。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