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湾高科技业界呼吁将投资大陆提升到创新层面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7月12日 21:40 新华网

  新华社台北7月12日电(记者程瑛范丽青)从最初被大陆制造成本低廉所吸引,到希望占据大陆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节点,台湾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的步伐始终在前行。今天,更多高科技业者及学者呼吁,以创新思维引领台商“西进”,把投资大陆提升到产业整体运筹和全球化布局层面,实现台湾、大陆及相关业界的“三赢”。

  在今天举行的“两岸高科技产业与区域发展政策研讨会”上,大陆半导体产业、软件
基地、光电子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布局发展示意图,在投影屏幕上次第出现。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的多位学者,根据不久前深入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汉、成都等地进行的相关产业调研,呼吁进一步放开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相关政策,提升投资层次,业者对此积极回应,“创新思维”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分析说,台商“西进”大陆投资经历了两个层面:出于制造成本的考量而将生产作业移向大陆;发挥台湾高科技产业的行销、管理等优势,抢占大陆与世界市场的节点地位。他指出,大陆已成为全球注目的市场,其自身的人才素质、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台湾企业应将大陆作为创新基地,将研发机构移到大陆,提升投资大陆的层次。

  李仁芳教授今年1月曾到大陆多家软件产业基地参访。他说,目前台湾在大陆的软件公司有100多家,两岸分工模式主要是台湾厂商负责产品开发、策划及行销,程序设计则委托大陆代工,大多为小型软件产品。他指出,台湾企业应将投资大陆视为全球化运筹的重要部分,在创新方面加大投入。事实上,2001年一年间台湾软件业者在大陆设立的行销点增长近一倍,不少台商也开始在大陆设立研发中心。

  科管所所长刘江彬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探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政策。他认为,台湾产业产生衰退现象的原因不是企业赴大陆投资造成。台湾“控制与减缓”的封闭性产业投资政策,始终与“产业追逐市场最大可能性”和“生产要素追逐成本最低”的自然力量相抵触,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结构存在矛盾。他指出,当局层层设限所导致的,是企业如“霰弹打鸟”般分散发展,使台湾业界无法与大陆经济成长的强劲力量充分互动。

  刘江彬说,产业生存的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当局应把开放高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当作对高科技产业组织长期扩展过程的经营管理,而不是一次“恩准放生”的孤立政策。他认为,台湾此前在8寸晶圆大陆设厂问题上的纠缠,反映出的其实是台湾投资环境相对不足的问题。“所谓‘根留台湾’只是一个虚假的命题,产业链循环不可逆转,当局最终需要关切的是如何提供产业界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

  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一直积极推动8寸晶圆赴大陆设厂。他认为,除了成本控制、人才培训等方面,文化优势是台商在大陆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他分析说,虽然台湾电子资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相当分额,但是台湾企业并未掌握下游品牌及通路,对上游关键零组件的控制也有待加强。而目前硬件的组装、制造已明显移往大陆,低毛利率产品的两岸分工趋势已然确立。对于台湾高科技业来说,未来在技术、产品方面创新,与大陆在硬件制造和软件设计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才是谋求长远发展之道。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