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综述:我军后勤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7月3日 08:32 光明日报

  从人背马驮到保障有力——记我军后勤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杨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

  75年斗转星移,如今先进的后勤保障系统,已经和“小米加步枪”、“车轮滚滚支前忙”的动人情景一起,成为我军战争史上的光荣记录。

  保障一体化

  2001年隆冬,在海拔4000多米的中阿边境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氧气只有正常含氧量的60%,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我军在这里用网架帐篷、暖风机、制氧机、炊事车、淋浴车等一整套先进的后勤装备,保障了执勤部队的生存和安宁。

  近几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举行三军联合登陆演习、编队环球远航、接管香港和澳门防务、抗洪救灾等一系列壮举中,我军后勤都以她强有力的保障能力,展示出现代化军队后勤的崭新风貌。

  我们一直是在用较少的军费保障几百万军队的基本需求。从1978年到1992年,军队后勤在“紧日子”中求发展,后勤建设向“建立军民兼容、平战结合、三军一体、精干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998年,军队与6900多个经营性企业彻底脱钩,消除了军队建设的一大隐患。

  2001年1月1日,联勤体制正式运行,落实了江主席1990年第一次视察总后时的指示。我军的保障体制,进一步适应联合作战需要,向三军保障一体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0年开始在全军推行生活保障社会化,我军的保障方式向军民兼容的现代化大后勤转变。2001年,军队预算编制实施重大改革,建立起财力集中、分配科学、调控有力和监督严密的预算管理新模式。同时,我军后勤保障重点由“一保生活,二保战备”转变为“一保战备、二保生活”,实现了军队建设由维持向发展的重大转变。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平时的后勤供应保障,是战斗力生成和维系的基础。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海洋孤岛,驻扎着我军数十万官兵。如今人们无不为崇山峻岭之上、大漠荒原之中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式营房所震惊。随着军费的恢复性增长,我军的供应标准有了提高,长期困扰基层的住房、吃水、用电、洗澡、取暖、看病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五次提高伙食费标准,实施“菜篮子”工程,改革军粮供应办法,战士的餐桌越来越丰盛。

  后勤装备是构成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一定还记得,我军将士那“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战地伙食,战火中白求恩大夫在屋檐下做手术的感人情景。解放战争中,我军后勤主要靠人背马驮,加上小车推,保障效率很低。如今不同了,我军的后勤保障手段不断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到“八五”期间,我军后勤已有400多项野战、机动和骨干装备列装。“九五“期间,全军共完成后勤骨干装备研制100多项,基本形成了具有野战、机动和适用性特色的系列装备,使部队的野战生存能力、物资快速补给能力、医疗救护能力和机动保障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1995年10月,江泽民主席在全军后勤新装备展示现场看到一项项新成果时,高兴地说,这才是现代化,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了!

  而今,后勤装备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我军的野战卫生装备体系已基本形成;战场饮食正朝着系列化、高能化、热食化方向发展;野营装备已形成宿营、供电、供水、供暖和卫浴五大系列;轮式越野加油车等伴随保障方式,使我军能够在空中、海上和行军途中遂行加油;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形成的国防交通大动脉,能迅速运用多种方式运输部队和物资。

  时代呼唤后勤拳头部队

  人是保障力的核心。科技强军,我军一大批高素质后勤人才脱颖而出,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与“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等成果齐名的,有我军医学科学院完成的“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研究”。1986年初,当朱壬葆院士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高高举起我国首次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别奖”奖杯时,世界惊叹:中国已经拥有了一尊先进的防御原子、生物、化学等特种武器伤害的科学盾牌!仅“九五”期间,军队后勤就有97个科研项目获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成果奖。目前,全军后勤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后勤干部总数的60%以上,科技干部中的研究生比例占科技干部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强,拥有院士26名,国家一级学会理事以上学术职务人员已达5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比“八五”增加了2倍。

  进入新时期以后,人民军队的后勤职能内涵,已经由单纯组织一般保障活动,发展为“指挥战斗、组织供应,保证战争胜利”,并能进行战略、战役后勤支援的更高阶段。时代呼唤后勤自己的拳头部队。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军后勤开始应急保障力量的建设。目前,他们已经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