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在克什米尔雪山打仗太难(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6月10日 12:39 环球时报

克什米尔雪山脚下的印度士兵

  ●吴建

  自5月中旬起,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对峙,两国不断向各自的控制区内调兵遣将,埋雷布阵。近一个月来,克什米尔几乎每天都有炮击和枪战,冲突随时都有发展成战争的危险。

  克什米尔面积20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地多,平原少,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西段斜贯于本区中部,高山地带常年积雪,其中有13座山峰海拔超过6000米。一旦印巴大规模开战,这些高山、险峰作为战场的制高点,必将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那么,在这些高寒地带,印巴军队怎么打仗?巴基斯坦前陆军参谋长阿齐兹·贝格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兵,描述了当年巴基斯坦士兵在锡亚琴冰川作战的艰难状况。我们也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在冰川上,你得首先争取活下来。真正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极端恶劣的环境。”

  1984年,印度突然发兵,夺取了印巴克什米尔边界的最高点锡亚琴冰川。从此,双方的数万大军便在此展开了没有尽头的拉锯战。

  锡亚琴冰川位于世界屋脊之上,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气温长年在零下30—

  50摄氏度之间,可以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为寒冷的战场。在这样的战场上,印巴士兵的最高作战目标之一就是要保护自己。

  实际上,印巴军队在锡亚琴冰川上展开的是一场“死亡竞赛”。阿齐兹·贝格说:“在冰川上,你得首先争取活下来。真正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极端恶劣的环境。”多年来,双方死于枪弹的士兵人数远远少于死于肺气肿、体温过低以及冻伤等高原疾病的人数。巴军方的一份报告说,驻守锡亚琴冰川的巴士兵有近300人死于严寒和极为恶劣的气候,另有2000多人负伤。在战斗中伤亡的人数还不到这个数字的1/3。而占据更高据点的印军的情况更糟,至今有1万多名士兵残废,2000多人死亡。为了保证战斗力,巴军极其强调个人防护装备的质量,极地用枪支防护油、防冻剂、润滑剂等都要大量准备。燃料更是必不可少的,在冰天雪地里,士兵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冻死,所以,他们必须生火取暖。此外,士兵们还要带一些小物件,如墨镜(可避免雪盲及雪地反射阳光对眼睛的伤害)、护唇膏、防冻乳霜以及手套、毛袜等。

  行军巡逻时脚下打滑,打仗时不小心就会引起雪崩

  在行进时,巴军根本不敢以密集队形前进。他们大多每人间隔5米以上,士兵之间还要系上固定绳索。因为他们除了要防范可能出现的敌人外,还要提防最主要的潜在敌人———浮动雪层和冰川裂缝。另外,他们出动时要随身携带雪靴、冰爪、十字防坠钩和滑雪板等。冰川地形使得巴军的机动性非常有限。这里地表坚硬、光滑,若使用冰爪,士兵每走一步都得花大力气去踩破冰层,还会给敌人留下痕迹;但若不用冰爪,他们根本就没法走路。所以,巴士兵在锡亚琴冰川作战、巡逻时,经常把动物皮毛绑在战斗靴外,用来增加摩擦力(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走起路来就可以稳当一些了。

  巴军士兵发现,在战斗中,他们要特别注意周围的环境。例如,没有谁敢随便开枪射击,因为射击和子弹爆炸的声音很可能会引起雪崩。此外,他们还要考虑其他一些问题,如穿甲弹、高爆弹等能否在低温环境下发挥作用?

  雷管、引信、起爆器、无线电遥控装置是否会被冰冻而失效?

  锡亚琴冰川让巴士兵头疼的另一点是,在这里,他们很难比较准确地估算距离。由于低温与风的因素,在雪地上的距离判断经常会产生误差,其情况跟海市蜃楼类似。这个问题即使是使用光学仪器和激光测距仪也克服不了。巴士兵发现,他们瞄准的目标与实际弹着点往往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冷空气与高温驱动的飞行弹药之间温差极大,使弹头在体积和质量上产生变化,导致旋转不均匀,弹道自然不稳定,进而影响射程和实际弹着点。这种现象不仅困扰着一般的枪支,同样也困扰着火炮。

  先进武器“水土不服”,老式装备受欢迎

  有一句流行于前线巴军士兵中的口头禅是:在这里,我们需要“老朋友”。他们解释说,他们不大喜欢使用先进武器,而宁可用自己熟悉的武器作战。重11.5公斤的MG3通用机枪是巴军山地战部队的常用武器。它的有效射程为1000米,射速达1200发/分。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次,巴军方为了增强山地部队的装备实力,以“斋月”奖励的名义,拨出专款,从比利时买来一批据说是“美军现役”的M—249“米尼米”机枪。这批机枪很快装备到驻锡亚琴冰川的前线部队。可没料到的是,新来的“神仙”念的却是“歪经”,在随后几次与印军的遭遇战中,巴军机枪手想去扣动机枪扳机,可戴着手套的手指根本就伸不进机枪的扳机护弓里。如果脱掉手套,那机枪手的10个手指就完了。更要命的是,这批机枪经不起风寒,子弹打出去后像喝醉了酒似的,四处乱“跑”,根本谈不上杀敌立功。此事一度造成前线巴士兵人心不稳。许多士兵愤怒地发出了“还我MG3”的呼声。巴军使用的MG3步枪以“坚固耐用”而享有盛誉。这种步枪零件少,结构简单,通用性、互换性好,可实现一枪多用。此外,它连续射击的精度较高,且装有昼夜两用瞄准器,在300—500米的有效射程内,只要士兵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轻松地击中敌人的心脏。

  此外,在冰川上驻守的军人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使用先进的爆炸性武器,因为巨大的爆炸声可能引起雪崩。这一点印巴士兵都心照不宣。目前,驻锡亚琴冰川的巴军大多使用德国生产的“铁拳—3”型火箭筒作为对付敌人碉堡或集群目标的“最后手段”。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武器:一个钢制火药管提供火箭的发射动力;火箭发射后,其弹簧尾翼随之展开,以稳定火箭的飞行线路,确保火箭能准确地“扑向”目标。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